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_20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分子发光分析法MolecularEmissionAnalysis第五章荧光是指一种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停止照射,发光现象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发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用荧光抗体染色之原生动物螳螂虾通过发出色彩鲜艳的荧光来警告对手或者吸引配偶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用以照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K.Brejcet.al.,PNAS94(1997)23061nm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由于绿色荧光蛋白用紫外线一照就发出鲜艳绿光,研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动物、细菌或其他细胞的遗传信息之中,让其随着这些需要跟踪的细胞复制,可“照亮”不断长大的癌症肿瘤、跟踪阿尔茨海默氏症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观察有害细菌的生长,或是探究老鼠胚胎中的胰腺如何产生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马丁·沙尔菲马丁·沙尔菲出生于1947年,现年61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共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将均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帮助他们获奖的是绿色荧光蛋白。这种蛋白为生物与医学实验带来革命,它发出的荧光像一盏明灯,帮助研究人员照亮生命体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的诸多反应。一、分子荧光与磷光产生过程luminescenceprocessofmolecularfluorescencephosphorescence二、仪器结构流程instrumentandgeneralprocess三、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excitationspectrumandfluore-scencespectrum四、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关系relationbetweenfluorescenceandmolecularstructure五、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factorinfluencedfluorescence六、荧光分析方法与应用fluorescenceanalysisandapplication主要内容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luminescenceprocessofmolecularfluorescencephosphorescence由分子结构理论,主要讨论荧光及磷光的产生机理。1.分子能级与跃迁分子能级比原子能级复杂;在每个电子能级上,都存在振动、转动能级;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量子化;跃迁一次到位;激发态→基态:多种途径和方式(见能级图);速度最快、激发态寿命最短的途径占优势;第一、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S1、S2…;第一、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T1、T2…;2.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M=2S+1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0或1);平行自旋比成对自旋稳定(洪特规则),三重态能级比相应单重态能级低;大多数有机分子的基态处于单重态;S0→T1禁阻跃迁;通过其他途径进入(见能级图);进入的几率小;2.激发态→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电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状态,返回基态时,通过辐射跃迁(发光)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失去能量;传递途径辐射跃迁荧光延迟荧光磷光内转移外转移系间跨越振动弛预无辐射跃迁激发态停留时间短、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发光强度相对大;荧光:10-7~10-9s,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磷光:10-4~10s;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S2S1S0T1吸收发射荧光发射磷光系间跨越内转换振动弛豫能量l2l1l3外转换l2T2内转换振动弛豫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以热能量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低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跃迁。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10-12s。内转换:同多重度电子能级中,等能级间的无辐射能级交换。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跃回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外转换:激发分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转移能量的非辐射跃迁;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射跃迁。改变电子自旋,通过自旋—轨道耦合进行。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多为S1→S0跃迁),发射波长为l‘2的荧光;10-7~10-9s。由图可见,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波长长;l‘2l2l1;磷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T1→S0跃迁);电子由S0进入T1的可能过程:(S0→T1禁阻跃迁)S0→激发→振动弛豫→内转移→系间跨越→振动弛豫→T1发光速度很慢:10-4~100s。光照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二、仪器结构流程instrumentandgeneralprocess测量荧光的仪器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激发光源、样品池、双单色器系统、检测器。特殊点: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通常成直角。基本流程如图:单色器:选择激发光波长的第一单色器和选择发射光(测量)波长的第二单色器;光源:灯和高压汞灯,染料激光器(可见与紫外区)检测器:光电倍增管。仪器光路图仪器框图该型仪器可进行荧光、磷光和发光分析;三、激发光谱与荧光(磷光)光谱excitationspectrumandfluore-scencespectrum荧光(磷光):光致发光,照射光波长如何选择?1.荧光(磷光)的激发光谱曲线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磷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最大;2.