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小学学生科技活动计划现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实验教学计划,特对本校课外科技活动计划如下:1、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努力搞好各项科技兴趣小组的培训工作。我校兴趣班将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幻想绘画、科技小发明等科技兴趣小组。每组兴趣小组要有专门科技教师辅导,要求每个兴趣辅导老师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展科技兴趣活动。要做到三个“好”:宣传发动好,包括是各班主任,各科技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普遍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兴趣小组。负责人要组织“好”,结构严密,安排合理。上课老师要训练“好”,把课备好、上好,抓出实效,从而形成各组科技特色。与此同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选择、积累适合的课程内容。2、开展兴趣研究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科技校本课程尝试。小课题研究要与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相结合,发挥科技教育活动的优势,全面有效拓展学生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十里小学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方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实验教学计划,丰富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对学校的科技实践活动制定方案如下:1、在校内各班中开展科技活动小组,将分别设有科技实践活动小组、科技小发明小组和幻想绘画小组,各个小组有专门的教师辅导。每个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要根据学社的普遍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当中碰到的难题和困惑,严格组织,合理安排。2、帮助各班选好研究小课题是辅导教师的重点任务,这需要辅导教师的耐心引导并且结合学生的广泛兴趣,落实到每一个同学。3、课题选择,小课题研究是以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相关的内容为主,结合现实,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突出活动的实践性。4、以探索性、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实践活动。5、掌握好学生组织和观察,并要求学生对活动情况做好记录,得出结论,小组中认真讨论,写出结论,研究一段时间后写出总结报告。6、形成自我探索风格的特色小组,训练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科技活动实践活动报告四年级科技活动小组经过历时两个月和一个暑假的时间,对本班的科技实践活动的课题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通过同学们的细致观察,对他们的课题《蚂蚁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现总结如下:1、全班同学通过教师的组织的多次集体布置线索和结论,再加上个人自己的细心观察,对蚂蚁这种生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补充了前面学到知识的不足。2、又通过观察后,自己进行的实验,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更加明确的了解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个体发展,和内部组织的结构。结论:蚂蚁是一种群体居住于地下洞穴的小生物,蚂蚁基本上全身是棕黄,细小,体长约2.8毫米,单个蚂蚁要细看也能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段,胸部有六足,头部有一对细长的触角,嘴部有钳状物,一对眼睛。它个头很小,以至于我们不细致、有意识地而无法观察到它,蚂蚁能够举起比自身重几倍的东西,蚂蚁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工蚁、兵蚁、清理洞穴的蚂蚁和保育蚁,蚂蚁用触角互相交流信息。工蚁负责外出寻找食物,运回洞穴;兵蚁负责安全;清理洞穴的蚂蚁负责打扫卫生、扩大洞穴。蚂蚁遇到搬运不动的食物,会搬来救兵,发挥集体的作用,团结合作,把食物运回洞穴。蚂蚁靠气味认路,是由于特殊气味做下的标记决定的;蚂蚁能够感知天气变化,遇到雨天会在洞穴前垒起高墙;蚂蚁窝呈网型管道状,中间有小区室,我们挖出了“育婴室”,里面有许多白色的卵,区室与区室相连,应有通风换气系统,由于洞上较突起,气流快,压强小,将洞内空气吸出换气。这便是蚂蚁窝大致形态了。蚂蚁中的兵蚁对外来的入侵者,会群起把入侵者赶出蚂蚁的势力范围;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撕咬起来;斗争打的是相当激烈,成群的蚂蚁撕咬在一起,尸体到处都是。蚂蚁用两个大牙叮咬的方式进行攻击或自卫,咬时会分泌出蚁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伤口红肿疼痛。相反,把同窝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相遇以后,不但不打不咬还能互相喂食。所以我们提出假设:不同窝的蚂蚁,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味道与窝的建筑材料,食物与自身分泌物不同,每只蚂蚁都有能力识别自家人的窝味,于是我们再做一组实验,将不同窝的蚂蚁用水洗洗后,它们相遇后就安然无事的各自走开了,接着我们发现将几只蚂蚁身上洒了些香料,它们就回不了窝。蚂蚁也会有死亡,死亡的蚂蚁被清理蚁拖到像墓地的地点埋掉;如果你想在一窝蚂蚁中制造一场战争,就把死蚂蚁研成粉末,放在小喷雾器中,喷在哨兵身上,战争就拉开了序幕,详见学生的活动记录,同学们看得很开心。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1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蚂蚁的个体和特征记录日期2009.6.9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和教室课桌上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1、准备工具:放大镜、镊子、小塑料瓶、水。2、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蚂蚁的个体和特征,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3、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4、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5、具体事项:蚂蚁的个体和特征:田地中搜寻各种蚂蚁,然后为防止蚂蚁乱动,难以观察,用酒精或水将其湮死,取出尸体,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相关记录。6、得出结论。7、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蚂蚁基本上全身是棕黄,细小,体长约2.8毫米,单个蚂蚁要细看也能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段,胸部有六足,头部有一对细长的触角,嘴部有钳状物,一对眼睛。查阅资料得知: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要先把食物吃进去,然后再吐出来喂养幼虫,成虫之间也以这种方式交换食物,幼虫的发育需要一定合适的温度,因此工蚁经常将它们搬来搬去,维持合适的发育地点,蚂蚁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务分为工蚁、雄蚁和雌蚁,幼虫发育成哪种蚂蚁完全取决于幼虫阶段的喂养条件。一般的蚂蚁都是雌性的,但它们不负责生育,只有蚁后生育。