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宗教旅游文化第一节概述一、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状况四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产于我国)四大宗教共有八个全国性宗教团体和2000多个地方宗教团体1、汉族宗教信仰的主要特征:信教群体主信佛教、道教、基督教。外来宗教在中国都是地方化、民族化了的宗教。2、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伊斯兰教:大多居住在西北地区藏传佛教: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甘肃大乘佛教:西南、东北等省一些地区、浙江畲族上座部佛教: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基督教中的东正教:东北的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第二节佛教一、佛教简史1、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2、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成道地初转法轮地涅槃地蓝毗尼花园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迦3、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宗教传播佛教的传播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传播一、佛教的创立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二、佛教传播与分布佛教传播路线图佛教的傳播佛教起源於印度次大陸。釋迦牟尼死後,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理蘭卡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漢朝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也就是俗稱的喇嘛教。汉传佛教日本朝鲜越南大乘佛教北传:印度中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泰国南传:印度缅甸小乘斯里兰卡佛教柬埔寨佛教传播简示图:思考:佛教在其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教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原因:(1)各地社会、经济、政治和风俗不同(2)人们对佛教教义和戒律认识的差距区别:(1)如何看待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大乘:释迦牟尼——神小乘:释迦牟尼——教主(2)在佛教的教义的理解和主张上不一样大乘:自救而救人人人皆可成佛小乘:众生自救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佛思考: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佛教从印度传播出去后其发展中心在哪?中国佛教傳入中國經歷了:介紹時期──漢朝至南北朝創造時期──隋唐(唐朝鼎盛)融合時期──宋至清最终演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三、佛教中国化思考佛教为什么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阶段?部派佛教分: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革新发展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因循守旧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对佛的看法世界只有一佛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方法戒、定、慧“三学”“六度”“四摄”的菩萨行教义人空法有人法两空修行目标追求自我解脱最高果位:罗汉普渡众生以成佛罗汉—菩萨—佛宗教特征:课文内容解析三、宗教礼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戒天主教五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十善东正教新教七件圣事主日礼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瞋恚、不邪见洗礼、坚振、告解、弥撒、终傅、神品、婚配读经、讲道、唱诗、祈祷、会餐、圣礼晚餐念功、礼功、课功、朝功、斋功4、佛教的传播南传佛教(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大乘佛教)二、中国佛教宗派及其祖庭1、汉地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1)天台宗(法华宗)我国创立最早的佛教宗派(隋朝)创始人:智经典:《法华经》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2)三论宗祖庭: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3)慈恩宗(法相宗)创始人:玄奘祖庭:陕西西安慈恩寺和兴教寺(4)净土宗(莲宗):百姓中流传最广的宗教创始人:善导初祖:慧远主张: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便可“往生安乐净土”。(5)律宗(南山宗)创始人:道宣日本律宗初祖:鉴真祖庭:陕西终南山丰德寺、江苏扬州大明寺、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6)华严宗(贤首宗)创始人:法藏经典:《华严经》祖庭:西安长安县华严寺、陕西户县草堂寺(7)禅宗:纯粹中国化的宗教创始人:菩提达摩“南能北秀”——慧能、神秀主张:注重禅定,“禅净双修”。“北渐南顿”——北渐修、南顿悟祖庭: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湖北黄梅东山寺、广东韶关南华禅寺(8)密宗祖庭: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和青龙寺2、藏传佛教(喇嘛教)(1)经典:《甘珠尔》(经)《丹珠尔》(律)(2)西藏五大教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苯教(黑教)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是: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3)藏传佛教四大特色咒术性对喇嘛异常崇拜活佛转世思想宗教与政治结合(4)活佛与活佛转世:活佛:意为由神佛化生的肉身。现一般用以称呼大喇嘛死后根据转世制度而取得寺庙中首领地位的继承人。活佛转世:藏传佛教以佛教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的教义为依据,以寺庙经济关系为基础,为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神秘制度。(5)达赖和班禅“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达赖喇嘛”意为“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的上师”,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意为“大学者”,无量光佛转世。(6)藏传佛教主要寺院布达拉宫黄教六大寺: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甘丹寺:黄教祖庭;宗喀巴肉身灵塔哲蚌寺:历世达赖的母寺,中国最大的寺院扎什伦布寺:历世班禅“坐床”之所塔尔寺三绝:酥油花雕、壁画、堆绣拉卜楞寺:藏文典籍在全国喇嘛寺中名列前茅三、佛教基本常识1、佛教教义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2、佛教诸神(1)佛:佛陀”,意为“觉者”、“智者”。三层含义:正觉(自觉)、等觉(觉他)、圆觉(觉行圆满)(一)佛佛寺中常见的主要有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华严三圣、五方佛等。1、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源于天台宗。中宗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2、三方佛又称横三佛,是指按地域空间分布而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娑婆界的释迦牟尼、左尊东方净琉璃界的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家三尊”。