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练习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4、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6、贾谊在《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具体写到了秦用暴政措施压制并防止百姓反抗。7、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8、《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9、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0、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11、文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12、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13、作者用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聊聊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14、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15、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地势;固守:副词牢固地;窥:窥视;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以便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既:副词,……之后,已经;没;死;蒙:继承;故业:已有的基业;因:沿袭,沿用;膏腴:肥沃)译文: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并吞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会:会面。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谋:谋划。弱:使动用法,使......削弱。爱:吝惜。以:连词,表目的,用来。致:招纳。从:通“纵”。)译文;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会面结盟来谋划使秦国削弱的办法,不吝惜珍贵的财宝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有本领的人,采用合纵策略缔结盟约,相互援助,结为一体。4、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延:迎。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亡,遗:同义叠词,损失。矢,镞:同义叠词,箭。费:耗费。困:困顿。)译文:秦人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然而,九国的军队犹豫,徘徊而不敢前进。秦人没有损失一支箭杆失去一支箭的耗费,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困顿不堪了。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制:控制;弊:弱点;北:败北的军队,原为动词,在此用作名词;漂:使……漂浮;因利乘便:同义叠用;)译文:秦有富余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6、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奋:发展;御:驾驭,统治;亡:使(诸侯国)灭亡;履: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敲扑:刑具,长的为扑,短的为敲;鞭笞: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译文: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个诸侯国,登上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乃:于是,就。使:派。北:到北方。而:连词,表并列。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却:击退。南:到南方。而:目的连词,来。弯:使……弯曲。报怨:报仇。)译文: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匈奴人再不敢到南方来放牧,勇士也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于是:在这时。道:治国方法。言:言论,这里指著作。愚:使……愚。黔首:秦朝对百姓的蔑称。隳:毁坏。名城:高大的城墙。兵:兵器。销:销熔,熔化。锋:兵刃。镝:箭头。销锋镝:销毁兵器。以为:把……做成。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译文:在这时。(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愚昧,毁坏高大的城墙,杀害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器,把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使天下百姓的力量弱。9、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践:踏(这里引申作“据守”);城:城墙;因:依,凭;河:黄河;池:护城河;以为:把……当作。)译文:然后据守华山为城墙,凭借黄河为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深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险固的屏障。1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劲:jìng强而有力;守:守卫;信:忠信可靠;精:精良;陈:陈列(这里引申作“拿着”);兵:兵器;谁何:缉查,盘问。)译文:优良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忠诚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1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行伍:军队倔起:突然兴起倔通“崛”阡陌:南北为阡东西为陌。指田野将:与率同义,率领、指挥转:转过来)译文: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1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兵:兵器揭:举起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赢:担负景:通“影”,像影子一样山东:崤山以东亡:使.....亡)译文:折断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使秦王朝灭亡。13、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櫌,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工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棘,酸枣木。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木棍;铦,锋利。于:介词,比;钩,短兵器,似剑而曲;铩,长矛;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抗:匹敌,相当;师:军队;行军用兵:同义互文,指军队作战;及:比得上。向时:先前。)译文: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迁谪戍边的士卒(的作战能力),并不能和九国的军队匹敌;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1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译文:然而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也完全相反,为什么呢?1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山东:崤山以东;絜:衡量。)译:试着让崤山以东诸国跟陈涉比较一下大小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16、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然:可是;以:凭借;区区:小,少;万乘shèng:兵车万两。表示军事力量强大。)译: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威,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家,把崤山、函谷关当做自己的内宫。1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隳:毁灭。表被动。)译文: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的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1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连词,表转折)译文: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