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语〉选读》复习资料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这句话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相一致。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3.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二、《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概述】在这一章里阐释了克己复礼的思想,同时表明了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等。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孝悌与仁的关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课文解读】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本节语录,围绕这两方面展开。2.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答: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应尽的义务。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3.孔子说的“觚不觚,觚哉!觚哉!”字面意思是什么?其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答:觚是一种饮酒器,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其背后的含义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孔子认为,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及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慨叹当今事物名不副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当时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容忍的。4.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孝悌是仁的根本。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答:儒家认为,忠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现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孝悌与社会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主张以“孝悌治天下”,汉代就是一个显例。他们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糟粕,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四、《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概述】在这一章里主要表现的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同时也包含着儒家与道家(隐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在礼崩乐坏,社会无序的背景下,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虑是一样的,只是出世与入世,担当与逃避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都有一定的局限,这一点是本章的重点。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答:沐浴指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它典礼前要进行斋戒,以示庄重和虔诚。这里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表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2.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答:1.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坚定目标的执者精神。人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的,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在讲究实惠、讲究个人利益的人看来,这样的人似乎是“傻子”,但孔子不为人言所动,坚持自己的行为。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古往今来,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都是这样做的。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五、《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概述】:本章需要理解两个概念,即仁与圣。同时要能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并要清楚地知道,孔子的仁爱是有着等级差别的仁爱,并不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10.17、15.42、9.10、7.27四章主要是从孔子具体的言行来表明其仁爱的思想的。仁:用曾子的话说就是“忠恕而已矣”,那么什么是“忠恕”呢?所谓“忠”也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也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也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广泛地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能大众以周济。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1.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仁爱观?答:(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2)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2.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六、《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概述】君子必须具备哪些道德素养?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孔子的义利观: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答: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八.《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概述】:孔子的交友观:①交友的目的不应该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而互相勾结,正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②看一个人值不值得交要有一定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③选择朋友要有一定的原则:正直和诚信,博学多闻的人才与之交。④与朋友交往要有一定的方法: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好恶分明,诚实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