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3: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准确理解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以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认识拓展和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简洁而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词,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既是对过去5年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总结,也是给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定位,内涵着对全体人民意志的遵从,对全体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对全体人民利益的敬畏。共建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就发展社会事业而言,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应本着政府主导和政社合作原则,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为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发挥作用的更多机会;就完善社会福利而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需要得到制度保护。因此,在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工程中,党在发挥领导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的有序参与制度建设落实机制。就社会发展而言,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它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点,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作者,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稳定的影响者,是社会公益慈善文化的引领者。应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参与权是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人性需求的组成部分。物质匮乏的社会阶段,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动力尚不突出。但是到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生成的今天,马斯洛需求层次规律开始应验,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愿望日益凸显。因此,党和政府要为人民群众参与治理创造条件。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然而发展成果却没有很好地惠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是人民需要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共享治理成果,一是靠党保障民生的决心;二是靠政府有改善民生的思路,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国家有共享的制度保障。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相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共建与共享之间增加了共治,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理格局的体系,也更加契合社会治理工作的本质内涵,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保护、技术风险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重大关切,处置不当可能会诱发社会稳定风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以共建共治共享新思维,推进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治理创新,这不仅符合项目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和满足人民需求的初衷,也可以增加群众对地方政府和稳评制度的信任。首先,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组织、宣传优势转化为引领、管理、服务优势,充分征求民意、汇聚民智、化解民忧、维护民利,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决策论证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积极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搭建政府、企业、群众和社会组织共商平台,完善项目“风险—收益”分配和平衡机制,找到项目建设最大公约数,形成治理共识与合力。此外,要不断完善公众沟通机制,增强群众的参与度、了解度、认可度,激发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治理活力。同时,完善法治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健全法治手段,把项目决策论证、风险评估、矛盾调处、利益协商等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推进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依法治理。按照依法行政要求,不断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体制机制,明确政府职责,把防控风险贯彻落实到项目规划、实施、监管的各领域各环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由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其次,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风险社会下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显著特征就是“主观建构性”,即公众对项目技术、环境、健康等风险的感知与专家存在较大差异。当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得不到充分表达和及时回应,还可能诱发公众心理焦虑并引起利益相关者心理共鸣。可见,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今天,高度重视公众心理和社会心态所折射出的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自我价值等的深层需求,已经成为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治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主动评估分析重大工程项目引发公众安全焦虑、利益焦虑、权利焦虑等的心理原因及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画出政府、企业、专家、公众等多元主体的最大同心圆。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规为公众赋权增能,让广大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建设充分参与、全面了解、畅通表达,让他们在沟通、思考、争辩中认知和评判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公众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再次,要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应有之义和使命担当,在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治理过程中应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和目的,以促进发展为责任和手段。具体而言,一是要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群众对项目建设的需求和担忧。项目建设一定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必备前置程序,完善评估主体、程序和方法,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努力使评估成为了解民意、化解民忧、赢得民心的有效过程。二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项目“风险—收益”分配机制。任何项目的建设都会伴随着风险和收益,就整体而言这是客观规律。但就个体而言人们往往更关心的是风险与收益的配比关系,而且个体之间的心理预期还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治理主体群策群力针对项目特点、区域经济、民风民俗等现实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风险—收益”分配机制,找到维权与维稳的平衡点,有效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三是要做细做准做实风险治理各项工作。按照“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问题、难点问题一定要主动下到“田间地头”疏通最后一公里。总之,以共建共治共享思维推进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治理是新时代的新要求,需要秉持尊重民意、关注民生、汇聚民智的基本理念,运用系统建构、协同推进的思维,从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心理服务、体系完善等多方面联合发力,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成为真正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4]“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1-4]“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培育与践行。如果没有道德精神,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将无法实现;没有道德精神,人的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将无从追寻;没有道德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无法实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系列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视与决心,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落实。道德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可以分为价值形态、规范形态与秩序形态。就价值形态而言,道德是立法的内在价值依据,道德标准是衡量立法有无合理性的关键;就规范形态而言,道德可以定义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应然”引导,其具体表现为教育、舆论、风俗、习惯等软性手段;就秩序形态而言,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实现这种理想的道德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道德生态模式探寻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这种“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了历史性的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关涉大德、公德和个人道德,推动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立足这种新的认识,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