一个蚁巢中也培养一批雄蚁和雌蚁,它们不工作,只是进食生长,都有翅膀,到成熟后一起飞出蚁巢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作巢,吃掉自己的翅膀,成为蚁后,产卵发展一个新的蚁巢。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2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人为制造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记录日期2009.6.16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8、准备工具:饼干屑或香甜的食物、放大镜、。9、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人为制造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10、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11、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12、具体事项:我们先将一块较重的食物放在蚁穴前一米处,不久,一只蚂蚁将会发现食物,于是我们静观其变,观察着那只蚂蚁的一举一动,直到食物被托进洞穴之中。13、得出结论。14、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经观察发现,在那只蚂蚁经过一系列试举,无法搬运食物,它选择离开,它向洞穴走去,一路上它向它所遇到的同伴交头接耳,然后就有少量蚂蚁沿着每一只蚂蚁走回去的路线再走向食物。不一会,从洞穴中涌出一条极其细长的蚂蚁队伍,走向食物,它们将食物包围,然后轮流地搬着这块食物,即使如此,仍有一些蚂蚁从食物那只队伍中走开,走向洞穴,这似乎是种反馈,使队伍一直延续着,这样数量越来越多的蚂蚁将食物移动,接着运回洞穴。从此可以看出蚂蚁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的,蚂蚁的社会性是很强的。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3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蚂蚁靠气味记路吗记录日期2009.6.23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15、准备工具:饼干屑或香甜的食物、放大镜、樟脑球、小棒。16、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蚂蚁靠气味记路吗?,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17、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18、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19、具体事项:我们先将一块较重的食物放在蚁穴前一米处,不久,一只蚂蚁将会发现食物。蚂蚁排成一条长队来搬很重的食物,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于是我便假设第一只蚂蚁回去时,在路上留下了特殊的气味,于是我们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我们将蚂蚁回穴的一段抹去了一部分,第二组则不作处理,接着观察实验。20、得出结论。21、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实验发现,第一组蚂蚁不能找到食物,在抹去的那一段,队伍就散乱了。而第二组不同,它们排成长队将食物搬走,且在食物的后面还有一些部分在啃着地面,然后长队伍就没有到达食物的原处,而是一遇到食物就停下来搬食物,这就是代表着食物后面的蚂蚁在清除着这些气味,蚂蚁是靠气味来认路的,是由于特殊气味做下的标记决定的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4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蚂蚁如何传递信息?记录日期2009.6.30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22、准备工具:饼干屑或香甜的食物、放大镜。23、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蚂蚁如何传递信息?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24、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25、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26、具体事项:我们先将一块较重的食物放在蚁穴前一米处,不久,一只蚂蚁将会发现食物,于是我们静观其变,观察着那只蚂蚁的一举一动,观察如何向同伴传递信息?27、得出结论。28、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实验发现,它无法搬动就向洞穴走去,一路上它向它所遇到的同伴交头接耳,然后他的同伴沿着这一只蚂蚁走过的路线再走向食物。这只蚂蚁走进洞穴,不一会,从洞穴中涌出一条极其细长的蚂蚁队伍,沿着它走过的路,走向食物,它们将食物包围,然后轮流地搬着这块食物,即使如此,仍有一些蚂蚁从食物那只队伍中交头接耳后走开,走向洞穴,请来更多的救兵。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5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蚂蚁的巢穴结构记录日期2009.9.8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29、准备工具:小铲、放大镜。30、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蚂蚁的巢穴结构,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31、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32、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33、具体事项:蚂蚁窝的样子很难观察,但可以由一部分看到整体。那就是让我们看一看其中的一部分吧。34、得出结论。35、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找到一个蚂蚁窝,用铲子,顺着洞一直挖下去,观察其中的奥妙,我发现蚂蚁窝呈网型管道状,中间有小区室,我们挖出了“育婴室”,里面有许多白色的卵,区室与区室相连,应有通风换气系统,由于洞上较突起,气流快,压强小,将洞内空气吸出换气。这便是蚂蚁窝大致形态了。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观察实验6活动名称蚂蚁的观察与研究参加人数30实验目的蚂蚁之间的战争记录日期2009.9.8年级四年级地点学校操场树下班级一班实验观察过程:通过前面的观察进行下面的实验36、准备工具:玻璃瓶、镊子、小棒、放大镜。37、讲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蚂蚁之间的战争,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38、学生分组分成若干组,自愿结合,分工明确。39、观察实验时间:二十分钟40、具体事项:我们来做一组试验: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找一部分蚂蚁,放到玻璃瓶里,然后,把他们放到另一个蚂蚁窝前。放在自己窝前。观察。41、得出结论。42、互相交流,进一步补充结论。结论: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撕咬起来;斗争打的是相当激烈,成群的蚂蚁撕咬在一起,尸体到处都是。蚂蚁用两个大牙叮咬的方式进行攻击或自卫,咬时会分泌出蚁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伤口红肿疼痛。相反,把同窝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相遇以后,不但不打不咬还能互相喂食。所以我们提出假设:不同窝的蚂蚁,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味道与窝的建筑材料,食物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