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学习总结报告我与水稻公司汪强于9月24日至9月27日至南京参加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全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培训班——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培训,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一、授课内容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隆平高科、先正达及江苏金华隆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就主要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思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结合及现代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实践等方面进行集中讲授,培训课程有《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常用作物基因组公共数据库和工具》、《小麦育种新技术》、《新种子法三个配套规章解读及作物种子生产技术》、《作物分子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水稻商业化育种新技术》、《主要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与建设成就》、《玉米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国际种业巨头的育种策略分析》。二、学习心得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了解到:1.国家推行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核心就是要着力打造科技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将高校、科研院所与“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强强联合,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2.在推进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务院颁布的几个文件是纲领,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每个条款都很重要,对《意见》中条款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政策把握。国家对商业化育种关于“校企联合”的意见除了现有企业直接购买高校育成品种外还鼓励高校退休、在职教师到种业企业中兼职进行商业化育种工作,鼓励高校主要进行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将育种的主体完全转至企业。3.民营企业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还是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就不能算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现有国内种业企业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大家的主要方向都是在着力扩大自己的育种队伍、增加试验测试点、购买育种软件,从根本上还未改变原有模式。盖钧镒院士在报告中就提到:其实国际上先进种业企业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光满足于多育出几个品种,而是对育种目标有整体性考虑、对育种参与者的整体考虑。他们通过设定科学的育种目标,将目标按项目管理的知识细化成每个时间点,从而将每个育种科研人员转变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颗“螺丝钉”,避免一个人走直接导致一个育种方向失败的后果。扩大育种规模多育品种的目的并不是将育出的最好品种直接推向市场,而是将同时产生的多个品种和市场推广策略同步进行考虑,最终可能仅会将次好品种推向市场,当市场中竞争者出现时才会不断推出更好的品种,以便能更长期的引领市场。4.选育品种并不仅仅是品种本身,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检测及市场推广的全套技术才能叫“商业化育种”。国外种企不光品种选育技术先进,其在涉及种子的全过程都有进行技术研发,这些技术是绝对保密的,各家均不同。报告时盖钧镒院士就提到现在去国外种企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国外种企也很愿意大家前往参观学习,但能公开的部分永远都是一些仪器设备,真正的育种现场、制种现场是绝对不会公开的,而这些地方才是国外种企的技术核心。他们的技术研发已经深入到常规种子检测的几个项目如何做的更好、检测精度更高。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技术突破是无法满足其对品种推广的需要的。5.转基因育种和先前的认识有巨大差异。原先认为转基因就是将现有品种通过转基因的技术手段“修改”其不足,在培训中张孟玉研究员强调因为基因的关联性,如果单纯对现有品种、材料进行转基因,极有可能导致前期不能预测的后果,进而导致育出品种不如现有品种的情况,国外种企现在的做法都是在前期就开始进行大面积的转基因工作,直接用转基因材料进行正常育种。现在发现的基因众多,如何选择最为重要,对企业来说,选择抗病基因中的主效基因、主效基因中的主效标记才是最切实可行的方向。6.现代技术在种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知识可以从片段信息开始完全使用互联网工具推测序列具体信息、基因信息、蛋白结构、蛋白等电位点、蛋白功能预测、信号肽分析直至亚细胞结构级别的预测分析,这些信息的获得在互联网上均有相应的免费网站可以使用,而且预测准确性很高,很多工作在开始之初就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提前预测结果,工作的方向性及准确性会大幅提高。使用现代化机械则可以在田间育种、种子生产过程中大幅提高单位时间人员生产效率,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使用无人机搭载喷药仪器可以大面积喷药、搭载全光谱照相机则可以检测田间株高、长势、水分、氮素利用等信息,进而预测产量。使用专用田间考种机器则可以直接将玉米穗长、穗行数、粒数等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输入电脑,每天晚间就可以对当天考种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下一步工作方向。使用NFC芯片标牌,田间育种人员使用手机直接扫码就可以了解田间组合信息,标牌本身可以没有任何文字,别人无法了解。7.其他信息。(1)、水稻信息网可以了解水稻现有研究清楚的基因信息。(2)、表型鉴定是分子育种的瓶颈,特别是表型鉴定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对后期数据使用影响最大,使用科学、完整的实验设计采集标准化表型数据信息是重中之重。(3)、crisp/cas9技术现在使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将已知基因敲出,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完成基因组改造。(4)、如果对种皮和胚同时做分子标记全基因组分析,那么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父本基因型数据,这时将F1进行自交分离后,就可以使用分子标记手段寻找到父母本种子。(5)、隆平杨远柱研究员介绍他们在水稻三叶期时将叶片全部剪除,然后灌水进行人工接种,水稻的白叶枯病发病率可达100%,人工鉴定效果很好。(6)、隆平杨远柱研究员介绍如果对水稻父本选择抗除草剂的、母本不抗除草剂,则对生产的F1种子直接使用除草剂进行包衣,这样所有自交种在出苗时就会被除草剂杀死,田间不会出现自交苗。(7)、因为在同一材料中转入太多基因会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所以几个抗稻瘟病基因可以转入不同材料,同时制种,这样品种在不同稻瘟病的生理小种发生时都能保持可以接受的抗性及产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两点给我感触最深:一、国外种业企业在育种过程中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完全融入其中,对时间的管理、对责任的划分、对风险的管控,这些管理学手段无时无刻不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及提升工作质量、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我想这是除了技术性手段外我们最应该提升的部分,也是国外种业企业现代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各位老师在报告过程中都在反复强调“源-库”关系的重要性,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源-库”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农作物各发面发育的影响,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源-库”关系将农作物真正当成活的生物、生态群落中的一员进行考虑,这给我很大触动。周贤达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