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目录前言咨询报告之一企业发展战略评价咨询报告之二企业管理组织的有效运行咨询报告之三财务核算体系及财务管理咨询报告之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速华农管理的现代化结束语咨询组名单领队黄启珠总经理高级咨询师高级经济师企业发展战略评价李钰高级经济师高级顾问管理组织赵静宇咨询部经理注册咨询师经济师财务管理黄启珠总经理高级咨询师高级经济师董美燕经济师会计师管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庞钦璧董事长高级咨询师高级经济师田效勋人力资源部经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2前言北京多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受大连华农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于1998年2月17日至1998年4月19日,对华农集团进行了企业管理咨询。咨询组经过第一阶段预备调查,确定了企业发展战略评价、企业管理组织设计及有效运作、财务核算体系及强化财务管理职能、人力资源开发4个管理咨询专题。(管理信息系统专题正在进行之中)。在华农集团的领导和广大干部员工的密切配合下,四个管理专题的咨询已圆满完成,今天进行正式咨询报告发表。大连华农企业集团的前身是金州油脂厂成立于1989年,后在两次股权改造基础上,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造而成。9年来,华农公司的广大干部员工,通过艰苦创业,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年加工大豆两万多吨的小企业,成长为年加工大豆22万吨,销售额达7亿元,年创利两三千万元且功能配套的较大型企业集团。在华农集团的创业与发展过程中,集团公司的领导,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气魄和胆略,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狠抓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创造了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都给咨询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咨询组的每一位同志,时时为华农人强烈的事业心,艰苦创业的精神、勤劳务实的品质、严细认真的作风所感染,所钦佩。通过咨询,我们也向华农公司的同志学习了许多好经验、好作风。因此,我首先代表咨询组向华农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对在咨询中大家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下边,我们按4个专题正式发表咨询报告。3关于对大连华农集团战略规划评价目录1.华农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的描述1.1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1.2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保障措施2.战略环境分析2.1华农集团的现状优劣势分析2.1.1优势2.1.2劣势2.2外部环境分析2.2.1行业生产能力及原料供应能力分析2.2.2豆油、豆粕消费市场分析2.2.3国际市场竞争性分析3.综合分析、评价3.1对华农集团发展战略的基本评价3.2风险评价3.2.1行业产能超量过剩3.2.2保税库作为战略支撑点的依据可靠性分析3.2.3汇率风险4.建议4.1贯彻“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战略指导思想4.2新建油厂的决策4.3加强汇率长短期预测4.4扶持、稳妥地探索以资本运营方式构建油脂集团4.5在巩固强化现有主业基础上,稳步实施多角化经营4关于对大连华农企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的评价北京多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受大连华农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华农集团)的委托,组成咨询组对华农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证、评价。咨询组经过历时50多天的企业内外部调查。对外,先后走访调查了国家农业部、国内贸易部、轻工总会、中国植物油公司、中国粮油学会及大连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调查内容包括:油脂业行业现状、供销市场总体情况、国内畜养业及饲料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际市场大豆、豆粕、豆油产销及历年对中国进口等情况。对内,咨询组面谈调查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人员30人次。查阅、计算、分析了华农集团5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咨询组对华农集团制定战略决策依据的可靠性,战略目标与内外部条件、环境的适应性及战略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同时分析了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风险,并针对有关的风险及战略规划的局部性调整提出了相应建议。1.对华农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的描述1.1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华农集团的战略目标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0年前:1998年,建一改二并一。即新建一个磷脂厂;改二,将现有两个油脂厂改造为加工600吨的大油脂厂;并一,兼并石河建筑公司。第二阶段2000年,建一强二扩三。即新建一个600吨以上大油脂厂;强二,强化现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扩三,扩大运输公司、扩大仓储面积和仓储能力、扩大工程公司,建成三个主力工段,达到一级建筑水平。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通过兼并方式构造东北集团,构造跨国集团。1.2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保障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四支队伍(企业家、财会、技术、业务骨干队伍);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扩大资本;开发、完善经营功能,进一步实现经营资源的优化组合。52.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必须实现三者动态平衡。即企业的目标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而战略经营的着眼点是确立企业的相对或绝对竞争优势。2.1华农集团的现状优劣势分析2.1.1优势有较大的规模优势,改造后产能将达1200吨/日。经营功能比较配套。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较之同行业国有企业比,体制上具有较大优势。初步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管理骨干队伍。