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卫生防疫部门为了有效的开展国家要求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措施。请问:你认为粪便管理可防治哪些寄生虫感染流行?这些寄生虫各自随粪便排出的是何阶段?侵入(感染)人体的是何阶段?医学原虫类1、叶足虫(阿米巴)主要寄生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消化道内,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期,滋养体为其主要的摄食活动阶段,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1)溶组织阿米巴在粪便中常见滋养体和包囊,组织中仅有滋养阶段。感染期为含四核的成熟包囊。被粪便污染的食品、饮水中的感染性包囊经口摄入通过胃和小肠,在回肠末端或结肠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由于包囊中的虫体运动和肠道内酶的作用,包囊壁在某一点变薄,囊内虫体多次伸长,伪足伸缩,虫体脱囊而出。4核的虫体经三次胞质分裂和一次核分裂发展成8个滋养体,随即在结肠上端摄食细菌并进行二分裂增殖。虫体在肠腔内下移的过程中,随着肠内容物的脱水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刺激,而形成圆形的前包囊,分泌出厚的囊壁,经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四核包囊,随粪便排出。包囊在外界潮湿环境中可存活并保持感染性数日至一月,但在干燥环境中易死亡。滋养体可侵入肠粘膜,吞噬红细胞,破坏肠壁,引起肠壁溃疡,也可随血流进入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病。随坏死组织脱落进入肠腔的滋养体,可通过肠蠕动随粪便排出体外,滋养体在外界自然环境中只能短时间存活,即使被吞食也会在通过上消化道时被消化液所杀灭。在组织中滋养体不能形成包囊。(2)结肠内阿米巴寄生在人的盲肠和结肠,是一种共生原虫,不侵犯宿主组织,以细菌酵母和其他微生物为食,粪便检查可见滋养体包囊,成熟包囊经口感染宿主,常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共存,两者需加以鉴别。(3)哈氏内阿米巴生活史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似,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及食物传播。2、鞭毛虫可寄生在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和组织。(1)阴道滴毛虫可随阴道、泌尿道分泌物一起排出。滋养体既是致病阶段又是感染阶段,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2)蓝氏贾第鞭毛虫腹泻粪便中可见滋养体,包囊罕见。成型或半成型粪便中可见包囊。感染阶段为包囊,包囊随污染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形成2个滋养体。滋养体主要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内,有时也可在胆囊内,借吸盘状陷窝吸附肠壁,营纵二分裂法繁殖。如果滋养体落入肠腔而随食物到达回肠下段或结肠腔后,就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一般在硬度正常粪便中只能找到包囊。滋养体则可在腹泻者粪便中发现。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为传播阶段。滋养体为致病阶段。(3)人毛滴虫生活史只有滋养体阶段,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蔬菜)和饮水传播,在新鲜粪便中检出。3、孢子虫(1)隐孢子虫内含四个子孢子的厚壁包囊随粪便排出。人体通过污染的水体、食物或呼吸道感染包囊。隐孢子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生活史简单,可分为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当宿主吞食成熟卵囊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子孢子在小肠脱囊而出,先附着于肠上皮细胞,再侵入其中,在被侵入的胞膜下与胞质之间形成带虫空泡,虫体在空泡内开始无性繁殖,先发育为滋养体,经3次核分裂发育为Ⅰ型裂殖体。成熟的Ⅰ型裂殖体含有8个裂殖子。裂殖子被释出后侵入其它上皮细胞,发育为第二代滋养体。第二代滋养体经2次核分裂发育为Ⅱ型裂殖体。成熟的Ⅱ型裂殖体含4个裂殖子。此裂殖子释出后侵入肠上皮发育为雌、雄配子体,进入有性生殖阶段,雌配子体进一步发育为雌配子,雄配子体产生16个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进入孢子生殖阶段。合子发育为卵囊。卵囊有薄壁和厚壁两种类型,薄壁卵囊约占20%,仅有一层单位膜,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继续无性繁殖,形成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厚壁卵囊约占80%,在宿主细胞内或肠腔内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即具感染性。(2)肉孢子虫因中间宿主食入终宿主粪便中的孢子囊或卵囊后感染,人使用感染中间宿主肌肉中的肉孢子囊后感染,终宿主主要是食肉类哺乳动物。(3)等孢球虫宿主由于食入成熟卵囊污染的食物,卵囊进入消化道后,子孢子可能在小肠上段逸出侵入肠上皮细胞即发育为滋养体,经裂体增殖,裂殖子逸出侵入附近的上皮细胞继续进行裂体增殖或形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为卵囊,卵囊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4)微孢子虫包括裂体生殖和孢子生殖阶段,消化道微孢子虫感染是由于成熟孢子被吞入后侵入肠壁细胞所致。其它部位的感染则是微孢子虫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循环而到达不同部位。孢子可随坏死组织肠细胞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当孢子受到刺激后,其极管伸出,刺入邻近细胞,将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新的宿主细胞而使其感染。随着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增殖,逐渐向周围细胞扩散或经血循环播散至肝、肾、脑、肌肉等其它组织器官。4、纤毛虫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寄生,寄生人体的只有结肠小袋纤毛虫。(1)结肠小袋纤毛虫有滋养体和包囊两阶段。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宿主食入包囊感染,包囊在小肠液作用下滋养体脱囊而出,寄生在结肠内。医学蠕虫1、吸虫生活史大致相似,但各有特点(1)华支睾吸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感染阶段为囊蚴。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发育成为囊蚴。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最后进入肝胆管内寄生。(2)并殖吸虫(肺吸虫)分为人兽共患的卫氏并殖吸虫和兽主人次的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痰液及粪便中可见虫卵,感染阶段为囊蚴阶段。随痰或吞入后随粪便排出。卵入水后,在适宜条件下约经3周左右发育成熟并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活动,如遇川卷螺,则侵入并发育,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阶段,最后形成许多具有小球形尾的短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侵入淡水蟹或蝲蛄,或随螺体一起被吞食而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在蟹和蝲蛄肌肉、内脏或腮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囊蚴。