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考试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出版、出版物与出版工作第一节出版概述一、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编辑2复制3发行(一)编辑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编辑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编辑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选作品的精神文化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内容。(二)复制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有印刷、翻录、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在商品经济中,作品复制的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复制目的:出版活动中的作品复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都是为了使已经编辑加工好的作品形成若干复本,并使其中包含的精神文化内容具有能供消费者阅读或使用的某种物质载体形式。(三)发行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出版物向公众广泛发行,是出版活动的内在动机与目的。二、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精神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的首要的、也是基本的条件。(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出版物生产包活两个阶段:一是精神产品生产阶段二是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三)流通传播资源出版物的发行就是将出版物从出版单位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需要具备许多资源,如信息、机构、渠道、人员、设备等。有了这个条件,出版物才能够顺利流通和传播,,出版活动的整体运行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四)市场资源出版物的消费需求是出版生产发展的动力。市场资源的意义:正是对出版物的消费需求将出版生产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使出版工作着的劳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劳动进行交换成为可能,出版物生产的产品才因此得以实现价值。三、出版的一般过程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这三个基本阶段组成。(一)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在出版物复制之前,精神产品生产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各项。第一,信息采集。这是编辑人员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第二,选题策划。这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第三,组稿。这是发现、选择、组织作者完成作品创作的活动。第四,审稿。这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第五,编辑加工整理。这是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作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第六,整体设计。这是对出版物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第七,审定发稿。这是将编辑加工整理好的稿件经审定后发往相关职能部门安排制作和复制。(二)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包括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两个基本环节。但在互联网出版中,批量生产副本的过程与出版物的交换过程交融在一起,不再作为独立的环节出现。(三)产品流通阶段出版物发行一般由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四个环节构成。第二节出版物一、出版物的概念和属性(一)出版物的概念出版物就是已出版的作品。作品只有在出版之后,才能成为出版物。出版活动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实现的。(二)出版物的属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两重性,是出版物特有的属性。1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2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又表现为商品属性。3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内核与物质产品形态的统一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是相互依存的统一关系。正是这两者的统一,才使出版物成为出版活动的产品。没有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材料,如空白的纸张、磁盘、光盘、集成电路卡,只是一般的物质产品,不是出版物;同样,不具有出版物产品形态的精神文化内容,如书稿、画稿、原创曲谱、录音录像脚本等作品,也不是出版物。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内核和物质产品形态的统一,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精神产品属性是出版物本质属性1使用价值2质量与价值二、出版物的种类根据载体、内容、表现形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出版物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通常是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复制后发行的,所以往往又把它们合称为“纸介质出版物”、“纸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以区别于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一)图书(二)报纸报纸的特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是反映和引导舆论的宣传工具,同时也传播知识,为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提供服务。(三)期刊期刊也称“杂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给期刊下的定义是:“凡是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期刊与报纸也有区别,它们的外在区别,主要在于期刊装订成册,有封面,开本一般较报纸小,出版周期通常比报纸长等;它们的内在区别,主要在于期刊的时效性比报纸弱,稳定性和系统性比报纸强。期刊单独与图书相比,还有这样一些特点:正文一般分设各种栏目;全刊篇幅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不能忽多忽少;不设扉页,版本记录列载于底封或目次页。(四)音像制品音像制品一般分为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两大类。按载体和信息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按载体和信息记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录像带和激光视盘。音像制品与报纸、期刊和图书等出版物的区别,主要在于;表达内容的手段不同,大量运用声音、图像、活动影像等媒体形式;物质载体不同;复制方式不同;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播放设备;形态和结构部件不同。(五)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具有许多与音像制品类似的特点,因此音像制品有别于图书、报纸、期刊的特点,同样也见于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有别于音像制品的地方,主要是记录信息全部采用数字代码方式,以及载有的信息内容不同。(六)互联网出版物三、出版物标识出版物标识,主要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两者都是出版物的“身份标志”。出版物标识的意义1表示出版物的合法性2保证出版业生产销售活动的有序开展。(一)中国标准书号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2002年国家规定采用国际标准书号,2006年10月,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书号的位数从10位改为13位,2007年1月1日中国标准书号从10位改为13位。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志符,各段数字分别表示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和校验码。中国的EAN、UCC前缀为978和979.中国的组区号为7出版者号由中国ISBN中心分配,分别由2-7位数字组成。非连续出版的电子出版物,使用专用的中国标准书号,其中的出版者号均为6位数。出版序号由出版者按出版物的出版次序管理和编制,分别由1-6位数字组成,具体位数取决于出版者号的位数,即出版者号和出版序号连在一起须共为8位数字。校验码用以检查中国标准书号编号的正确性,仅1位数字,采用模数10的加权算法对前12位数字计算后得出。(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报纸、期刊、年鉴、和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等连续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主体。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以“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可以简称“ISSN”。其中前7位为单纯的数字符号,不反映连续出版物的语种、国别或出版者,最后1位为计算机校验码。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中国的国名代码)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可以简称“CN”号。前段2位数字为地区号,后段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期刊可用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1000-5999;连续出版的电子出版物使用专用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其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9000-9999.分类号,一般用1个字母表示,但工业技术类和文化教育类按二级类目给出,故用2个字母或者1个字母加1个数字表示。第三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的重要性因素1社会主义性质2行业特点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出版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三贴近1贴近实际2贴近生活3贴近群众。出版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体现在1在本世纪前20年,就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2就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出版工作的主题。(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三)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出版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效益。(四)坚持质量第一1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2由“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决定的,也是我国出版工作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四、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出版工作神圣的政治职责和首要任务。(二)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三)弘扬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五)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节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与职业道德建设一、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文化追求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所决定的(一)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在出版物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过程中都有体现。1出版物生产过程的文化性2出版物流通过程的文化性出版物流通的文化传播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商品交换使出版物广泛发行,同时使出版物蕴含的精神文化内容随之得以广泛传播。二是通过出版物流通中开展的各项宣传活动。3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完整的出版物消费过程,由取得出版物与享用出版物两个环节构成。(二)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体现在四个方面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大力推进文化创作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二、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出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第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第三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第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第五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第六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第七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第八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二)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出版队伍3维护和提高出版业的社会声誉4保障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三)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自我修养2加强教育3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4加强制度化法规化建设第五节编辑工作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一、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居于中心环节地位。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贯彻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