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对入世挑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一、现阶段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农业已面临着市场化、同际化的形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一个焦点,就是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同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与同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出口农产品中,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引起的拒收、退货、销毁、索赔事件屡屡发生。在市场检查中,有毒大米、加入吊白块的有害面粉、用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肉等层出不穷。而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优化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二、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要建立“六大体系”:第一,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认真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各地要结合当地的特点,以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标准的制定为切入点,积极制定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和产地农业环境标准,建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体系。第二,建立推广实施体系。推广实施工作,农林部门要加大力度。要以标准化为手段,对农业产品环境、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后的加工、保鲜、储运、包装、标志等实施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努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和基地建设。第三,建立检测监测体系。依据各地特点,建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比较完善的农业检测体系。侧重建设机动性强,贴近农村、贴近市场的检测体系,就地就近快速检测项目,重点开展常规分析和定性速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等都要根据标准化需要建立质量自我监测机制,开展常规项目的经常性检测,提高产品质量。第四,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质量认证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无公害农产品、名牌优质农产品和采用国际标准的农产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第五,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要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贯彻执行农业标准的监督管理,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加强农业环境,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重点跟踪监测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及粮食、食用油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以及化肥、农药、饲料、种子、农业机械的质量问题,对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予以处理或公开曝光。要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强制性检测制定,逐步确定一批强制性检测项目,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规范性、经常性检测,并在报刊上予以公布。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在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区,质量指标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农产品不得进场销售和交易。第六,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为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要建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内的服务体系。从种子,种苗、种畜到栽培(养殖),从施肥、施药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全过程,各部门都应各负其责,按照分工,责任到人,积极做好服务、引导、推进工作。要加强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培育,依靠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完善到位的服务体系。要积极为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资金筹备、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努力帮助其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困难。2三、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应注意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全新事业,政府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由技术监督、农业、林业农机、工商、财政、科技、卫生、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把农业标准的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新增的财政支农资金要重点向农业标准化工作倾斜,科技三项经费要考虑农业标准项目;建立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有关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检测手段的建设。第二,抓住重点、热点,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一是创建一批示范基地。要把农业标准化的突破口选在建设示范区上,二是造就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三是营造一批重点加工企业。要创建一批“公司+农户+标准示范区”、“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新模式,形成一批以示范区为依托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第三,加快创新,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一是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六大体系围绕农业标准十五目标推进,建立奖励制度,对在农业标准化推广和实施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制定农业开放优惠政策,促进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发展。二是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依靠农业标准化,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各地优势,着力培植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名牌农产品。三是观念创新。要摒弃小农经济观念,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注入新的生产力,农产品生产要融人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要把农业作为产业化来经营,而产业化必须走标准化道路,以推进全新的现代化农业的经营。四是管理创新。要以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农业生产经营,进行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行按照ISO9000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化普及程度。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其普及和推广,依赖于各部门、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的自觉性。质量技术监督、农林主管部门要切实搞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宣传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作用。利用农业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机构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力量,加强对从事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广大基层群众的普及程度,使农业标准化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向千家万户。——摘编自黄昌林、张锐方的文章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与工作重点2003-1-3摘要: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和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关键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找到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形式和路子。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找准主攻方向,抓住工作重点,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一)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培育龙头企业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抓住机遇,促使龙头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和粮棉购销体制市3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在加快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东部地区龙头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积极推进粮棉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化进程。(2)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明确经营方针,要立足农业求发展,把农业开发的文章作足做好,要在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多下功夫,防止盲目地“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龙头企业的经营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律已,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4)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龙头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搞活经营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名牌战略,用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5)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商企业,它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肩负着带动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的重任,龙头企业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二)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十五”期间,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的面,要争取平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1)继续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向紧密型发展。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而不同,应允许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多样化,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切不可强加干预。(2)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继续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节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1)龙头企业要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2)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继续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面向生产实践的主战场,进一步明确科技攻关重点,优先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要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切实抓好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有关的专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的培4训。在继续加强农业技术特别是成套农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4)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要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国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1)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加快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当前重点是国家或行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尤其是国家或行业的农产品质量分权和专业标准,农药、兽药、鱼药残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安全标准,农产品包装、储运、标识标准,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有条件的要积极实行国际标准,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要加强各地质检中心建设,配置专用设备,培训检验人员,严格检验制度,加强抽检力度,首先从生产环节做起,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监控。龙头企业要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的农艺要求引入农产,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重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要尽快推行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3)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人,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行为,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质量监测、许可和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4)政府引导,增加投入。国家设置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规定疫病区、出口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要更多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