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罗田理工学前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大杂坛——1、教育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2、你接受过什么教育?3、什么是教育?4、教育的目的是什么?5、没有学校行不行?6、什么让你觉得,我受到了教育?(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与教育学①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如从看电影中受到教育.②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如你怎么教育你的孩子.③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第一种是主要的形式。1、教育的日常用法一、教育与教育学西方:---把教育看作一个词,诱导、引出的意思。认为教育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我国:⊙“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20世纪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合并成一个词使用。并且,两个合并起来,又以“学”为多。⊙《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的甲骨文的常见写法是““;“学”在甲骨文中的成见写法是“”。⊙教化的“教”字,一个“孝”字加一个“攵”的含义2、教育的“词源”一、教育与教育学3、教育的定义一、教育与教育学广义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有计划的或无计划的,系统的或零散的,都是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均在内。一、教育与教育学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一、教育与教育学【观点辨析】问题: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吗?【归纳总结】理解教育概念,须注意三点,即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的构成要素⑴、构成要素1、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从狭义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的构成要素⑴、构成要素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及其联系的总和。一、教育与教育学(三)、教育起源☆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属于永恒范畴▲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利托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学说认为,既然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劳动也是教育的最初源泉.一、教育与教育学(四)什么是教育学?【观点辨析】问题1:教育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懂教育,教育谈不上是什么科学。问题2:著名女作家三毛与席慕容在数学课上的不同遭遇与她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说明了什么?一、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人类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A.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B.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C.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一、教育与教育学从横向划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从纵向划分:原始形态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当代教育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外在形式一、教育与教育学从横向划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从纵向划分:原始形态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当代教育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外在形式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二、幼儿教育与幼儿教育学、什么是幼儿教育研究对象0-3岁?3-6岁?0-6岁?幼儿教育是特殊年龄段的教育幼儿教育:主要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幼儿的家庭生活的形态,父母养育他的态度和方式,幼儿周围的人和事,他所读的书,接触他的人,看电影、电视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案例分析】幼儿教育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案例1:《儿童权利公约》。(由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生效。该公约旨在保护儿童权益,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案例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对幼儿教育地位的描述;总则:第二条: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案例分析】幼儿教育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案例3: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评述。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1,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2.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3.东西要放整齐;4.饭前要洗手;5.午饭后要休息;6.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7.学习要多思考,8.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和大社会。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无非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提问讨论:(1)个人经验陈述:你上过幼儿园吗?对幼儿园生活还有印象吗?(2)了解上面的案例后,你觉得幼儿教育有怎样的地位?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理论研讨】◆幼儿教育的性质与地位——基础教育的基础,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在五岁前奠定的。你们对五岁前儿童所做的一切,就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而以后就是继续教育人、造就人的过程。——马卡连柯、幼儿教育的作用A.可以保障幼儿的生存、学习与发展的权利。B.可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说明了什么问题?C.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D.减轻父母教养孩子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状况。【观点辨析】问题:有些孩子可以不用接受幼儿教育。分析:《儿童权利公约》明确宣布,幼儿教育不是少数天才儿童或家境富裕儿童的专利,而是面向社会全体儿童的,每个幼儿都拥有生存、学习和发展权利。、学前教育学与幼儿教育学——研究和指导幼儿教育的科学学前教育学是研究从出生到-6岁幼儿教育规律以及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幼儿教育学是研究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它的规律以及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