囊蚴直径约300-400μm,具两层囊壁。人吃了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囊蚴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幼虫脱囊而出。童虫靠前端腺分泌液及强有力的活动,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器官之间或邻近组织及腹壁。在移行过程中,虫体逐渐长大,最后在肺中形成虫囊。斯氏狸殖吸虫生活史相似。(3)日本裂殖吸虫(血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生活史较复杂。粪便中见虫卵,感染阶段为尾蚴。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成虫在此处交配产卵,所产的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流进入肝。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毛蚴,由于毛蚴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同时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便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毛蚴孵出后,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一个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发育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在水中活跃游动。当尾蚴遇到人或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其体内腺细胞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以及虫体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而协同完成钻穿宿主皮肤。尾蚴脱去尾部,侵入宿主皮肤后,称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左心入大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成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尾蚴侵入宿主至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天,产出的虫卵在组织内发育成熟需11天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4)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肠吸虫)虫卵随粪便排出,尾蚴感染人体。姜片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入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下经3~7周的发育孵出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阶段而形成许多尾蚴自螺体陆续逸出。在螺体内的发育约需1~2个月。尾蚴在水中吸附于水生植物等物体的表面,分泌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而成囊蚴。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胆汁作用下,后尾蚴逸出并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粘膜上吸取营养,约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5)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家畜肝胆管内,偶尔在人体内寄生。虫卵随胆汁入粪便,感染阶段为囊蚴。在胆管内成虫排出的虫卵随胆汁排在肠道内,再和寄主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3周发育成毛蚴。毛蚴从卵内出来体被纤毛在水中自由游动。当遇到中间寄主椎实螺,即迅速地穿过其体内进入肝脏。毛蚴脱去纤毛变成囊状的胞蚴,胞蚴的胚细胞发育为雷蚴。雷蚴刺破胞蚴皮膜出来,仍在螺体内继续发育,每个雷蚴再产生子雷蚴,然后形成尾蚴,尾蚴成熟后即离开锥实螺在水中游泳若干时间,尾部脱落成为囊蚴,固着在水草上和其他物体上,或者在水中保持游离状态。牲畜饮水或吃草时吞进囊蚴即可感染。囊蚴在肠内破壳而出,穿过肠壁经体腔而达肝脏。同时虫体在胆管内生长发育并产卵,人体感染可能是食生水、生蔬菜所致。2、绦虫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道中。(1)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感染人体的主要是囊尾蚴。虫体后端的孕卵节片、随寄主粪便排出或自动从寄主肛门爬出的节片有明显的活动力。节片内之虫卵随着节片之破坏,散落于粪便中。虫卵在外界可活数周之久。当孕卵节片或虫卵被中间寄主猪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受消化液的作用,胚膜溶解六钓蚴孵出,利用其小钩钻入肠壁,经血流或淋巴流带至全身各部,一般多在肌肉中约经60~70天发育为囊尾蚴(cysticercus)。囊尾蚴为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头节凹陷在泡内,可见有小钩及吸盘。此种具囊尾蚴的肉俗称为米粒肉或豆肉。这种猪肉被人吃了后,如果囊尾蚴未被杀死,在十二指肠中其头节自囊内翻出,借小钩及吸盘附着于肠壁上,经2~3个月后发育成熟。成虫寿命较长,据称有的可活25年以上。此外,人误食猪带绦虫虫卵,也可在肌肉、皮下、脑、眼等部位发育成囊尾蚴。其感染的方式有:经口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水及蔬菜等,或已有该虫寄生,经被污染的手传入口中,或由于肠之逆蠕动(恶心呕吐)将脱落的孕卵节片返入胃中,其情形与食入大量虫卵一样。(2)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相似,但中间宿主是牛且幼虫不寄生于人体。(3)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或幼虫随粪便排出,人食入虫卵感染。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孕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沿草地或植物蠕动爬行,致使虫卵污染动物皮毛和周围环境,包括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及水源等。当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和孕节后,六钩蚴在其肠内孵出,然后钻入肠壁,经血循环至肝、肺等器官,经3~5个月发育成直径为1~3cm的棘球蚴。随棘球蚴囊的大小和发育程度不同,囊内原头蚴可由数千至数万,甚至数百万个。原头蚴在中间宿主体内播散可形成新的棘球蚴,在终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成虫。人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当人误食虫卵后,六钩蚴即经肠壁随血循环侵入组织,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若幼虫未被杀死,则逐渐形成一个纤维性外囊,在内缓慢地发育成棘球蚴,故棘球蚴与宿主间有纤维被膜分隔。一般感染半年后囊的直径达0.5~1.0cm,以后每年增长1~5cm,最大可长到数10cm。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存活40年。(4)曼氏迭宫绦虫粪便检查可见虫卵,人感染主要通过误食误用生蛙肉感染裂头蚴,饮用生水可能误吞剑水蚤而感染裂头蚴。3、线虫分虫卵、幼虫、成虫阶段,生长阶段间见蜕皮。(1)似蚓蛔线虫(蛔虫)虫卵随粪便排出,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