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MU1/P1=MU2/P2…MUn/Pn=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理论条件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条件是RCS12=P1/P2。消费者均衡是建立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等都给定的基础上的。当消费者收入或商品价格等等发生变动时,消费者均衡也随之变动。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8、预算约束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工具之一。表示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条件,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P3X3=M。在只消费X1和X2两种商品时,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1/P2,其位置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水平。预算线上的点和预算约束线以内的点都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所允许的消费数量,而预算约束线以外的点,消费者则不可能达到。9、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这些不同的商品数量组合的效用水平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负斜率;(2)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10、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中,两种商品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由此可以得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RCS表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RCS12=-X2/X1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相反数,RCS一般具有递减的趋势。11、价格消费曲线:在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是价格消费曲线。..1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14、吉芬物品: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于这种违反需求规律的商品,经济学家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15、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反映了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它与生产者所选择的生产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并随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而变动。16、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PL=∆TP/∆L,其中MPL为要素L的边际产量,∆TP和∆L分别为总产量的增量和要素L增量。17、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18、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19、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它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用产量最大或在其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时所需要使用的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20、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的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另一方面,工资率提高以产生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消费者会增加所有(正常)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22、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据这一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善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善变坏,则后者相对于前者,资源配置状态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得到了增进。23、私人成本:私人成本就是私人行为者所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当存在着外在性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不相等的。一般来说,当存在消极的外在性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2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期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含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即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2)GDP是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期间内(往往为一年)年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如2005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25、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认为,社会的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26、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表示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成线性函数关系。以c代表社会总消费,y代表社会总收入,则有c=α+βy,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27、储蓄函数:是指总储蓄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储蓄函数说明,总储蓄取决于总收入,与总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函数可由消费函数推导出来。2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且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29、税收乘数:是指总收入变动带来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之间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总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30、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变动之间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为正值,其值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2、加速数: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33、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为IS曲线。..34、流动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也称货币需求。35、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36、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37、财政制度的稳定器:是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39、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0、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41、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当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地,需求总水平与价格水平呈反向关系。也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IS-LM模型来求得。42、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建立在新古典生产方程体系之上。强调了在一个封闭的没有政府部门的经济中储蓄、人口增长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