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省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对策研究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继2004年“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中央进一步就“三农”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即发展现代农业。在此之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6年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单列一章。这一战略的提出,有一个大的背景,即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和超过了1000美元,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内涵上说,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为特征,以集约化为导向,以产业化为途径的一个动态过程。伴随着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改造,农业从业人员也在基本素质、就业能力、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人的现代化为媒介,全面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现状分析福建省背山面海,复杂多样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我省农业在区域布局、生产方式、产品种类等方面的多样性,也使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工作更为复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我省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首先,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总量稳步增长。统计数据表明,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前三年,我省财政支出投入农林水事务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稳步增长(如图1)。其中,“九五”期间年均用于农业的财政经费支出为174626万元,“十五”期间年均为279239.6万元,2008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中,投入农林水事务的为804268万元,比2007年增加30.8%。“九五”期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24.83亿元,“十五”期间达到196.18亿元,增幅达57.16%,“十一五”前三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33.03亿元。2008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02.61亿元,比2007年增加42.3%。随着农业投入的增长,我省农业装备和能源供给水平得以稳步提高(如图2)。200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112.47万千瓦,发电能力达到293.64万千瓦,比“九五”第一年分别增长41.45%和315.92%。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我省农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得以提高(如图3)。“九五”期间农业总产值为4798.19亿元,“十五”期间为5982.87亿元,增长24.69%。“十一五”前两年农业总产出已达3141.945106.96亿元。其中,2008年农业总产出为1965.02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157.75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6.12%和15.53%。从农林牧渔四类产业看,农业和渔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较大(如图4)。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在总体结构上,农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大约为43%-44%左右,渔业占比在26%-27%之间波动,牧业占比约在16%-18%之间,林业占比约为7%-8%。数据来源:各年份《福建统计年鉴》,,以下同。其次,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增长。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将分流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我省的情况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九五”开始的786.86万人降至2008年的647.84万人,降幅达17.6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1996年的49.35%降至2007年31.1%。与此同时,我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正在逐步提高。农业人均GDP从“九五”初年的6829.42元上升至2008年的17870.92元,增幅达161.68%。与此相适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2492.49元提高至2008年的6196.07元,增幅达148.59%。(如图5)农民个人年均生活消费支出“九五”期间为2075.89元,“十五”期间为2822.4元,“十一五”前三年平均已达4102.27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九五”初的60.1下降为2008年的46.4,表明我省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转型。第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我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末,“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完成总投资30亿元,建成农村公路6000公里,93%建制村通硬化公路,99.5%乡镇、74.3%建制村通客车;100%建制村和94.1%自然村通电话,5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100%乡镇、73%建制村通宽带;累计已改水受益人口为2606.13万人,其中自来水受益人口为2081.11万人。近年来,我省卫生、教育、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末,我省97.9%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1.6%的乡镇有敬老院。42.5%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84.2%的村有卫生室。84.8%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5.8%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达到29452人,平均每万名乡村人口拥有15名乡村医护人员。同时,已有149.35万人参加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普查数据还显示,截至2006年末,11.7%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82.5%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2.3%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49.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所有县(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年全年培训8.2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8.8%;核心农户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工程试点县建设进展顺利,农民劳动技能不断增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2006年末,24.9%的乡镇有公园,16.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0.6%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22.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第四,创造性地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农业管理制度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方面,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对耕地和林地经营制度进行了创新,为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例如,惠安县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权稳定,经营权放活”的原则,以企业交纳土地租金并向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形式,由农业龙头企业承接连片耕地的经营权,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高于传统农业数倍的产值,并且解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又如,一些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了田业管理服务中心,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每年向业主收取一定管理费用,园区所在地政府每年还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田业管理款用于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建立了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的长效机制。2003年以来,福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进行林权登记、发放林权证和规范林权流转、完善流转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开展了林权流转、林木采伐、资源保护、投融资体制等配套改革。通过林改“,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现代化生产,增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为农业和农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方面,福建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首创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六大员”制度。1999年,南平市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市、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中选派科技特派员进村入场,常年驻扎农村,围绕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或特色产品、优势产品,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指导、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逐步打造出一个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新型科技服务网络。通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新机制———“南平机制”。此后,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省逐步推广。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充当着催化传统农业与现代经济接轨的角色,在科技与农民直接联系中建立起一个推广服务的新机制、新平台,为科技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福建在全国率先推行了由财政补贴农村“六大员”制度。2004年,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即村级农民技术员,村级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协管员,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员,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乡村医生,村级文化协管员(统称“六大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截至2006年底,我省共有14952个村级组织,其中建制村14745个,全省共有农村“六大员”144953人。农村“六大员”制度是我省农村工作的重要创新,在建立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缓解了政府服务力量的不足,强化了农村社会管理,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为我省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文化支撑和组织保障。此外,我省还开创了闽台农业的合作的新模式。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97年7月,福州市、漳州市设立了全国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7月实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200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暂时规定》,为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2007年1月,中台办印发《关于促进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台湾农民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给予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更大支持;4月,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出台《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11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台湾农民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2012个,合同利用台资25.2亿美元,实际到资14.5亿美元,在大陆各省市中位居第一。通过闽台农业合作,推动了福建种养业由原来低投入、低产出的传统经营方式,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加工营销业由初级产品、单一渠道销售为主的传统方式,向应用先进技术开发、加工和现代营销手段的经营模式转变。在引进品种和技术设备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促进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我省现代农业转型特征突出从总体上看,当前我省农业呈现以下四大转型特征。一是由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从统计数据上看,2008年,我省人均GDP已经达到30123元,超过4000美元。同时,我省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21.66%下降到2008年的10.7%,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90年的58.36%下降到2008年的31.1%。同时,2007年我省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9.9%。对照国际经验,当前我省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就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