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305线黑城至海原公路桥位说明AK13+985分离式跨线桥岩土工程勘察说明1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AK13+985分离式跨线桥横跨一条土路,属预留城市道路分离式立交,跨线桥方案为3-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桥长67.04m,拟采用桩基础,我公司于2012年8月24日对桥位进行勘察,25日完成外业勘察工作,试样委托我公司试验室完成。1.2勘察依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7)《建筑桩基基础规范》(JGJ94-2008)1.3勘察内容桥梁勘察应根据桥梁的桥型、桥跨、基础形式和桥梁的建设规模等确定勘察方案,基本查明下列内容:(1)地貌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河流及沟谷岸坡的稳定状况和地震动参数;(2)覆盖层的厚度、土质类型、分布范围、地层结构、密实度及含水状态;(3)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摩阻力;(4)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及性质;(5)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和环境水的腐蚀性;(6)深基坑开挖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量2.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采样、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勘察手段。2.2勘察工作量拟建桥位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桥型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本次勘察布3孔,分别为钻孔编号钻孔位置钻孔类型钻孔深度(m)ZK-A13961AK13+961取样钻孔51.40ZK-A13991AK13+991取样钻孔51.60ZK-A14021AK14+021取样钻孔51.50拟建桥位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次勘察布孔及孔深均满足规范要求。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1:表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技术要求附注调绘km20.011:2000进尺m/孔3154.5/3取样原状土样个31薄壁取土器或人工取样扰动土样个31水样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次10[按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动力触探次-[重型]室内试验原状试验组317项常规试验液塑限组62颗粒分析组-筛分法砂颗粒分析组-筛分法卵砾石颗粒分析个-按国家标准固结试验组31[快速法]-剪力试验组31快剪水质分析组-2.3执行规范情况本次勘察钻孔数量,孔深,取样及原位测试均满足规范要求。3、自然地理3.1地形地貌本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地貌单元属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以梁为主、地面切割严重,桥位处地势较为平坦,桥位横跨一条土路,宽度约4m,两侧主要为农田。省道305线黑城至海原公路工程桥位勘察说明3.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对应地震烈度为Ⅷ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5.3.4条划分,属于重点设防类。场地类别划分如下:等效剪切波(m/s)覆盖层厚度(m)工程场地类别250≥VSE>15050mⅢ4工程地质条件4.1地层条件桥位处位于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地层以黄土及古土壤层为主,地层较为简单,地层主要分两层,分别描述如下:①黄土:灰黄色,土质均匀,含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残壳,表层含植物根系,上部土层大孔隙较为发育,具有明显湿陷性,稍湿,稍密-中密状,20m以下主要以中密-密实状为主。②粉质黏土:灰褐色,土质均匀,潮湿,硬塑,局部含粉土透镜体。4.2原位测试桥位处地层原位测试统计表如下:层号土名深度(m)重Ⅱ/标贯击数备注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①黄土0-2019610.6标贯①黄土2023标贯②粉质黏土431526.75标贯4.3湿陷性评价桥位地处陇东黄土区,黄土厚度50m,除了表层2.0-3.0m属于全新世(Q4)黄土,以下皆属于晚更新世(Q3)黄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该地层一般均具有显著的湿陷性,因此在本次勘察中我们对该区域黄土进行了针对性的湿陷性勘察,根据对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桥位处的湿陷深度为15m,湿陷等级为自重Ⅱ级,4.4地层参数Ⅰ区地层参数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深度(m)承载力标准容许值【fao】(kPa)摩阻力标准值qik(kPa)①黄土0-15140-10①黄土15-2018045①黄土2025060②粉质黏土-300605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处在勘察深度内无地下水。6土化学评价桥位处环境类型属于Ⅱ类,土层为非盐渍土,离子含量如下表项目SO4-2cl-1全盐量PH单位Mg/LMg/L%检测值47.2954.550.0429.03根据检测结果,桥位处土层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均为微腐蚀。7结论与建议(1)本次勘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勘察深度满足规范要求,勘察结果准确可靠。(2)桥位地处黄土高原,地貌单元属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但桥位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形简单,稳定性较好,工程适宜性较强。(3)桥位处地层属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具有明显的湿陷性,在设计中需考虑中性点以上土层负摩阻力对桩基的影响。(4)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地震烈度为Ⅷ度。(5)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需座于非湿陷性土层,由于黄土对水敏感性较强,建议采用干作业成孔。(6)桥位处土层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均为微腐蚀,可不考虑防腐设计。省道305线黑城至海原公路工程桥位勘察说明AK14+504分离式跨线桥岩土工程勘察说明1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AK14+504分离式跨线桥横跨1号称是规划沥青路,属预留城市道路分离式立交,跨线桥方案为4-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桥长87.04m,拟采用桩基础,我公司于2012年8月26日对桥位进行勘察,27日完成外业勘察工作,试样委托我公司试验室完成。