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1043102课程英文译名:Designandmanufactureofstampingdie课内总学时:60学分:4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平台课程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整形专业执笔人:王瑞红编写日期:2015.1.4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了解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冲压工艺的编制方法,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总体设计要求,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3、专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图纸,按要求编制冲压工艺卡;(2)培养学生能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冲压模具和设备;(3)培养学生能正确安装与调试模具;(4)培养学生按照冲压标准,并对冲压件进行质量检验;(5)培养学生能发现有缺陷的冲压件并能进行缺陷分析,解决质量问题;(6)培养学生能对已经磨损的模具进行模具修复工作。(7)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8)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9)培养学生能遵守技术规定和安全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质量;(10)培养学生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对作业场地进行清理。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导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汽车制造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的检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器系统的检修,汽车电控系统的检修,通过学习对汽车制造基础的学习和汽车知识的学习,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整形专业的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和汽车部分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及冲压工艺的编制,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量具、检测维修设备。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车身的装配、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熟练操作,以便学习汽车焊接工艺、汽车涂装工艺、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汽车实体设计等后续课程。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备注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81.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2.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3.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4.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5.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2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181.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3.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4.掌握材料的合理利用;排样方法;搭边、条料宽度与导料板间距离的计算;排样图。5.掌握冲裁力的计算;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降低冲裁力的方法;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6.掌握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7.掌握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装置与推件装置;模架及组成零件;连接与固定零件。8.掌握冲裁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及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3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161.理解弯曲变形过程;掌握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变形程度及其表示方法;板料弯曲的变形特点;最小弯曲半径。2.掌握回弹现象;影响回弹的因素;回弹值的确定;减少回弹的措施。3.掌握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4.了解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顶件力或压料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5.掌握弯曲件的精度;弯曲件的材料;弯曲件的结构。6.掌握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7.认识单工序弯曲模;级进模;复合模;通用弯曲模。8.了解弯曲模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斜楔滑块机构设计。4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81.了解拉深变形过程;掌握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2.掌握坯料形状和尺寸确定的依据;简单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3.掌握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4.掌握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阶梯形件的拉深;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盒形件的拉深。5.掌握拉深件的公差等级;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拉深件的材料。6.认识首次拉深模;以后各次拉深模;落料拉深复合模。7.掌握凸、凹模的圆角半径;拉深模间隙;凸、凹模的结构;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5其它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61.了解胀形的变形特点;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空心坯料的胀形。2.了解内孔翻边;外缘翻边;变薄翻边;翻边模结构。3.掌握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缩口工艺计算;缩口模结构。4.掌握校形的特点及应用;平板零件的校平;空间形状零件的整形。6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41.掌握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载体和搭口的设计;排样图中各冲压成形工位的设计要点;条料的定位精度;排样设计后的检查。2.认识丝架级进弯曲模;双筒制件级进拉深模。3.掌握凸模;凹模;带料的导正定位;带料的导向和托料装置;卸料装置的设计;限位装置;加工方向的转换机构;成形凸模的微量调节机构;级进模模架。4.掌握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项目序号教学内容学教学要求备注时分配1先进制造工艺及模具安装于调试技术21.了解冲压模具生产的先进制造工艺;2.了解冲压模具安装与调试技术;2冲压件的认知41.了解冲裁模工艺、冲裁件工艺编制及冲裁件质量检验;2.了解弯曲模具工艺、弯曲件工艺编制及弯曲件质量检验;3.了解拉深模工艺、拉深件工艺编制及拉深件质量检验;五、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1)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和各级各类获奖教材。2)鼓励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3)积极选用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外文原版教材和高质量的电子教材。4)确属教学必须,并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资料的选用,从严掌握。2、推荐教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刘建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3、参考的教学资料1)成虹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3)冯炳尧等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5)杨占尧主编.冲压模具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陈永滨主编.冲压模具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4、学习网站中国模具网模具联盟中国汽车模具六、学习场地、设施要求1、理论性教学要求有多媒体,能够对汽车相关结构和原理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观看2、理实一体教学,要求有白车身整车一部及已经冲压的成型件;3、冲压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模具模型;七、考核方式与标准1.平时考核方法(40%):平时考核(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作业):占20%。教学单元逐个考核(模型制作):占20%。2.期末考核方法(60%):笔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