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1出师表教学课题《出师表》(第一课时)主备教师魏金玉教学课时一课时复备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奏表的特点。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3、掌握本篇的词语。教学重点与难点读通、读顺、读准课文。疏通文章第一段,理解第一节内容。教学准备及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制作PPT。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2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二、了解历史背景及“表”特点1、历史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2、“表”的特点“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3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殂(cú)陛(bì)以塞(sè)忠谏陟(zhì)臧否(zāngpǐ)攸(yōu)祎(yī)以遗(wèi)陛下咨(zī)裨(bì)阙(quē)漏颓(tuí)桓(huán)闻(wèn)达猥(wěi)危难(nàn)二十有(yòu)一年夙(sù)驽(nú)攘(rǎng)彰(zhāng)咎(jiù)诹(zōu)涕(tì)3、抽读;齐读课文。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对照课文注释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出不能理解的字词。2、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⑴道:途⑵亡:灭亡,死亡⑶遗:遗留,留下⑷菲薄:轻视,小看(5)引:称引,譬喻3、翻译句子,疏通文意。(1)对照课文下的注释和老师讲的重点词语,自己口头翻译第一段。(2)以开火车的形式,指名翻译。(3)课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四、第一段内容理解1、简要概括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2、目前的蜀国,有利形势和不利形势分别有哪些?有利形势:侍卫之臣……忘身于外不利形势:先帝……益州疲弊。3、了解下面的成语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过分地看轻自己。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五、小结六、布置作业(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4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9.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头,既有对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深切痛惜,又含继承遗志的告诫。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中的“秋”是指秋天。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不是倒装句,翻译时不需要调整语序。D.①②两段文字中提出了“广开言路”和“亲贤远佞”两条建议。答案:(2分)出师表诸葛亮10.(3分)(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啊!11.(3分)A板书设计(见PPT第11张)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解释。2、完成练习卷。3、背诵课文第一段。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