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平均数》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重点和难点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难点: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生:(齐)想!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生:(齐)好的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出示ppt第一组)555(后一次点击)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生:用5。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师出示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师:如果你是第二组的,你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吗?生:凭什么让他剪,我也想剪,我剪得可能会比他多。师:为什么?生:这也太少了,肯定还要2个人会比他剪得多。师:那老师应该同意那2个人参加比赛了吗?既然1组都有3个人参加了,2组也应该有3个人参加。那看看,另外2个人的剪纸情况(出示后两次成绩:5个,4个)这下你觉得用几表示2组的成绩比较合理呢?(出示ppt第二组)345(第二次点击出示后两次成绩:5个,4个)生:(齐)不同的答案有2345生:4师:用4来表示你们的成绩,你们服气吗?生:不服气,应该用5师:在上节课,他们就是这样争论起来的。我就不明白了刚才用5表示一组的成绩大家都没有争论,表示2组成绩的时候怎么就有争论了呢?怎么回事生:一组的成绩都是一样的,二组的成绩有的多有的少。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用最多的来表示。生:我不同意用5来表示二组的成绩。另外两个人分别剪了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一组来说——生:(齐)不公平!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二组的成绩,看二组的成绩看起来一样多,这样我们就没有争论了。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师:那么,这个同学说,把多的拿走一个补给少的,这样就一样多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二组每分钟看起来剪了几个?生:(齐)4个。师:能代表二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吗?生:(齐)能!师:刚才有个人说4不合理,现在4怎么又合理了呢?刚才二组的不服气,现在二组的又服气了,说一说为什么二组又服气了呢?生:这次他们一样多了师:那么现在这个4(平均数4)和那个4(单个数4)(手指),他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生:这个4表示一个人剪了4个,上面那个4表示移多补少,每个人剪了4个师:表示一个组的整体水平,用一个人剪的4个来表示是不合理的。他剪得快,他剪得慢,快的补贴慢的,三个人匀一匀,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几个呢?这样就比较合理了。现在我们用4表示二组的成绩,看,一组和二组比谁赢?生:1组(第三组)3引入计算结果是小数的平均数,再次加深对平均意义和特征的理解师:现在第三组出场,来看第三组的成绩。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来表示第三组1分钟剪纸的整体水平?比较合理,没有争议。(出示ppt第三组)372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二组1分钟的剪纸水平。第二个人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人,再移2个给第三个人,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剪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师:奇怪了,他们三个人没有一个人剪了4个,怎么用4来表示第三组的整体水平。这个4是谁剪的?生:谁都没有剪,是移多补少来的。师:那个这个4是不是谁剪了4个,是他们三个人剪得平均水平。这么参差不平的,那我们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生:我们先把第三组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第三组1分钟剪纸的水平比较合适。[师板书:3+7+2=12(个),12÷3=4(个)]师:像这样先把每次剪纸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生:能!都是4个。师:能不能代表第三组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师:看来,用平均数表示这个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师板书:一般水平)第一组的一般水平是5,第二组的一般水平是4,第三组的一般水平是4,那么,到底哪个赢就看第4组的一般水平?4借助具体问题体会平均数的特征1平均数大小与这组数据个数无关与每一个数据的具体大小密切相关(第四组)师:第四组参加比赛有个小问题,他们是4个人。老师想让这4个人都参加比较,你们同意吗?生:同意!不同意!他们都是3个人参加,四组4个人参加,我觉得不合理。师:如果你是第4组你们想把谁刷下去,不要他比赛了。生:我们想吧剪得最少的人刷下去师: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参加比赛的权利,我就让4个人呢全上。觉得我偏心的人举下手。这么多人觉得我偏心啊?真正我偏不偏心,看下比赛的结果来说,现在我们来看。(ppt)第一个人5第二个人7第三个人6(出示ppt第四组)576师:你想说什么?生: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让第4个人出来比赛了生:我觉得可以让第4个人上场,万一第4个人剪得很差呢?师:看,跟刚才的意见正好相反了,刚才说我偏心的人,现在还觉得我偏心吗?其实啊大家有没有体会,要算平均数的大小跟参加的人数有没有关系?(没有)是不是3个人参加一定输,4个人参加一定输呢?(不一定)那跟什么有关系?(跟每一个人的数字有关系)现在你想知道什么?生:知道第4个人剪了多少个?2平均数介于这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师:第4个带着大家的期望隆重2出场了(出示ppt1个数)5761生:(全班惊讶)我感觉第4组会输。师:你先不算,你先估计下第四组的平均数是多少?生:我觉得是23456师:有没有可能是1,它最少的就是1其他随便给个什么数都比1大。有没有可能是7(没有可能)如果移多补少是话,有没有给7补了(没有)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生:小一些。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5+7+6+1=19(个),16÷4=4.5(个)]师: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师:现在看来,在哪儿第4组没有战胜第1组,他们输在哪儿了?生:最后一个太少了。生:如果最后一次多几个,或许第4组就会赢了。3一组数据中任意一个数发生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师:试想一下:如果第4组最后一个人如果剪得稍微多一点,哪怕是2呢?张赛结果又会如何呢?同学们可以算一算(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5762生:如果最后一次剪了2个,那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1个移给第一次,很容易看出,平均能剪5个。师: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我是列式计算的。5+7+6+2=20(个),20÷4=5(个)。师:你们看一个数稍微有点变化,整体的平均数都会发生变化。二、深化理解师:现在,老师换下第4个人,我剪了10个。请问现在第4组的平均数增加了几个?57610生:8个生:10-2=88÷4=2(个)师:强化增加了2个不是8个,因为增加的8除以4个人,4份等于平均数增加了2个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出示第四组三图并排呈现)(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师:最后的平均数——生:也不同。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生:一个数。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变到2再变到10,平均数——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了。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生:我还发现,总数增加的数要除以4才是增加的平均数。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还会是1吗?生:不会,应该增加4。4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离均差)的总数为0师:真是这样吗?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关于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在这几幅图当中。想不想了解?生:想!师:以(图345)(图372)(图5762)为例。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数,而有些数还不到平均数?(生点头示意)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一样多,都是3个。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指图7、图8)吧?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师:这儿还有几幅图,(出示图1和图3)情况怎么样呢?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还是同样多。师: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都一样多呢?生:如果不一样多,超过的部分移下来后,就不可能把不到的部分正好填满。这样就得不到平均数了。师:像这样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三练习1书上69页,男生女生示意图2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平均数呢生:一分钟我可以些多少个字生:运动会中的平均成绩3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师:说得真好!那池塘边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想看看这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