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第七章科研的基本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科研的基本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必需手段,是每一项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涉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医学研究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能使研究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每一个医学研究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科研素质。一般说来,科研基本方法不一而足,科研条件、科研环境与科研目的不同,所使用的科研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科研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两者均以直接针对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为特征,前者着重于研究对象的存在现状,后者则着重于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第一节观察法观察法(observation)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如听觉、触觉和视觉等)和辅助仪器(如录音、照相、摄影等),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取自然或社会基础信息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在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因素的条件下,用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系统、客观考察机体的生命活动与疾病过程,以获取有关事实资料。科学的观察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这种方法属于描述性研究,是积累原始信息的基本手段,在生物和医学研究中运用广泛。其作用是扩大感性认识、启发思维和发现新事物。观察法在科研工作中应用广泛。例如,在临床医学教学方面,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要求,对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进行评价。临床技能和工作态度既是医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具体的应用,也是医学生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一般笔试只考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而对精神运动(能力)和情感(态度)领域难以做出客观评价。此外,临床观察法还可以作为笔试的补充,推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而在认知、能力、态度等方面促进医学生质量的提高。观察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很重要,如通过全面、客观的观察,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和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点,以统一的诊断标准、病例数和人口数为基础,正确描述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态,并可根据描述性研究的结果,提出病因线索(或假说)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观察法的特点(一)客观性观察法是研究者观察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活动。这种活动所获得的资料必须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如实反映客观对象的规律,避免观察过程受到认知、情感等主观因素影响。因此,保持观察活动的客观性,正是观察法客观性特点的主要体现。(二)直观性观察活动是经由人的感觉及运用其他手段去客观考察正在发生的自然或社会事实。在这2个过程中,对被观察的对象不加任何干预,让其保持自然状态,从而获得反映其过程的原始、真实的可靠资料。观察研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次数观察客观对象,从而取得比较全面的直观资料。(三)规划性观察者运用观察法进行的观察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观看活动。在此过程中,观察者一般不向被观察者暴露自己的观察目的与具体观察方式。在观察时,观察者一定要按预先研究的总体实施方案确定的目的与计划实施,即在观察之前对观察目的、观察对象和观察方式进行具体规划。(四)敏锐性在进行科学观察时,观察者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表情等进行细致观察,觉察其自然、真实的行为反应,结合深入交谈等定性研究方法,逐步深入其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及思想活动。(五)目的性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注意到的是其研究假设所指向的重要特征,排除了许多其他的观察项目。即观察者在观察中要对观察对象、观察手段、观察过程作有意识的具体选择。所以,无目的的“看见”不能算作观察。二、观察法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方法(一)基本类型从方法论的角度可将观察法分为多种类型,如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连续性观察和非连续性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根据是否存在对观察对象的人为控制和干预,将科学观察分为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条件下的观察.也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把科学观察区分为启示性观察、探索性观察和验证性观察等类型。依据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特征,科学观察又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两大类:①定性观察可以获得观察对象的质的特征,如观察对象具有怎样的形态、由什么构成、有哪些特征、何时何地有哪些现象发生、该现象与其他现象有什么关系,可以回答“是不是”、“是什么”的问题。纯感官观察基本上都是定性的,即便对观察结果有量的描述,也只不过提供量的相对概念,如轻与重、大与小、冷与暖、软与硬、长与短等。②定量观察可以获得观察对象的量的规定性,对客体的某些特征做出数量的描述。定量观察通常称为观测或测量,借助于观察工具才能进行。因此,定量观察必定是仪器观察,但仪器观察并不一定是定量观察。(二)基本方法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1)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观察对象的实际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发生事件的结果。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观察具有强烈的实感,使观察者印象深刻,但观察的时间、空间十分有限,难以观察到全面情况。(2)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通过观察与被观察对象有关的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为痕迹等,从而间接反映出被观察对象的状况和特征。一般来说,当资料不能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获得,或是使用直接观察法收集资料过于昂贵时,则适合采用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不对观察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而是对人们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以后所留下的各种痕迹进行观察与测量。