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速农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866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5日至9月2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棋盘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年会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大力支持,共收到会议论文86篇,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业等50多家单位,专家、学者16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教授主持,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朱希刚致开幕词,承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致欢迎词;辽宁省社科联主席张沈立教授、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刘焕鑫教授以及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群研究员为大会开幕式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作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领域内的高峰论坛,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霍学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曙东教授分别就提高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思考、基于中国一般均衡模型(CHINA-CGE)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效果分析做了大会专题报告。秦富教授从关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学术争论焦点入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构成通货膨胀的主要推力?通胀中农产品涨价究竟占多大比重?未来一定幅度内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会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影响?秦教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这种传导作用也是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本身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是次要的;2.农产品价格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远远低于非农产品价格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3.一定范围内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既不会成为CPI上涨的主导因素,也不会推动CPI的严重上涨;4.适度提高粮食价格,并不会严重地推动CPI的上涨,就目前情况而言至少有30%的提价空间;5.农产品价格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存在下降趋势。黄季焜教授利用全国六个省的跟踪调研数据回答了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谁受到影响、如何反应等问题。分析显示,大约2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那些比较幸运的没失业的劳动力,在金融危机中的收入是下降的;金融危机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差别不大,但金融危机对年轻劳动力的冲击要强于年龄大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受到的影响要强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同时,年轻的、受2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比其他劳动力以更快速度恢复到非农就业岗位;到2009年4月,在失业的劳动力中有一半的劳动力重新实现了非农就业;在那些失业还没有实现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中,到2009年4月只有1/3的劳动力还在寻找,绝大多数(2/3)的劳动力已经返回到农业中;但是到了2009年8月,对于那些到2009年4月还没有找到新的非农岗位的劳动力,30%的劳动力在4-8月已经实现了非农就业,经济恢复还在继续。霍学喜教授从中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特征及启示、准确理解和识别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围绕关键产业发展需要推进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推广结合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周曙东教授从对技术进步的内涵及范围、农业技术进步方式、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农业产出贡献的度量的文献综述入手,介绍了中国一般均衡模型CHINA-CGE及模拟方案,并对模拟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分会场学术研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围绕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27位与会代表在分会场做了主题发言,会场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效果很好。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年理事工作会议”,大家一起回顾和总结了2008年以来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现将分会场学术研讨会的成果综述如下:一、农业技术效率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于农业科技的支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单纯的依靠加大生产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难以维持。有一些学者利用中国省级数据对农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有学者利用DEA非参数方法测度了1988—2005年中国各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不是很有效率,但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有着显著的差距。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出技术效率都呈下降趋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运用面板数据中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影响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都对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正效应,但前者没有后者显著。也有学者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2000~2007年中国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然后利用这些效率指标构成面板数据(PanelData)建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00~2007年我国农业效率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均呈正相关,且规模技术效率对农业效率的贡献最大。一些学者针对不同省级数据的特点进行了专项研究。有学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1998~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3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的趋势,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并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资本密集度、完善产权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以提高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转化利用效率;也有学者运用增长速度测算模型,对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处于中间水平,农业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需着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有的学者采用DEA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的趋势及原因,并从调整土地资源配置、积极稳妥的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等方面提出提高辽宁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为有关部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也有学者以辽宁省为例,运用项目有无法分析模型,测算了2006年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6%,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成本、种植面积、农作物产量、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等。二、农业技术创新20世纪40年代以来,众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已经表明,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促进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从目前的现状看,农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并已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的农业内涵式增长的关键。伴随社会需求的变化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已逐步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技术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也是现代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农业技术创新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现实情况,有的学者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明确农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有的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讨,并对不同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等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值得我国农学界以及农业技术经济学界认真思考,指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色是“农业技术”,要精通农业技术经济学,首先得精通农业技术;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西部除四川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欠佳,且区域差距很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悬殊较大,发展极其不4平衡。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指出,加强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应按照目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提高科研资本投入,改善科研服务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差距,并借此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有望赶上东中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益,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一个重要手段。与会代表就此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讨,提出了许多对策与建议。有的学者利用农普数据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按工日法测算,2006年我国农业剩余1.31亿劳动力,山东、河北、云南、河南、四川、广西、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位居全国前列;并对“民工荒”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进行了深层剖析,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建议。有学者利用2003~2008年辽宁省连续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现象,而且农业劳动力近年来“老龄化”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从总体上说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的。有学者运用Logit模型对某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变量中的劳动力年龄,家庭背景变量中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人力资本变量中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技能,社会环境变量中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者利用举家迁移、与来源地的联系、在城市买房与否、外出时长、农民工年净收益五个变量把农民工群体划分为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两类,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某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暂时迁移与永久迁移群体在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永久迁移者的消费水平高于暂时迁移者,其职业声望显著高于暂时迁移者,且在居住方式上显著优于暂时迁移农民工。与会学者还对农业生产要素中重要的土地资源要素进行了研究,有学者指出我国土地制度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与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城乡土地的统筹开发和高效利用。为此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上承担着“先行先试”的历史重任。学者从六个方面对成都实验区统筹城5乡土地利用进行绩效评价,分别总结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针对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也有学者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与不变,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途径进行探索,提出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对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农业建设问题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有学者构建了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评价指标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