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缘起、意义、框架郑海燕1保继刚2内容提要:本文对城市旅游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旅游地分解为可以用生命周期描述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从而提出了一般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框架。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旅游地旅游地生命周期作者:1、郑海燕女硕士,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经济师;2、保继刚男,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城市旅游及其研究进展1、城市旅游的概念界定城市是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的综合系统,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加之现代旅游业的范畴正不断地被扩充,界定“城市旅游”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在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研究中,“城市旅游”(UrbanTourism)[1]尚无公认的定义。国外方面,Pearce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定义“城市旅游”要分析人们选择城市旅游地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动机。[2]Page从旅游供给角度出发,认为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因为城市能够提供一系列的专业化功能与服务设施。[3]也有学者从旅游影响角度出发,认识到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带来影响。国内方面,宋家增以上海为例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4]但是,“城市”概念的外延本身非常丰富,既包括上海这样的工业化、商业化的大都市,也包括一些人口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的中小城市,因此,“都市旅游”不能等同于“城市旅游”。彭华认为,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则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所有的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从旅游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来看,城市旅游已日益成为当代旅游的主体。[5]简单地概括,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后文中即采取这种定义。[6]2、城市旅游研究进展简述城市旅游研究的兴起与旅游业在城市中的兴起与发展关系密切。Stansfield(1964)最早在旅游研究中提及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他在《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Annoteontheurban-non-urbanimbalanceinAmericanrecreationalresearch)中首次阐述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市旅游的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著名城市研究专家Hall(1970)曾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对于欧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众多的历史小城镇,最大的转变是大旅游时代的来临。但整个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国外绝大部分城市旅游研究停留在描述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国际旅游现象上,明显缺乏理论探讨。[1]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一方面,城市政府普遍意识到旅游的重要性,开始积极采取服务于城市旅游的措施,另一方面,旅游者对于城市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城市旅游研究得到相对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特点鲜明的研究分支。[7]目前,国外城市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城市旅游规划与管理,以及旅游地的市场营销等方面。[1]近年关于城市旅游的理论成果逐渐增多,Pearce提出了城市旅游的研究框架,并从现有的相关文献中挑选了一部分出来作为例子,用以对该理论框架的应用作了介绍。[7]国内的城市旅游研究起步较晚,但因为借鉴了国外丰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0101)资助。135的研究成果,涉及的研究领域注意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结合,例如:城市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城市旅游规划与管理等。[8]有学者对城市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指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1,8]。总的来说,城市旅游地自身吸引要素众多,使得城市旅游具有比之其它形态的旅游活动更为复杂的特点,这是城市旅游研究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7]3、城市旅游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城市旅游资源有比其它类型旅游目的地更加丰富的内容。[9]随着旅游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大旅游观念的形成,城市旅游内容无所不包,涵盖面广,只有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城市才能发展旅游业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复存在。在现代旅游观念下,只要城市的经济发达,城市环境建设好,所有的城市都能发展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城市自身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在现实开发中,城市旅游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过分强调城市旅游经济功能(与一般的旅游产品相比,商务、会议等典型城市旅游活动的经济附加值更高,因此受重视程度更高),将使城市旅游开发进入趋于雷同的误区,各个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可能会逐渐消失,旅游地吸引力的本质--差异性也逐渐丧失殆尽。那么,城市旅游研究到底需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城市旅游研究应当如何开展才更有意义?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旅游地而言,其对游客产生吸引的主要吸引物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反映各个城市独特之处的关键。因此,抓住不同城市不同的特征加以分析,了解各类城市旅游演化的不同机制,从而加以调整,强化特色,才能保持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可见,研究使各城市旅游地保持各自特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城市旅游研究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及其实质Butler根据Vernon(1966)产品周期的概念以及经济地理的其他研究成果,在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0]他认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演变。他用一条近S型的曲线的变化,来说明不同的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发展状况:有的时候旅游地的来访者处于上升、不断增长;有的时候来访的人数却可能处于下降状态。巴特勒曲线是对旅游地发展周期的高度抽象和理论提炼。国外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和讨论的文章,主要是集中在旅游地的营销与发展战略的选择等方面,也有用建立数学模型来尝试解释生命周期理论的[11]。