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RF:即开放阅读框,是DNA上的一段碱基序列,拥有特殊的起始密码子和直到可以从该段碱基序列产生合适大小蛋白才出现的终止密码子,该段碱基序列编码一个蛋白。2.结构基因:是决定合成某一种蛋白质或RNA分子结构相应的一段DNA。其功能是把携带的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再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RNA。3.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4.选择性剪接: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而最终的蛋白产物会表现出不同或者是相互拮抗的功能和结构特性,或者在相同的细胞中由于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表型。5.C值:基因组的大小通常以其DNA的含量来表示,我们把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成为C值。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启动的多国科学合作计划,对少数人进行全基因组(即24条非同源染色体,共30亿碱基)的测序和拼接,绘制出人类基因的图谱,旨在为破译人体生命奥秘奠定基础。主要任务是绘制4张图谱分别是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转录图谱。感受态细胞:是指细胞膜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并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同尾酶:切割不同的DNA片段但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一类限制性内切酶。融解温度:DNA的热变性是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即为融解温度。每一种DNA都有一个固定的融解温度。Southern印迹:指通过吸附或电泳方法将经凝胶电泳分离的DNA从胶上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再与特定的核酸探针反应从而达到检测或鉴定DNA的过程。CsCl-EB法Ct值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数。此时扩增是呈对数期增长。自杀基因Taqman技术GC-MS2-DE:即双向凝胶电泳,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与分子量差异分离之。第一向是等电聚焦,第二向是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PMF:即肽质量指纹图谱,蛋白质直接从双向电泳凝胶上切下或印迹到PVDF膜上并切下,经过原位酶解将蛋白切成小的片段,得到酶解肽段,然后用质谱检测各产物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即获得了肽质量指纹谱。由于每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都不同,当蛋白质被酶解后,产生的肽片段序列也不同,其肽混合物质量数即具一定特征性。用实测的肽段质量去查找蛋白质和核酸序列库,结合适当的计算机算法,可鉴定蛋白质。MitochondrialDisorders:即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致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又称为线粒体细胞病。MultiplexPCR:即多重PCR,该技术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用电泳加以鉴别。多重PCR主要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病原微生物、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2.单核苷酸多态性: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酚抽提法:即SDS法。最初在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通过改良,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亦称凝胶色谱、排阻色谱或分子筛,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凝胶过滤层析的机理是分子筛效应。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原位杂交:是以特定标记的已知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并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荧光域值:一般将PCR反应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荧光域值是PCR3—15个循环荧光信号标准的10倍,荧光域值设定在PCR扩增的指数期。盐析: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的过程称为“盐析”超滤法:超滤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利用超滤膜的筛分作用,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膜技术。亲和层析:生物分子间存在很多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如酶-底物、抗体-抗原、核酸-互补核苷酸序列等,它们之间都能够专一而可逆的结合,这种结合力就称为亲和力。亲和层析就是通过将具有亲和力的两个分子中一个固定在不溶性基质上,利用分子间亲和力的特异性和可逆性,对另一个分子进行分离纯化。PCR:DNA的半保留复制,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dNTP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逆转录PCR: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2.表观遗传: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出现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化。表观遗传现象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RNA干扰等。4.动态突变:指DNA中的碱基重复序列拷贝数发生异常扩增而导致的突变。在动态突变中的重复单位片段的大小从3个碱基到33个碱基长不等。4.miRNA:是起源于内源性表达转录本,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通过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过程参与了生命体的发生、生长、发育、分化和死亡的各个过程。Realtime又称实时定量荧光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总量分析或通过Ct值对模板进行相对定量。