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四大奇书”,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这四部小说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四大奇书为标志。《闲情偶寄》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鱼撰。康熙十年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撰,种植,等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声容部》《演习部》,全面广泛的论述了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精辟,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做出贡献。“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文论:方苞首先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形式服从内容,语言“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临川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四部戏曲作品。即《紫钗记》、《牡丹亭》(亦名《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由于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而这四部作品均有一个梦的情节贯穿其中,所以称“临川四梦”。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见“三言”与“二拍”“卷帙浩繁,观览难周”(《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小品:体质短小精炼。体裁上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与当时文人文学趣味发生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创作风格上趋于生活化、个人化。最具代表的是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历史演义:用通俗的语言和章回体形式,将历史演变、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础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意识。“性灵说”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提出的一个口号,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文学主张反应在创作上则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一.《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反抗性格如何一步步形成?1.杜丽娘由唯唯诺诺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申请女郎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决堤冲防,她昏然梦幻,而柳梦梅的及时抚爱使丽娘将这情感财富视若至珍,爆发出对恋爱自由、死而无怨的强烈呼唤。2、能为情而死、以身相慰,敢于据理力争,敢于简单平凡梦醒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致丽娘燃尽生命全部能量,病死于寻梦觅爱的徒然渴望中。为了深情,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终历尽艰险,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3、果决地保护与捍卫历经劫难、终得团圆的胜利成果面对父亲断定自己“是花妖狐媚假托而成”的言论,她在金殿众目睽睽之下坦然照镜,证实了自己“有影有身,的系人身”;当皇帝责怪她“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国人父母皆贱之。”她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婚姻爱情,杜丽娘则理直气壮地与这一系列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大声抗辩。(112页)二.简述“三言二拍”的选材特征它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市井社会的风情画其特点是:一是商人成了最活跃的形象。传统观念中,“士农工商”商居于末位,而“三言”中商人地位则明显提高。如《杨八老越国奇遇》中杨八老“年近三旬,读书不就”改行经商,终成繁荣。“二拍”中重商思想更为明显,如《赠芝麻识破原形》中马少卿出身仕宦,却说“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二是张扬女性意识和婚恋自主。。“三言”“二拍”中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作品比重很大,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乔太守公开主张“相悦为婚,礼以义起”。而《赵司户千里遗音》《李将军错认舅》等作品也打下了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尊重女性。3、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4、“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肯定“情”对“礼”的挑战。三.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色《儒林外史》开启了长篇小说结构的新方式,由少数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为轴心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故事格局。具体表现为众多人物、故事有主次,有侧重。此故事是主角,另一故事就成了次角。其中又穿插过渡性人物、事件,粘连紧密,转换自然。《儒林外史》的结构,正如鲁迅言“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全书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有时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事与其来俱起,事与其去俱迄”。这种独特形式主要还是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全书以反对科举制度为主干,通过这一点,运用自如地安排各类人物和故事,从而达到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因此,尽管这种结构形式难免有些松懈,但对它所反映的特定内容来说是和谐的。四.《西游记》大闹天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前七回详细的描写了孙悟空由破石而生到大闹天宫,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反抗性格,他的反抗的性格首先表现在热爱自由,敢于冲破一切禁锢和管束的斗争精神上,“大闹天宫”是一场控制与被控制斗争,表明了孙悟空的反抗性格发展到了顶点。“大闹天宫”隐喻着“放心”。1、主角孙悟空不受任何约束、追求自由自在,他大闹天宫都是强调自我而做出比较鲜明和极端的行为。这种希望凭借个人的能力去自由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正是明朝个性思潮的涌动、人生价值观念转向的生动反映。2、作者让如来佛一如反掌地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形象的反映了封建的等级社会还是不可动摇,维护这个社会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不论是“强者为尊”,还是追求“自由自在”都只能在适度的范围进行。五.《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的特点见第三题六.《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说的悲剧意义“拥刘反曹”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在首内容上,把曹操塑造成“奸雄”,把刘备写成“仁君”。结构上,把刘备放位,而曹操位居其次。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先主,对曹操称小名阿瞒、奸贼等。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刘备悲剧:“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关羽悲剧:“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诸葛亮悲剧:“才”与“德”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七.《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文学史地位1.《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改变。2.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3.立意上的转变给予后世小说继承与发展,,由讴歌美好的理想,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到现实了中国古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大转变,极写世情之恶,生活之丑。4.人物塑造的新发展,由讲故事转向写人物,由传奇转向平凡。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5、是以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型小说的过渡,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6、口语化的宝贵尝试。由文言转向白话,从书面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影响:一、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瓶梅》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一个飞跃,极大地推动了后代作家的独创性,从此文人独创长篇小说成为风尚。二、作为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纪元,奠定了世情小说的发展基础,它对世情小说的几个流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八.简述袁枚的诗学主张“随园派”“性灵”“性情”是其主要诗学主张.其中性灵说更受其标举。袁枚“性灵说”的诗歌理论从创作主体出发提出了真情论、个性论和诗才论三个要素,认为诗歌创作的根本就是表现性情,诗人之情不但要真,还要有个性,同时还必须具备表现性灵的诗才,能自然有如“天籁”地描写出富于生气的形象,以生动地抒写性灵。九.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思想内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为爱情作品中最出色的篇章,写杜十娘发现自己又被李甲转卖时,毅然与百宝箱怒沉江底,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人格尊严。其中张扬女性意识和婚恋自主的特点显而易见。这类描写无疑使人明显地感受到晚明社会涌动的人文思潮。十《聊斋志异》的优秀作品分类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及小说语言的特色《水浒传》塑造人物的特点A,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小说用一系列的情节来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这个“逼”字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林冲所感受到的并且使之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最后走向反抗,走向梁山。作者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如此有根有据,合情合理B,以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塑造人物的性格,把人物置身于生死关头。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C,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来塑造人物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确实是不平凡的,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总是满腔热《忱的歌颂他们,赞美他们,总是将美好高尚的思想品格,强烈的反抗精神,高强的武艺赋予他们,使得他们一个个光彩照人。但是同时,作者又未将他们神话,而总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因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不仅读者可以理解,而且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D,注重人物的个性化,写出了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人的不同性格,也写出了身份和经历基本相同的人物的不同性格。李逵是雇农出身,一贫如洗,故无所畏惧,无法无天,宋江出身于中等地主人家,本人又是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