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贯彻国务院《意见》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宪二O一O年十一月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农业机械化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合力推进。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各级主管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我代表农业部农机化司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就学习贯彻国务院《意见》有关情况做交流汇报。一、学习贯彻《意见》,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今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发布,农机化系统的同志们深受鼓舞。2004年,我国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大的原则和框架上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针政策,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意见》则对今后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划,提出了重点任务,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最全面、最有分量的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和殷切厚望。《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共同构成了促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意见》印发后,农业部立即发出通知部署《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领导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一方面就《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一方面就意见明确的政策措施协调争取资金投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本地区的具体贯彻意见,正在争取以省、市、区政府名义印发,有的省政府已经决定近期召开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对贯彻意见进行行政动员和详细部署。2围绕贯彻国务院《意见》,重点抓了以下6个方面工作。(一)以实施购机补贴为重点,认真推动和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积极协调、争取支持,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6年6亿元增加到2010年155亿元,补贴机具种类和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到所有农牧县区。购机补贴实行了五制,即“补贴机具实行目录制、受益对象实行公示制、补贴资金实行省级集中支付制、执行过程实行监督制、实施效果实行考核制”。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提下对具体制度加以改革完善。一是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对农民年度内补贴购买农机具的数量不作全国统一限制,补贴产品经销商由企业自主确定,农民在省域内自主选择经销商。二是规定凡是补贴范围内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目录的产品,只要农机生产企业提出,均可列入补贴产品目录。目录中不再公布补贴产品的承诺最高销售价,产品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在各部门支持下,目前,2010年的购机补贴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位。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有关领导同志对购机补贴实施工作的成效和做法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宣传报道。此外,农机作业补贴、农机化基建、科研投入、农机手培训项目、农机具抵押贷款政策也实现了较大进展,农机跨区作业通行免费、农机作业服务免税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今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发文,明确农机停放场库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解决了农机服务组织用地难问题。(二)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努力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水平。重视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积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完善了有关扶持发展措施。在全国建设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100个农机维修服务站示范点。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培养高技能农机使用和维修人才。目前,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万多个,各类农机服务组织20万个,农机作业专业户450万个,农机户总数3900万个,基本形成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专业户为骨干和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作业服务体系。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租赁服务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作业环节正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作业领域从种植业发展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服务产业的重要力量。(三)以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为抓手,不断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着3力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推动跨区机收向跨区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推进水稻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油菜、马铃薯、花生等重点作物生产机械化。在今年气候极端异常,春耕、“三夏”以及抗旱抗洪等关键时刻,农机化部门及时响应、迅速安排部署,提前协调燃油供应等保障工作,狠抓信息引导、搞好供需对接、加强机具调度、督导落实服务措施,全力以赴加快作业进度,发挥了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主力军作用。今夏主产区麦收推迟,熟期集中,农时紧张,抢收抢种任务重,“三夏”期间全国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总量最高达到41.4万台,连续5天机收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机收水平达到了86%以上,麦收时间比去年缩短4天,为夏粮丰收到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秋粮生产赢得宝贵农时。(四)以促进节本增效为核心,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围绕抓好基础性、关键性农机化技术的研发,积极争取投入,近年科研经费较之前大幅度增加.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围绕贯彻《意见》召开了全国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全国设施农业工作座谈会,明确了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措施。在全国大力推广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深松整地等11项重点技术,一大批增产、节本、增效、环保的农机化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五)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为关键,全面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2010年对全国10%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全国共培训550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20万人次,为农机化快速高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结合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切实解决购机农民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积极支持培训机构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支持培训机构更新教学机具与仪器,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结合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职业技能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采取送教下乡、技能竞赛等形式,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形式多样化。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农机基层技术推广能手、驾驶操作能手、维修服务、经营服务能手,一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六)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及人身财产安全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和质量监4督。进一步加强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规范部、省两级的鉴定程序,不断拓展农机产品鉴定领域,将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纳入国家支持推广的产品目录。切实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重视农机质量投诉工作,开展农机质量跟踪调查,并发布调查结果,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了创建“农机安全村”和“平安农机”等活动,狠抓农机安全技术检验、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近年来的农机事故次数、伤亡人数均逐年下降,均低于农机安全生产总体控制考核指标。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进一步促进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农机总动力年均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年均分别增长26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74个百分点,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保有量,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也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今年我国农机总动力预计可达到9.2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超过52%,标志着我国将开启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新时代。小麦耕种收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栽植、水稻收获、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20%、60%、25%,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13、26、22个百分点。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等机械化从无起步,机械作业面积均有较大增长。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二、学习贯彻《意见》,深化对农机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我国农机化60年多年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走“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是巩固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正确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积累少,每家每户都买农机,既不经济也没必要。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使没有直接得到补贴的农民也能间接享受到农机补贴政策实惠。如果鼓励家家户户拥有农机,不利于装备水平提升和作业质量提高,因此,必须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把大农机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5现农机大规模作业,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效益。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内在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人口增速放缓,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不会逆转,农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基本都高于农机作业成本),农业劳动力短缺矛盾将加剧,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将越来越迫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劳动观念发生变化,大多不愿从事重体力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将日益依赖专业化的职业农民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农民购机积极性持续高涨。——装备需求多样化,需求热点从大中型动力机械、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机械等拓展到对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初加工机械,同时农机大户等对农机产品的适应性、可靠性和作业效率、售后服务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优越,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为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支持农机购置、农机使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制造和农机流通等的政策措施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农机化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必将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技术支撑有力,农机工业对资本等生产要素吸纳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加快提高,粮食作物各主要环节机械化装备基本成熟,其他各类农机装备和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装备及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机制良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有效实现了普通农户与农机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多赢,为立足家庭承包经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发展前景光明,在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后,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加快。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机械化水平跨越40%后,普遍只用了5-10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06-2010连续5年同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远远高6于之前10年年均0.7个百分点的增幅,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必将进一步提速。总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机械化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农民对适用机具种类多样化和机具的性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内在成长动力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当前及今后10年,我国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持续优化,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