代谢组学: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效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通过考察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如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采用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通过离子化合物的质荷比(m/z)不同造成迁移速率不同来实现分离的一项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基于具有自旋性质的原子核在核外磁场的作用下,吸收射频辐射而产生的能级跃迁谱学,主要用于反映化合物结构中的H和C原子的位置信息。stemcell: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的多潜能细胞。CRISPR/Cassystem: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associated(Cas)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及古生菌中,由RNA指导的降解入侵病毒或噬菌体DNA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基于细菌的这种免疫功能,人们把Ⅱ型CRISPR-Cas系统改造成一种能够对靶基因进行修饰的全新的人工核酸内切酶。2.试述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差异,连续进行成垂直方向的两次电泳,实现蛋白质分离的技术。第一向为等电聚焦电泳,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的差异在PH成梯度变化的凝胶中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第二向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它是利用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蛋白质统一带大量负电荷,消除待分离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仅按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进行分离。分子克隆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步骤?①.获取目的基因。②.选择合适的载体。③.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与连接。④.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⑤.筛选和鉴定重组体。即分、切、接、转、筛等步骤。6.分子杂交的一般过程?探针制备及标记(同位素或非同位素)待测核酸样品制备(分离,纯化)杂交(液相,固相,原位杂交)杂交后处理(去掉非特异杂交分子)显示结果(显色,发光,放射自显影)结果分析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主要有哪些方法?主要有黏性末端DNA分子的连接、平末端连接法和通过同聚尾连接三种方法。黏性末端DNA分子的连接适合用于在质粒和目的基因上有相同单或双酶切位点时。没有相同的酶切位点时,建议用平末端连接法或通过同聚尾连接。举例说明载体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广泛使用的pBR322质粒载体,长4,36kb。它含有一个能保证高拷贝自我复制的复制起始点(Ori),并带有四环素抗性(Tetr)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基因供菌落筛选。在这两个基因中分别含有BamHⅠ和PstⅠ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单一酶切位点,用于插入外源DNA片段。如有外源基因的插入,会导致这些标志性基因的失活。简述双抗生素筛选的原理。双抗生素筛选原理:某些质粒载体如pBR322质粒中装有Ampr和Tetr抗性基因,在含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平皿上都能够生长的细菌只含有空载体,此筛选方法称为双抗生素对照筛选。以DNA的分离纯化为例,阐述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原则:一是保持核酸碱基序列的完整性。二是尽量清除其它分子的污染,保证核酸制品的纯度。注意事项:1)核酸样品中不存在过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和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2)其它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和多糖分子的污染应降至最低程度;3)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如提取DNA分子时应去除RNA,提取RNA分子时应去除DNA。4)分离纯化时温度不要过高(0~4℃),高温破坏氢键;控制pH值范围(pH值4-10),极端酸碱破坏磷酸二酯键;保持一定离子强度;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5)DNA样品保存时可溶于pH8.0的TE,4℃或-20℃保存,在-70℃可保存数年;6)长期保存样品中可加入1滴氯仿。试阐述分离纯化His-tag融合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原理: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即在蛋白质的氨基端加上6~10个组氨酸,在一般或变性条件下(如8mol/l尿素)下能与Ni2+螯合柱紧密结合,用咪唑或将PH降至5.9可将其洗脱,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操作步骤:①收集融合蛋白表达细菌,于-80℃下保存;②用细胞裂解液稀释已储存的细菌细胞;③超声波法破碎细胞;④离心,去上清,收集包涵体,沉淀混合物;⑤用含尿素的细胞裂解液充分溶解包涵体沉淀物,取上清;⑥将上清液加入装有Ni-NTA凝胶的试管中,充分混合后置于4℃下1h;⑦离心,收集沉淀;⑧用洗涤液洗涤,低速离心收集沉淀的凝胶树脂;⑨用含低浓度咪唑的洗涤缓冲液洗涤,低速离心收集沉淀的凝胶树脂;⑩向所得的沉淀中加入含高浓度咪唑的样品洗涤液,在4℃下3min,离心,取上清,此为分离纯化的his-tag融合蛋白;最后,用SDS-PAGE或其他方法检测分离纯化的蛋白质。Taqman技术的原理?基于Taq酶5’外切酶活性这一特性,涉及合成一个能与PCR产物杂交的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一个荧光分子,3’端标记另一个荧光分子,其中3’端的荧光分子能够吸收5’端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但当有特异的PCR产物时,该探针与模板退火,即产生了适合于核酸外切酶活性的底物,从而激活了Taq酶5’外切酶活性,将探针5’端连接的荧光分子从探针上切割下来,破坏了两荧光分子间的FRET,从而发出荧光,切割下来的荧光分子数与PCR数量成比例。6.什么是SNP?试述研究SNP的意义。答: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的是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其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平均每500~1000个碱基对中就有1个,估计其总数可达300万个甚至更多。研究意义:SNP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和稳定遗传等特点,它与许多疾病直接相关,如血友病和苯酮尿病等,是决定人类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