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谁的坟墓吗?那你猜猜世间最美的坟墓会是怎样的呢?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初一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出生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一战时从事反战工作,后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扫除拦路虎Yǒuzhìdùngùsìrú黝黑滞留愚钝禁锢酒肆侏儒gāngàxīlàngòuqiào尴尬犀利粗制滥造藏污纳垢刀鞘hànhuángànmàoyín颔首低眉诚惶诚恐黯然失色广袤无垠chìliǔránquánjiázī炽热一绺长髯鬈发两颊胡髭qióngbǐngzèngzhòucàncāo穹顶屏住锃亮甲胄粲然粗糙课下注释: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补充解释:愚钝——愚笨,不伶俐。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入木三分——比喻议论深刻。犀利——锋利,锐利。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怀疑的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每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1)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2)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3)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面容表情;4)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5)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6)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7)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8)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9)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脸庞多毛——植被多于空地黝黑的脸膛——皱似树皮眉毛——纠缠不清的树根鬈发——泡沫须发——像热带森林般浓密大胡子——卷起的滔滔白浪第1自然段,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第2段,面部轮廓结构:•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第3段,面容表情:外貌丑陋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第4段,长相:平平(普通)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第5段: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这一段呢?是侧面描写。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又一次全方位地了解了他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对他的形象又有认识,同时也是过渡段。小结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两个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难画的眼睛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第6段: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读6-9段,小组讨论: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并用文中语句加以说明。犀利难画的眼睛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像一只猎鹰从高空向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第7段:富含感情第8段:具有威力从以上分析来看,文中运用了不少比喻和夸张来描写外貌,这样写有何作用?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不仅使“画面”形象生动,而且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研讨与练习三)写平庸的外貌与下文描写眼睛有什么关系?并请从文中找有关句子加以说明。•“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扬•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研讨与练习一)这样的面容给你的印象怎样?给当事人的印象呢?勾画出文中对于托尔斯泰面貌的评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1)•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2段)。•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3段)•土头土脑,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共同呼吸命运。(4段)•侧面描写:矮小敦实,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客人不无尴尬的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5段)(1)高尔基的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课后研讨二(2)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3)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具有这样的一双慧眼的托尔斯泰,他幸福么?小组一起合作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时间3分钟。研讨与练习四“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总结: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说一说学完了这篇文章,现在让你来评价托尔斯泰,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出身于名门贵族,但又厌弃贵族生活,同情革命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有请托尔斯泰本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70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日趋剧烈。天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那个阶级的生活”。他在《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1886)等论文中都阐明了自己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观点。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教师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作业:•1、阅读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2、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