1.2勘察依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7)《建筑桩基基础规范》(JGJ94-2008)1.3勘察内容桥梁勘察应根据桥梁的桥型、桥跨、基础形式和桥梁的建设规模等确定勘察方案,基本查明下列内容:(1)地貌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河流及沟谷岸坡的稳定状况和地震动参数;(2)覆盖层的厚度、土质类型、分布范围、地层结构、密实度及含水状态;(3)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摩阻力;(4)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及性质;(5)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和环境水的腐蚀性;(6)深基坑开挖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量2.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采样、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勘察手段。2.2勘察工作量拟建桥位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桥型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本次勘察布6孔,分别为钻孔编号钻孔位置钻孔类型钻孔深度(m)ZK-A14504AK13+961取样钻孔51.40ZK-A13991AK13+991取样钻孔51.60ZK-A14021AK14+021取样钻孔51.50拟建桥位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次勘察布孔及孔深均满足规范要求。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1:表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技术要求附注调绘km20.011:2000进尺m/孔3154.5/3取样原状土样个31薄壁取土器或人工取样扰动土样个31水样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次10[按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动力触探次-[重型]室内试验原状试验组317项常规试验液塑限组62颗粒分析组-筛分法砂颗粒分析组-筛分法卵砾石颗粒分析个-按国家标准固结试验组31[快速法]-剪力试验组31快剪水质分析组-2.3执行规范情况本次勘察钻孔数量,孔深,取样及原位测试均满足规范要求。3、自然地理3.1地形地貌本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地貌单元属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以梁为主、地面切割严重,桥位处地势较为平坦,桥位横跨一条土路,宽度约4m,两侧主要为农田。省道305线黑城至海原公路工程桥位勘察说明3.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对应地震烈度为Ⅷ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5.3.4条划分,属于重点设防类。场地类别划分如下:等效剪切波(m/s)覆盖层厚度(m)工程场地类别250≥VSE>15050mⅢ4工程地质条件4.1地层条件桥位处位于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地层以黄土及古土壤层为主,地层较为简单,地层主要分两层,分别描述如下:①黄土:灰黄色,土质均匀,含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残壳,表层含植物根系,上部土层大孔隙较为发育,具有明显湿陷性,稍湿,稍密-中密状,20m以下主要以中密-密实状为主。②粉质黏土:灰褐色,土质均匀,潮湿,硬塑,局部含粉土透镜体。4.2原位测试桥位处地层原位测试统计表如下:层号土名深度(m)重Ⅱ/标贯击数备注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①黄土0-2019610.6标贯①黄土2023标贯②粉质黏土431526.75标贯4.3湿陷性评价桥位地处陇东黄土区,黄土厚度50m,除了表层2.0-3.0m属于全新世(Q4)黄土,以下皆属于晚更新世(Q3)黄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该地层一般均具有显著的湿陷性,因此在本次勘察中我们对该区域黄土进行了针对性的湿陷性勘察,根据对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桥位处的湿陷深度为15m,湿陷等级为自重Ⅱ级,4.4地层参数Ⅰ区地层参数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深度(m)承载力标准容许值【fao】(kPa)摩阻力标准值qik(kPa)①黄土0-15140-10①黄土15-2018045①黄土2025060②粉质黏土-300605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处在勘察深度内无地下水。6土化学评价桥位处环境类型属于Ⅱ类,土层为非盐渍土,离子含量如下表项目SO4-2cl-1全盐量PH单位Mg/LMg/L%检测值47.2954.550.0429.03根据检测结果,桥位处土层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均为微腐蚀。7结论与建议(1)本次勘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勘察深度满足规范要求,勘察结果准确可靠。(2)桥位地处黄土高原,地貌单元属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但桥位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形简单,稳定性较好,工程适宜性较强。(3)桥位处地层属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具有明显的湿陷性,在设计中需考虑中性点以上土层负摩阻力对桩基的影响。(4)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地震烈度为Ⅷ度。(5)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需座于非湿陷性土层,由于黄土对水敏感性较强,建议采用干作业成孔。(6)桥位处土层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均为微腐蚀,可不考虑防腐设计。省道305线黑城至海原公路工程桥位勘察说明AK27+590死牛沟大桥岩土工程勘察说明1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AK27+590死牛沟大桥推荐方案为5-2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桥长107.0m,拟采用桩基础,我公司于2012年8月17日对桥位进行勘察,19日完成外业勘察工作,试样委托我公司试验室完成。1.2勘察依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7)《建筑桩基基础规范》(JGJ94-2008)1.3勘察内容桥梁勘察应根据桥梁的桥型、桥跨、基础形式和桥梁的建设规模等确定勘察方案,基本查明下列内容:(1)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