荧光光谱(或磷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I或III)。200260320380440500560620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光谱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a.Stokes位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的波长差值。发射光谱的波长比激发光谱的长,振动弛豫消耗了能量。b.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电子跃迁到不同激发态能级,吸收不同波长的能量(如能级图l2,l1),产生不同吸收带,但均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跃迁回到基态,产生波长一定的荧光(如l‘2)。c.镜像规则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样)成镜像对称关系。镜像规则的解释基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与第一激发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类似;基态上的零振动能级与第一激发态的二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几率最大,相反跃迁也然。200250300350400450500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nm蒽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四、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relationbetweenfluorescenceandmolecularstructure荧光量子产率与激发态能量释放各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如外转换过程速度快,不出现荧光发射;吸收的光量子数发射的光量子数1.荧光寿命和荧光效率荧光寿命(fluorescencelifetime):当除去激发光源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降低到激发时最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荧光量子产率(fluorescencequantumyield):max5/10f2.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3.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exl(1)跃迁类型:→*的荧光效率高,系间跨越过程的速率常数小,有利于荧光的产生;(2)共轭效应:提高共轭度有利于增加荧光效率并产生红移苯萘蒽维生素A205nm286nm356nm327nm278nm321nm404nm510nm0.110.290.36eml(3)刚性平面结构:可降低分子振动,减少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故具有很强的荧光。如荧光素和酚酞有相似结构,荧光素有很强的荧光,酚酞却没有。NOH8-羟基喹啉NOAl/38-羟基喹啉-铝弱荧光物质荧光加强(4)取代基效应:芳环上有供电基,使荧光增强给电子取代基如—NH2、—OH、—OCH3、—CN、—NHR、—NR2等,能增加分子的π电子共轭程度,使荧光效率提高;而-COOH、—NO2、—C=O、—F、—Cl等吸电子取代基,可减弱分子π电子共轭性,使荧光减弱甚至熄灭;部分取代基对荧光的影响不明显,如—R、—SO3H、—NH3等。五、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1.溶剂的影响除一般溶剂效应外,溶剂的极性、氢键、配位键的形成都将使化合物的荧光发生变化;2.温度的影响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温度增加,外转换去活的几率增加。3.溶液pH溶液的酸度(pH值)对荧光物质的影响可以分两个方面:(1)对酸碱性物质的影响(掌握)若荧光物质本身是弱酸或弱碱时,溶液pH值改变,物质分子和其离子间的平衡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不同形体具有其各自特定的荧光光谱和荧光效率。例如苯胺NH3NH2NHOHOHH+H++pH<2pH7~12pH>13无荧光(离子形式)蓝色荧光(分子形式)无荧光(离子形式)(2)对金属离子的影响(了解)对于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生成的荧光配合物,溶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配合物的组成,从而影响它们的荧光性质。例如Ga3+离子与邻-二羟基偶氮苯,在pH3~4的溶液中形成1:1配合物,能产生荧光。而在pH6~7的溶液中,则形成12的配合物,不产生荧光。4.散射光的干扰瑞利光: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不发生能量交换,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其波长与入射光相同。散射光:由于光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碰撞,使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而向不同方向散射,称为散射光。瑞利光的特点: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短,瑞利散射光越强。瑞利光的消除:因瑞利散射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相同,只要选择适当的荧光测定波长或选用滤光片即可消除其影响。拉曼光: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运动方向发生的同时,光子与物质分子能量交换,使光子能量发生改变,其波长可能长于入射光,也可能短于入射光。拉曼光特点:波长较长的拉曼光因其波长与物质的荧光波长相接近,故对测定的干扰较大。拉曼光的消除:由于拉曼光波长随激发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而荧光物质的荧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无关,故通过选择适当的激发光波长,就可以将二者区分开。320nm448nm350nm448nm激发320nm硫酸奎宁激发350nm硫酸奎宁硫酸奎宁的荧光光谱5.溶液荧光的猝灭荧光熄灭: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其哪个度降低或荧光强度与浓度偏离线性的现象。引起荧光熄灭的物质称为荧光熄灭剂,如卤素离子、重金属离子、氧分子、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等。熄灭原因:碰撞猝灭;氧的熄灭作用等。(1)激发态荧光分子和熄灭剂分子碰撞,将能量转移到熄灭剂而使荧光熄灭;(2)荧光分子与熄灭剂分子作用生成了本身不发光的配合物;(3)荧光物质分子中引入重原子后,易发生系间窜越而转变为三重态;(4)当荧光物质浓度较大时,激发态分子和基态分子发生碰撞,产生荧光自熄灭现象。溶液浓度越高,自熄灭现象越严重;(5)溶液中溶解的氧分子能引起几乎所有的荧光物质产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熄灭。荧光熄灭的原因概念:利用荧光物质在加入某种熄灭剂后,荧光强度的减小和熄灭剂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这一性质建立的荧光分析法,称为荧光熄灭法。特点:荧光熄灭法比直接荧光法更灵敏、更有选择性。应用示例: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因微量氟离子的存在而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