其主要优点是观察的时间、空间极大地扩展,但却没有真实感,缺乏亲身感受。间接观察又可分为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1)物质痕迹观察:可通过腐损测量和累计物测量进行。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3地使用某类物品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腐损测量是对一定时期内物品受磨损的程度进行观察,如查看医院实验室中仪器的磨损程度以推断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情况。累计物测量是对一定时期内累积物品进行观察.如通过观察居民的垃圾桶中的内容物来判断人们的消费及行为习惯。2)行为标志观察:即通过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首先假定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或态度的间接反映。有记者曾做过一次“假装迷路”的实验,在不同街道和不同市区,记者假装迷路,向行人打听道路,甚至请求行人用车送一程,以此推断不同地区人们的道德水平及助人为乐的程度。它事先假定,为陌生人指路的行为是具有良好道德水平及乐于助人的表现之一。2.非参与性观察与参与性观察从观察者的角色来说,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性观察和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就是观察者置身于所观察的现象或事件之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远距离观察或聆听。例如,观察者在医院的候诊大厅观察、探听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议论与评价,而患者及其家属并不知道自己的谈话行为已经受到观察。这种结果往往具有更为直接的客观性。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亲自投身到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对观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如“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蹲点调查或者上级领导视察下属单位的行为。参与性观察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1)行政许可:进入现场或者进入现代社会的社区和群体通常需要有关部门的允许和委托。如果没有这种正式的关系,则主要靠熟人关系。对于一些禁止外人进入的群体,可考虑用非参与观察的方式,但要注意伦理道德问题。(2)观察内容:包括现场的情境,观察对象的角色、地位、身份、数量及相互关系,观察对象行动的目的、动机、态度,社会行动的类型、产生与发展过程、行为的性质、细节与影响,事件和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3)观察的时间与地点:参与性观察要求观察者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观察。(4)与观察对象的关系:观察者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角色,然后根据该角色的要求确定与观察对象的关系。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有三种策略:一是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使观察对象认为观察者不会危害他们的生活和利益:二是借助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支持,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三是取得当地关键人物的支持,使他们意识到研究与他们的利益相一致。(5)观察的准确性:首先要保证对实地观察的情况做详实的记录,其次要做到科学整理与分析资料。3.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就观察程序而言,观察法又可分为非结构性观察和结构性观察。前者根据研究目的对观察对象进行扩散性观察,其特点是直接观察社会现象,只要求对事物做概括性观察,事先无严格的计划,不使用专门的观察表格和观察仪器,因而往往用于探索性调查。后者则需统一设计(如具有特定的观察内容、观察项目与观察要求)、统一手段(如观察表、观察卡或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具等),并严格按照预定观察计划实施。结构性观察需要先对观察的范畴进行详细分类,并对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逐一进行统一规定。因此,这种方法常常集中到若干明确、具体的对象或特征上,有利于对文字较少的定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构性观察的基本特点是,常使用一些标准化手段(包括观察项目清单、观察表、观察卡和观察仪器等)开展观察工作。观察之前需要找出对研究工作最有意义的指标,并把这些指标作为集中观察的内容,再形成观察项目清单或观察表。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化手段使不同的观察者在不同的情境中能够以同样的标准观察和记录人们不同的行为与社会现象。在标准化的观察中,观察者必须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明确指定,并且只有在进一步仔细选择研究的具体对象后,标准化观察才能起到实际作用。因为只有观4察清单上列出的行为或现象才会在观察中加以注意和记录,因此在没有做非标准化的观察和访谈之前一般不能采用标准化观察法。4.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不干预观察对象,考察其心理和行为表现。而实验观察是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者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1)实验室实验法: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2)自然实验法: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各种心理学课题。三、科学观察的一般要求与基本原则科学观察具有特定的观察要求。大致说来,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集中精力勤奋、全面、多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②制订好观察提纲。观察提纲因只供观察者使用,应力求简便,只需列出观察内容、起止时间、观察地点和观察对象即可。为使用方便还可以制成观察表或卡片。③按计划(提纲)实行观察,做好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观察法的适用情况:①对研究对象无法进行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需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为避免主观臆测和偏差,运用观察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②所观察的行为特征应事先有明确的说明;③观察时要善于捕捉和记录。四、观察法的评价(一)观察法的优点在科研工作中,观察法的优点在于:①它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需要的科研资料,省略了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察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能获得真实、生动的资料;③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④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弥补了其他科研方法的不足。(二)观察法的缺点观察法同其他科研方法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1.受时间的限制某些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会再发生。2.受观察对象限制如研究青少年犯罪或吸毒问题,研究对象一般是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