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武汉正式成为全国8个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区域之一,今年6月,国务院对武汉的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给予了正式批复,武汉承担起了探索系统创新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使命。——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成立自贸试验区,主要职责是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武汉被列为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同一层次的“超大城市”之一。并列和重庆、上海共同组成长江经济带的“三级”,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以期提升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假如你关注武汉,关注武汉的发展和未来,你就不可能没有关注到最近关于武汉的这些“大事件”,而在这些大事件背后,都无一例外有这么个名词——“创新”。是的,就是这个被太多人在太多场合谈及的名词,在2016年的武汉,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为武汉的未来夯实着新的基础。现在的大武汉,每天不一样!创新的武汉很精彩创新,乃大势所趋,国运所系。从2009年至今,美国先后推出三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日本发布《数字日本创新计划》,发达国家先后从国家层面吹响了向科技革命进军的创新号角,迫切寄望通过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显然不能置身局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而武汉,成为这一战略部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2016武汉的城市新名片。为了做好武汉的“双创”,武汉市拿出了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创谷计划”——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订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建设聚集优质创新创业要素的“双创”平台。每个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众创空间、留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特区、各式高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业态一应俱全,这是武汉特色的“创谷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积极引进全球产业的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至发稿已经确定了首批60位城市合伙人;“青桐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资金、培训辅导一系列的扶持服务,为给更多梦想者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出《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定》,建立容错机制,针对国家公务人员对推进创新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失误的担责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行政审批3.0版改革,成立综合行政审批机构,集中所有的行政审批权限;设立总规模超百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在东湖高新区和汉口银行率先开展投贷联动试点,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投贷联动风险补偿基金,等等。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的推动下,武汉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止2016年7月,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同比新增335家,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今年1-7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这个比例较“双创”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规划中的10个创谷,已有7个获批建设,2个全面启动。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武汉经济,贡献比较大的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消费、新投资、新出口。近几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都在20%左右,这样的增幅,抵消了过剩产能对经济的影响,在武汉经济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上半年武汉GDP7.6%的增幅,高于全国,能保持这样的增幅,说明创新型的发展动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凸显。而随着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随着众多创新项目的加快推进和落实,武汉“双创”的成绩势必更加亮眼,其经济发展前景也更加值得期待。武汉嫦娥医学抗衰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团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武汉市将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个行业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嫦娥抗衰公司目前围绕的医学抗衰、医学影像信息,展开研发的系列终端信息机器人,就是看中武汉市在这一前沿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集群效应,该公司从事的医学信息和生命健康事业,才扎根武汉一年,就取得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突破,并且产品陆续走出实验室。嫦娥抗衰董事长林国华预期,武汉的创新氛围与资源配套日渐成熟,不用多久,一定是继北京、深圳、杭州之后的又一创新创业天堂。现在,他们的公司战略已经适时调整,目标是在这个领域打造世界水准的高科技器械。并且,该公司正陆续从深圳调回了部分科研队伍。预计,到年底,仅在深圳保留工作室。创新的武汉很热情为什么武汉的创新改革实验短短时间能够成为越来越多研发型企业的向往?武汉众多创新改革实验措施共通的内核是什么?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聚集是武汉最大的优势,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真诚的心态尊重人才,以开放的胸怀吸引人才,以切实的举措帮助人才。分析武汉创新改革的各项举措,其实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的。比如“青桐计划”的推出,就是为吸引本地乃至外地优秀大学生在武汉创业的破题之举。众所周知,武汉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大学生是这座城市最具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理应成为武汉创新创业的先锋,但是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一直是困扰武汉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青桐计划”应运而生,武汉市政府围绕大学生创业全过程所需,从创业氛围、创业场地、创业资金、创业培训、税收优惠和创业保障等六个方面全面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和各路资本为大学生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资金、培训、辅导等各种服务。“青桐计划”推出以来,已经有800多个项目进行过路演,近100个项目拿到融资,融资总金额近8亿元。武汉,正努力成为大学生创业新的圣地。再比如在作为“合伙人计划”的配套措施,中部地区首个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也就是所谓“绿卡申办直通车”于7月挂牌,还推出了一系列外国人出入境的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成为武汉‘城市合伙人’,助力城市创新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看待“人”的问题。2007年,武汉市人口700万,而截止2015年,武汉人口增加了300万,而在此期间经济总量翻了三倍,突破万亿元,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这些新增人口创造财富的巨大能量,也可以看到武汉敞开胸怀欢迎外来人口的开放心态。前面采访的嫦娥医学抗衰股份公司,由于该公司从事的是前沿医学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引进的是全球先进人才,正因为武汉热情的计划,助力嫦娥抗衰公司成功签约引进了例如加拿大皇家科学院著名物理学博士伊利奇.程,这成为嫦娥抗衰公司的年度大事件。著名财经学者叶檀在5月底举行的武汉自贸区投资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武汉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原因之一就是武汉城市人口在不断流入,逐步成为高科人才的集中营。总体而言,一线城市的人口、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流入在下降,人口在回流到中部地区。人口中心就是经济中心,人口版图将支撑起经济版图。武汉作为中部重镇,将借着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以及国内首屈一指的教育资源,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武汉,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热情欢迎着来自全世界的创业者。创新的武汉很活力还是从“青桐计划”说起。据了解,“青桐计划”推出以来,武汉已经组建了超过200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其中不少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一些颇具创意的产品也得到了专家和市场的认可。这些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是连接高校和市场最活跃的通道,他们的实践为武汉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嫦娥抗衰企业顾问陆满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对如何深化产学研用联动机制、高校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做出更多的探索。武汉作为高校大城市,有很多大学生团队都活跃在产品研发的第一线,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起点。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刘新华博士介绍,他们正在和嫦娥医学抗衰股份探讨联合成立皮肤信息工程研究院,由一位资深教授牵头,带领由近三十位博士、硕士组成的团队,以大数据研究为突破口,共同研发国际前沿的肌肤抗衰老信息技术,这一技术后期还可以为病症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目前联合研发的首个嫦娥抗衰皮肤解码机器人样机已经问世,产品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它的面世将彻底改变美韩日企业在这一市场多年的垄断地位,为皮肤信息化领域树立新的标杆。这就是落实创新战略、产学研用模式的一个很好的案例,体现了《纲要》中“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的要求。据了解,除了已经建成的73家大学生创业空间外,武汉还有各类孵化器217家,新型众创空间115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创业空间里的主角,都是大学生。2016年武汉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公司2600余家,下一个斗鱼、卷皮式的独角兽也许就孕育在高校,大学生拥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是最富朝气、最富活力、最富梦想的群体,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大武汉最具活力的一大知识型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