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等文艺界委员呼吁留住中国的“乡愁”2015年03月06日09:10:20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我们开会的功夫,100多个村落就没有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的一句话让政协小组讨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冯骥才多年来投身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和冯小刚等多位文艺界委员呼吁守护中国的传统乡村,留住人们的“乡愁”。中国拥有200多万个自然村,被认为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保留地”。冯骥才说,传统村落在快速消失,近10年间中国“失去”了90万个村落。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考察时的一番表态使得“乡愁”一词备受关注。他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冯骥才认为,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农村,让村里的年轻人缺乏归属感。“他们来到城市后带着弱势的心态,原有的文化很容易就消失。”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年轻农民工的乡愁问题。“老一辈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为了挣钱之后回家盖房成家——他们最终是要回农村的。但新一代的农民工不一样,他们是想融入城市的。”这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夹在城市与农村中间:他们缺乏定居城市的物质条件,精神上也难以融入;同时他们对农村没有归属感、乡愁模糊。范小青说,问题在于城乡发展不均衡。文艺界政协委员建言,中国应加强保护乡愁的载体,如传统村落、传统习俗。画家何水法建议重视传统节日和地方菜肴的保护;另一位画家许钦松则呼吁治理农村的水污染,恢复青山绿水这一中国农村的“传统优势”。“我经常去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采风,可看到的却是连一些偏远的山村都没有洁净的水的现实。”许钦松指出,一些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大量堆积,导致生活用水被污染。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乡村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冯骥才说,中国四个部委已经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正着手推进传统村落的认定和保护。一些地方政府也投入了更多资金,发展村落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冯骥才说,应鼓励村民参与保护。“如何让老百姓愿意保护自己的村落,唤起他们的文化自觉,这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