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分析抓住主导因素一、地理条件1、位置和范围特点影响温带季风气候1、以喜温凉作物为主2、农作物生长季节短,一年一熟3、作物生长期较长4、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但病虫害较少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2、黑土肥力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单产高2.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雨热同期3.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因素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工业工业基础好农牧兴工,工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人口历史人口密度较低开发较晚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生态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热量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地形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林业生产基地ACAA耕作农业区林区针叶林栎树白桦鹿茸长白山人参苹果梨苹果特产柞蚕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畜牧业区小麦耐寒耐旱玉米喜温凉水稻好温喜湿二、农业布局特点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我国最大林区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0.310.200.100.020.070.04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5377706659296929636664275322表: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耕地面积广,农场经营规模大,全国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2、地区专业化生产玉米:松嫩平原(我国著名的“玉米带”,吉林省玉米产量全国第一)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可持续发展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生态农业)平原区农业: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建设人工草地;退耕还林、还牧山区农业: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立体开发;由原料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转变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工业交通人口历史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条件商品粮基地建设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小麦玉米水稻地理条件发展方向该复活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能有效地保持土壤肥力,多种经营相结合,能灵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效的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大规模专业化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地理条件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向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农业布局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活动: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