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毽子里的铜钱》参赛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2)《金钱》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主题,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第一篇《一枚金币》是一篇童话,第二篇《散落的钞票》讲述了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毽子里的铜钱》深刻的刻画了一位慈祥、谦卑的老人形象。三篇课文仅仅围绕“金钱”这一主题,从现实与童话、古代与现代,从不同角度透视金钱的价值,多角度多方面表达了对金钱的看法。(3)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希望能让学生感知金钱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懂得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二、学情分析(1)作为四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步形成。对于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特征和性格,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2)《毽子里的铜钱》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距离时间较长,一方面学生对于铜钱与铜板的概念不清楚;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于卖山薯老人的辛苦可能无法体会。(3)针对以上所猜测的学生的学习困难,我可能会采取以下教学策略:①背景介绍,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②朗读法。通过反复的品读重点词句和段落,在读中感悟老人和“我”的不同心情,以及产生心里变化的原因;③整合知识,组块学习。将同组的知识整理出来,集中学习,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脉络。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生字八个,能正确书写七个生字。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②理解“栉风沐雨、辛苦、珍惜、风霜、浮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找出“热烘烘”等ABB型的词语。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①继续练习自读提出问题,分类处理问题。②通过练习点画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学会品味重点词语。③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人物心情的变化。④通过整合同类知识,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掌握总分总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了解“我”两次得到山薯的不同心情,从侧面体会老人的生活不易。②感受老人对“我”和二婶的不同态度,体会老人的善良。③体会老人和老师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我”和老人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老人和老师的话对“我”的影响。五、课前准备①语文教学磁带②教学挂图③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旧知师:《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位老人给了“我”两个山薯,令我终身难忘。2.谈话引题师:“我”拿出的是两枚怎样的铜钱?生:亮晶晶、崭新的铜钱师:对“我”和老人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继续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铜钱”和“珍贵”两个关键词,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精读课文1.学习老人的部分(1)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词语生:“黑漆漆的手”、“满脸的皱纹”、“微微驼着的背脊”师:从一个人的外貌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从大家找到的词语中,可以看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呢?生:黑漆漆的手说明他生活很艰难;满脸的皱纹说明他年纪很大了;驼背说明他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学生说得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适时点拨)师:对于这样一个生活艰难的老人,两枚铜钱珍贵吗?生:珍贵【设计意图】抓住老人的外貌描写,体会生活的不易,进而体会两枚铜钱的可贵,为后面理解老人对“我”的爱做好准备。【过渡】卖山薯的老人生活虽然不容易,可是他却白白送了两次山薯给“我”,这是为什么呢?(2)第一次送山薯师:当“我”伸长脖子看着山薯的时候,老人做了什么?生:他拿了个山薯给我。(出示句子: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师:此时他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生:“一声不响”,“笑呵呵”,“一放”个别读,注意读出老人对“我”关爱的语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响”、“笑呵呵”、“一放”等词体会老人的慈祥对“我”的关爱。【过渡】“我”拿到这个山薯后是怎样做的?(出示句子: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生自学找出表示“我”的态度的词语,并进行个别朗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十分感激”、“慢慢地”、“万分感激”等词语谈体会,体会“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抓住关键词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学法渗透)【过渡】老人出于对孩子的关爱,给了“我”第一块山薯,那第二次又是为什么要送“我”山薯呢?(3)第二次送山薯(出示段落: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师:从哪些词语看出老人对“我”的关爱?生:“马上”、“摸摸我的头”、“永远不会忘记”。指名读第七段。师:“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老人为什么说“我”好心肠?生:“我”想把钱给老人,这是出于“我”对老人的尊重、关爱、那种虽然陌生但很亲切的,仿佛祖孙间的情感。老人不要“我”的钱,说明老人在乎的不是钱,而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信赖的情感。(生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师可做点拨。)师:虽然是再次得到山薯,可是“我”的心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找出来吗?生:“空落落”、“丢失了什么东西”师:如果你是那个得到山薯的孩子,你会怎么想?生:我会觉得对不起老人,心里很愧疚。生个别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第二次送山薯,“我”和老人的不同态度,体会一老一小互相关心,彼此理解的感情。【过渡】为什么两次得到山薯,“我”的心情不同呢?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4)二婶少给钱对“我”和老人的影响(出示段落: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师:老人为什么愣愣地看着二婶家?生:他没想到二婶会少给钱,虽然已经提出反对,可是二婶却强词夺理,老人觉得很无奈。师:“我”为什么愣愣地看着老人?生:“我”觉得老人很可怜,他那么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同时“我”心里也不好受。师:除了“愣愣”,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生:说不出的难过,结结巴巴生个别读。师小结:同样的一个词语,表达的感情却不同,常言说:言为心声,情自出。通过朗读可以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设计意图】二婶少给钱,给了“我”和老人巨大的冲击。抓住两个“愣愣”,体会“我”和老人不同的心情,再次感悟“我”和老人互相关爱的感情。【过渡】铜钱对老人是珍贵的,对“我”也是珍贵的。课文中多次提到“我”与铜钱,谁能找出来?2.学习“我”的部分(1)生默读课文,找出以下三处:(出示句子:“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生个别读,并谈谈感受。师小结:铜钱虽然很小,可是它从“我”手上送到老人手上,又从老人手上返回我的口袋里。这一来一往之间,融入了一老一小多少深厚的情意啊!【设计意图】通过两枚铜钱的去向变化,体会老人和“我”互相体谅的感情。(2)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师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形式如下:师:当“我”得到第一个山薯时。。。生:充满感激师:当“我”看到老人被占便宜时。。。生:难过师:当“我”得到第二个山薯时。。。生:不安师:当老人走时。。。生: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师相机板书:感激——难过——不安——空落落)【设计意图】通过找出“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体会“我”作为一个孩子对老人辛勤付出的理解。三、整体回顾读(1)满脸风霜的老人,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①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②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③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2)“我”小小年纪有着一颗体谅别人的心:①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②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③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④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师小结:这两枚亮晶晶的铜钱,两颗亮晶晶的心,使这一老一小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读,再次将“我”和老人的语句提炼出来进行朗读,加深对人物心情的理解。四、感悟写法,升华主题(1)感悟写法生齐读首尾两端。师小结:本文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引起共鸣.【设计意图】关注首尾两端,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2)分享感受请学生谈谈对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完课文,你想对文中的谁说点什么?生:“我”是一个懂得体谅别人的好孩子。生:老人很辛苦,我们要多理解他们。生:二婶应该把钱还给老人,要知道小贩赚钱不容易。……【设计意图】分享学文感受,提升本文主题——珍惜每个人的劳动和辛苦得到的金钱。(3)联系实际展示四张底层人民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对生活在底层百姓的生活的关注。七、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中间由框框和圆形图案组成一个铜钱的样式,“亮晶晶”“珍贵”两个词语嵌入其中,代表铜钱的特征。“珍贵”后面先打一个问号,表示初读课文时的疑问;再打一个感叹号,表示品读课文后的肯定;外围一圈的心型,代表“我”和老人心心相通,这样的相通是以彼此的“关爱”和“体谅”为基础和连接点的。老人“我”体谅亮晶晶珍贵?!关爱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