药师佛的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为月光菩萨,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每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4、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及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合称。五方佛属于密宗系统(二)菩萨菩萨是候补佛1、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它是汉化佛教中信仰最为广泛、化身最多、最为著名的菩萨。观音常见的形象是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人称“大悲菩萨”今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2、文殊表“大智”。文殊菩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手持宝剑(象征智慧锐利)、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像传其道场在今山西五台山。3、普贤又译“遍吉”菩萨:其显著特征是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白象。人称“大行菩萨”。其道场在今四川峨眉山。4、地藏菩萨:人称“大愿菩萨”。地藏菩萨的特征是一手持宝珠、锡杖、剃法、园顶,身着袈裟的比丘形象。(三)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低于佛和菩萨,居第三等。(四)护法天神著名的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和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韦驮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意寓为十方丛林,是接待寺,欢迎来客。二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该寺为非接待寺。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动和节日(一)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居士,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是在家佛教徒(二)佛教常用礼仪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普通常用的礼节。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三)佛教常见的佛事活动。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等。水陆法会,亦称水路道场,是中国佛教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四)佛教的节日:四月处八,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①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法的绝对真理报身佛(卢舍那佛):代表证得绝对真理的最高智慧应身佛(释迦牟尼佛):随缘应机、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三身佛②三世佛:竖三世佛横三世佛(2)菩萨:自觉、觉他者文殊菩萨(大智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法器:手持宝剑。身骑狮子作用:专司佛的智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行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法器:如意棒、坐骑白象(六牙大象)作用:专司佛的理德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悲菩萨)道场:浙江舟山普陀山法器:净瓶,杨柳枝作用:大慈大悲,人若有难只要诵其号,观音菩萨即前往拯救解脱,救人于大苦大难中。化身:32个加上自己共33个。(送子观音、千手观音、马郎妇观音、水月观音等)观音菩萨圣观音自在观音十一面观音普宁寺千手千眼观音地藏菩萨(大愿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法器:如意珠、锡杖作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3)西方三圣大势至——阿弥陀佛——观世音(4)东方三圣右胁侍月光菩萨—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5)释家三尊普贤——释迦——文殊阿弥陀佛药师佛(6)护法天神①四大天王殿的布局:弥勒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韦驮1韦驮2②哼哈二将:山门两侧③迦蓝神关羽(7)罗汉(自觉者):迦叶与阿难、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济公(降龙罗汉转世)释迦牟尼及二弟子(迦叶阿难)十八罗汉3、佛教称谓(1)僧人、大师、法师、师傅、师太(2)“四众”、“七众”七在家二众优婆塞(信士、居士)众优婆夷(信女、女居士)四众弟子第比丘子出家五众比丘尼出家四众沙弥沙弥尼学戒尼4、佛教经典“三藏经”——佛教经典的总称,即经、律、论。5、佛事活动(1)日常课诵及赞呗(2)忏法和打七(3)水陆法会与焰口施食四、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我国第一座佛寺是建于东汉的洛阳白马寺。1、山门2、钟鼓楼3、天王殿4、大雄宝殿5、法堂6、东西配殿7、藏经楼寺院的布局五、佛教与旅游1、四大名山“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清凉胜境”——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峨眉天下秀”——峨眉山“佛国仙城”——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2、三大石窟敦煌石窟: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唐代壁画云冈石窟:北魏石造像;“露天大佛”龙门石窟:盛唐石造像;卢舍那大佛3、摩崖巨佛——乐山大佛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乐山大佛乐山睡佛第三节道教一、道教简史1、道家与道教(1)区别:道家: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把“道”作为最高哲理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道教:在汉代黄老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有其经典、教义、信仰、仪式活动、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二、道教的产生与传播1、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2、道教起源于古代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黄老道思想、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于东汉后期。3、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A、原始道教阶段。原始道教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顺帝永和六年,张良的八世孙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宣称老子自天而降,命其为天师,于是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正式创立道教。B、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内部开始分化并逐渐上升到理论化阶段。C、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四大派别,即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道教只剩下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宗派,一直流传至今。全真道正一道创建金初、王重阳元代经典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儒经《孝经》,主张三教合一《正一经》主要特征重内丹修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