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中学校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下)历史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千佛中学校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下)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吉田松阴这句话表明A.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B.天皇专制阻碍了日本发展C.美国叩关唤醒了民族意识D.封建藩国林立成为了束缚2.胡绳曾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辛亥革命D.“百日维新”3.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A.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D.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4.下列措施,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①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爵级制”取代“世卿世禄制”②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③梭伦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④日本“废藩置县”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下列为“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仿照已填充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应宗教改革栏应填的内容是叙述历史时期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古代希腊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启蒙运动A.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B.从简化宗教仪式到不再以天主教会为中介C.从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到焚毁《圣经》D.从反封建专制到构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6.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7.“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庆历新政28.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共同问题是图一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向日军投降图二日俄战争中的日本陆军A.日本已成为东亚唯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B.明治维新使日本的军事实力增强C.日本取代欧美国家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D.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西方国家的侵略9.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的制约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10.近代一位日本官员说:“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乘客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据此可知,这位官员主张A.大力发展交通B.努力发展经济C.学习欧美文化D.进行对外扩张11.假如巴巴斯基是一位俄国农民在1870年他40岁时有可能经历的是A.由于“二一九法令”的颁布,获得大片土地,过着幸福生活B.利用所有积蓄加上向亲朋好友借钱,创办了一家小型纺织厂C.在街头听取赫尔岑等知识分子宣传,要求拥护亚历山大二世D.从报纸上看到日本明治政府举行《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典礼的消息12.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民“抱怨”的理由不包括A.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B.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C.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D.缺少成为自由劳动力的机会13.(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1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3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16.下表是两宋时期财政税收的表格。下列对此表格分析不正确的是朝代年代每年税收数北宋宋太祖建隆初(960年)1066多万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相当于唐朝的两倍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2650多万缗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3680多万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6000多万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4800多万缗南宋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不满1000万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6530多万缗A.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税收猛增,是因为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B.宋仁宗嘉祐年间,由于“庆历新政”,所以比宋真宗天禧五年税收大增C.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由于王安石变法财政收入增加D.宋高宗建炎元年南宋的税收只限于江南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减少17.(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B.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18.《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A.抑制土地兼并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C.巩固北魏统治D.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19.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的新篇章》B.《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C.《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D.《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对以上《汉书·食货志》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①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②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的积极作用③作者是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的④作者已能着眼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21.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三大发明。”B.梁启超: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C.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42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是19世纪落后国家试图实现民族振兴的两个代表,两者都①试图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②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③重视学习西方技术和政治制度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的近(现)代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23.2012年3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国会发表登基60周年演讲:“我有幸见证了历史中的一段,并在我的家人的支持下,在现在以及未来若干年,继续服务于我们伟大的国家和人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A.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B.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C.是国家元首,能“临朝理政”D.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至高荣誉和尊严24.恩格斯:“在梭伦所进行的改革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下列措施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颁布《解负令》B.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C.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制度D.外邦手工业者迁入雅典可获得公民权25.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加重了农民负担C.以失败而告终D.触犯了贵族利益26.“孝文帝慨幕风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材料说明作者A.肯定了“变夷俗”的积极作用B.认为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农耕文化的的需要C.代表鲜卑守旧贵族的利益D.全面否定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27.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的是A.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C.实行军功爵制D.推广县制28.《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意味着日本在上层建筑领域已经迈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下列内容最能证明该结论的是A.“天皇神圣不可侵犯。”B.“枢密顾问……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C“天皇……可发布代法律之敷令”D“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法规定实行之。”29.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谕”道:“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必须为倡办”。以下对该诏谕的分析,正确的是A.清朝实行君主专制,不可能下此诏谕B.该诏谕颁布后,出版了中国人自办的《申报》C.该诏谕的颁布,说明清朝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D.该诏谕的颁布,说明晚清时期国民有一定的出版自由3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31.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5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最重要的作用在于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C.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D.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32.《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干涉B.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D.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3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3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他制定的新法能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是①青苗法②保甲法③募役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5.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计口授田。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