生产管理精细化,其成本控制在同业中属先进水平。主要领导(企业法人代表)决策、组织、领导能力强、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领导班子干练团结。2.1.2劣势技术装备先进程度不如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享受政策优惠不如国有粮食系统企业多。(如国有企业可采购部分平价原料,并享受低息贷款。有的具备国家粮库功能等)与中外合资企业相比,产品等级处于较低水平,产品获利能力低。2.2外部环境分析2.2.1行业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供应能力(1)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共有大小油料加工企业7000余家。其中豆油加工企业约2700余家,另据东方市场研究公司提供资料,全国主要的油脂加工企业2500余家。全国油料加工(大豆、菜籽、花生等)总能力约5000~5500万吨。但1996年全国油脂企业实际加工油料2044万吨。行业开工率为37%~40%,1997年全国实际加工油料2085万吨(含加工进口油料),行业开工率为38~42%。(见表Ⅱ—1)6表Ⅱ—1油脂业1996、1997年度油料实际加工情况单位:万吨年度油料加工1996年1997年大豆777880菜籽856868花生411337合计加工量20442085行业开工率严重不足,除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体制不顺等因素干扰外,原料供应缺口大,生产能力超量过剩是一个根本性原因。油脂企业油料加工能力为5500万吨,而近几年全国各种油料生产总量在3000~3200万吨。其中乐观估计,花生、大豆60%用于制油,则实际可供制油用原料约为2200~2400万吨。行业加工能力超过原料供应量高达2600~2800万吨,产能与原料供应比为2.3:1。(2)生产能力超量过剩。在国内油料作物没有大幅增长之前(实际上油料增长与现有产能,达到平衡的可能性很小),要满足国内需求,必然导致将原料采购转向国际市场。实际上,几年来,中国的油料作物及油脂产品进口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见表Ⅱ—2、图Ⅱ—1)7表Ⅱ—2大豆、豆粕、植物油进出口一览表单位:万吨年度品种92/9393/9494/9595/9696/9797/98预测大进出口相抵净出口15净出口97净出口23净进口58净进口200净进口280豆出口3011039222020进口15131680220300豆进出口相抵净出口36净出口105净出口123净进口145净进口327净进口397粕出口401051281033进口4-5155330400植净进口合计111.5248.7443.1281.5360.9411物棕榈油80142166.7100.6150177.5油豆油1164170.2144.5165175菜籽油15.33694.430.337.550图Ⅱ—1大豆、豆粕、植物油进口趋势图111.580220300443.1248.7281.5360.94111553304540016131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92/9393/9494/9595/9696/9797/98植物油进口豆粕进口大豆进口年度数量:万吨8这种进口快速增长,将导致两种情况发生变化。一是,原料价格上涨趋势。据美国食品及农业政策研究所估测,大豆需求每增加270万吨,大豆价格就会提高9.18~11美元/吨。二是,大豆制成品(油、粕)的大量进口,使国内油脂业必然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2.2.2豆油、豆粕消费市场分析(1)食用植物油消费。目前中国人均消费约10公斤,美国约45.8公斤,印度8.5公斤。中国年消费植物油约1300万吨。其中,中国自产油约720万吨~780万吨之间。其余靠进口大豆油、棕榈油补充。从长远看,食用植物油的需求潜力很大。(但要调查研究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结构,即食用消费、工业消费、其他等)(2)豆粕需求预测。据国家内贸部一研究院调研表明,豆粕需求潜力大,但未来几年显在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大。其关键原因是我国饲料业增长不会太快。八五期间是我国配、混饲料增长较快的时期。1990年产量为3100万吨,1995年增长到4500万吨,平均年增长16%。但进入九五期间,饲料产量年增长率将低于10%。而且呈波浪式前进。其主要原因,一是,最近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目前人均肉食消费已达到人年40公斤,超过了世界人均占有水平。二是中国饲养业集约化饲养只占畜牧业的30%左右。还有70%左右的分散饲养基本没有使用商品饲料。该研究院分析1995年,全国肉蛋、水产及奶产品总量为6500万吨,如都用商品饲料饲养,则需商品饲料13000万吨,但实际上1995年商品饲料仅生产了4500万吨,约占34.6%。表Ⅱ—3豆粕需求预测分析表单位:万吨项目年度商品饲料产量蛋白添加量豆粕需求量进口豆粕数量预测国产豆粕供应量预测1997年525012009703306401998年5700131010504006501999年615014101130440~460670~6902000年665015301220480~530690~7409注:假设(1)商品饲料年增长8%;(2)饲料中蛋白添加23%;(3)豆粕占全部蛋白添加的80%(其他为鱼粉,其他油料粕等);(4)豆粕进口年增长10~15%(96年~98年预计年均增长60%)以上分析表明,由于饲料业发展相对缓慢(与八五相比),导致豆粕需求增长不会很大,且由于进口豆粕的冲击,在国内油脂业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其豆粕供应基本可满足饲料业需求。另外,据内贸部武汉研究院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外国商人在中国建大型饲料企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是建厂周期长,市场并不好。因此外商很可能由在中国投资建厂,改为将饲料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中国饲料业十分不利,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中国油脂企业的豆粕销售。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饲料工业的市场潜力很大,有关业内专家预测,今后十年,饲料工业将会再次经历一次高速发展期。但比较肯定的是2000年前,尚不会有大发展的可能。2.2.3国际市场竞争性分析中国油脂企业,不仅面对国内行业的竞争激烈,而且将更激烈地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各有关资料表明,美国、巴西等国其大豆加工能力和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生产以大豆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美国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无疑增强了大豆加工产品的综合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巴西大豆油厂,由于大豆和大豆制品国内供大于求,生产企业遇到困难,近年来有几家大油厂面临倒闭。为扶植油脂业,1996年巴西总统签署了87号法令,取消了13%的大豆出口税,11.1%的豆粕出口税和8%的豆油出口税,以增强巴西油脂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我国又是大豆、豆油、豆粕的进口大国。低价油和豆粕无疑对国内油脂业是个冲击,近几年,豆油通过正常进口和走私,大量进入中国进口总量在四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