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相对来说要晚得多。张文在1990年发表的《对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的看法》最早讨论了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主要借鉴了经济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问题,并介绍了Haywood(1986)的旅游地不同细分市场生命周期的“迭加”图和其用不同游客增长率来判断旅游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模型,但没有提及Butler的工作。[12]保继刚1998年向国内全面介绍了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思想和国外相关研究状况,并探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13]关于生命周期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阶段转折点的确认、所处阶段的确认、各阶段长度的确认、旅游地集中度的确认等几个方面。[14]旅游地生命周期作为一个应用工具,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难以把握的因素:[15]1、分析单元确定。即如何界定“旅游地”,是一个地区、一个城镇、城镇内的某一特定区域、或是一座饭店等,因为不同规模的旅游地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2、客源市场对象的界定。即旅游地增长与衰退的客源市场究竟是哪一部分,不同的细分市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或者说是把全体客源市场看成是一同质市场,还是应区分出细分市场分别考虑;有人认为实证研究的关于旅游者人数的数据来源如果没有考虑市场的同质性,这些数据实际上136没有多大意义;[11]3、选择判断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判断指标“旅游者人数”是否能够足以说明问题,因为这种方法容易由于受偶然事件的影响而造成错误的判断[16];是否还应该考虑“停留时间、消费水平、人口特征、获利能力”等因素;4、考察时间单元的选择。选择不同的时间单元(如用年度资料,还是用季度、月度资料)进行分析将可能导致不同的分析结论;5、数据的获得及其可信度。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案例研究需要依赖旅游地长期的(上百年的)统计数据,然而,长时间数据的获得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对取得的数据,其可靠性与可信度有多少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6、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与阶段。旅游地生命周期有多种模式,由此Haywood(1986)还指出多种模式的存在暗示着有非同于传统的周期阶段存在,因此,应该依据哪一种模式来决断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到90年代中、后期,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有学者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生命周期”到底是“旅游地”所具有的,还是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所具有的?这一疑问引起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和争论。[17-21]杨森林最先指出,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正如农场与农产品的关系,或工厂与工业产品的关系,两者不能混为一谈。[17]许春晓的观点具有代表性:“旅游地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现象的发生地;真正具有生命周期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地。”[19]从概念上分析,当以游客量、接待能力、从业规模等作为评价指标时,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周期,并不一定导致旅游地本身就会产生生命周期。这是因为:旅游地始终只是旅游产品的一方面载体[18],当一个旅游地具有多种旅游产品的时候,不同旅游产品可能正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果用这些不同阶段的指标归总起来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是不科学的,无法反映出旅游地真实的发展状况。除非:第一,该旅游地具有一种占据绝对优势的旅游产品;第二,该旅游地主要旅游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正好重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非常特殊,无法作为一般研究的结论。以上分析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提法的确欠妥当,其理论研究的实质是在对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应该说,认识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在提法上的缺陷,并规范到已经得到经济学深入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上来,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对旅游理论研究的一个贡献。所以,虽然本文沿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这一术语,但本质上是在讨论旅游地所具有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研究的意义和工作基础一个旅游地所能提供的旅游产品并不是无限的和永久的,而应将其视为一类有限的、并可能是不可更新的资源。正因如此,它们需加以仔细保护和保留。旅游区的开发应保持在某个预先决定的容量的限制范围内,使其潜在的竞争力能得以保持较长的时间。[22]无论是一处风景区、一座森林公园,还是一个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它们的旅游发展都需要维持或增进区域旅游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来源就是其自身所能提供的各种旅游产品的发展。为了防止旅游地的衰落,一个城市旅游地必须为延长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作种种努力,或者提早进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旅游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步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够为城市旅游的长期繁荣提供宏观指引,有助于旅游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有助于旅游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23]将是旅游理论应用于产业实践的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中,分析旅游地(景点、景区)的生命周期、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景区开发和规划的文章较多[24],分析景区景点的文献探讨名山、兵马俑、主题公137园等风景旅游区及人工开发项目等传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较多,[25-28]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生命周期特征研究的文章至今尚无一例。当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地非常困难,因为: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是一个长期的理论概念,是用来分析目的地数百年来的旅游发展的,因此需要很长的历史数据,[16]而城市旅游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得到普遍重视,因此,关于城市旅游的长期的历史数据是不可得的;第二,只有受外界影响较小,影响因素和条件较为单纯,而且主要的旅游产品和形象、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即旅游地生命周期几乎可以等同于某一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时,[23]这一理论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然而城市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和市场组成都很复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