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容是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它反映材料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的能力。是分子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不同环境下,物体的热容不同。热容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在不发生相变的条件下,多数物质的摩尔热容测量表明,定容热容C和温度的关系与定压热容有相似的规律。(1)在高温区:定压热容Cv的变化平缓;(2)低温区:Cv与T^3成正比;(3)温度接近0K时,Cv与T成正比;(4)0K时,Cv=0;热容的来源:受热后点阵离子的振动加剧和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此外还和电子贡献有关,后者在温度极高(接近熔点)或极低(接近0K)的范围内影响较大,在一般温度下则影响很小。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和经典理论:(1)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一珀替定律:热容是与温度T无关的常数。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k·mol);(2)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该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德拜模型:考虑了晶体中原子的相互作用。晶体中点阵结构对热容的主要贡献是弹性波振动,波长较长的声频支在低温下的振动占主导地位,并且声频波的波长远大于晶体的晶格常数,可以把晶体近似为连续介质,声频支的振动近似为连续,具有0~ωmax的谱带的振动。可导出定压热容的公式:34)/(5/12,DTRmCv由上式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1)当温度较高时,即处于高温区定压热容=3Nk=3R,即杜隆—珀替定律,与实验结果吻合;(2)当温度很低时,小于德拜温度时,定压热容与T^3成正比,与实验结果吻合。(3)当T→0时,CV趋于0,与实验大体相符。但T^3定律,与实验结果的T规律有差距。德拜模型的不足:(1)由于德拜把晶体近似为连续介质,对于原子振动频率较高的部分不适用,使得对一些化合物的热容的计算与实验不符。(2)对于金属类晶体,没有考虑自由电子的贡献,使得其在极高温和极低温区与实验不符。(3)解释不了超导现象。金属材料热容:a.自由电子对热容的贡献:(1)低温时:热容由点阵振动和自由电子两部分的贡献组成;(2)常温时:自由电子热容远小于点阵振动热容,可忽略;(3)极低温时:电子热容起主导作用;(4)高温时:电子热容有贡献。b.合金成分对热容的影响:合金元素加入后能生成不同的相与组织,因此合金的热容取决于组成相的性质。合金的热容是每个组成元素热容与其质量百分比的乘积之和;可通过合金的手段改变金属材料的热容。相变时的热容变化:(1)熔化和凝固:液态金属的热容比固态的大。(2)一级相变和二极相变。一级相变:三态转变,多型性相转变。有潜热,热容趋于无穷。二极相变:磁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等。在一个温度范围内逐步完成,无潜热,热容突变。(3)亚稳态组织转变:组织转变不可逆。如不发生相变,热容和温度呈线性关系;如发生相变,热容偏离直线。亚稳态(热量高)向稳态(热量低)转变要放热,导致热容下降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热膨胀的物理本质(机制):当物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中原子的振动加剧,相邻原子之间的平衡距离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温度升高而发生膨胀现象。(1)膨胀系数与热容的关系:体膨胀与定容热容成正比,它们有相似的温度依赖关系。低温下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高温时则趋于平缓;弹性模量与热容成反比。(2)膨胀系数与熔点的关系:熔点越高,原子间结合力越大,热膨胀系数与熔点成反比;(3)膨胀系数与德拜温度的关系:德拜温度越高,膨胀系数越小。原因:膨胀系数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反映。原子间的结合力越大、膨胀系数越小。影响膨胀性能的因素:1.相变的影响①一级相变:有潜热、比热容无限大,体积发生突变,膨胀系数发生突变。②二级相变:无潜热,无体积发生突变,比热容和膨胀系数发生突变。2.组织成分的影响(1)形成固溶体:固溶体的膨胀与溶质元素的膨胀系数和含量有关。溶质元素的膨胀系数高于溶剂基体时,将增大膨胀系数。(2)不同结构形态的物质:对于相同组成的物质,结构紧密的晶体膨胀系数大。单晶多晶纳米非晶。孔隙越多,膨胀系越小。3.晶体各向异性的影响;4.铁磁性转变的影响。热传导: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区域,在相互靠近或接触时,会以传热的形式交换能量(能量迁移)。温度梯度:单位长度的温度变化。矢量,方向指向温度升高。热导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热扩散率:对于不稳定导热过程的体系,引入热扩散率来描述体系的热传导能力和温度长随时间的变化。热传导的物理机制:热传导过程是材料内部的能量传输过程,在固体中其载体有:自由电子、声子(点阵波)和光子(电磁辐射)。(1)金属导热机制:电子导热率约是声子的导热率的30倍,电子导热起主要作用。(2)半导体导热机制:电子导热和声子导热率的作用大体相当。(3)绝缘体导热机制:声子导热起主要作用。热传导的影响因素1.温度对金属热导率的影响:对金属热传导其阻挡作用的主要有:缺陷阻挡和声子阻挡两部分。低温:缺陷阻挡起主要作用。高温:声子阻挡起主要作用。中温:声子阻挡和缺陷阻挡都起作用。纯金属:只有声子阻挡,温度升高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一般有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合金:声子阻挡和缺陷阻挡,由于异类原子的存在,温度对电子平均自由程的影响很小,声子导热作用加强。一般有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玻璃体:一般有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2.原子结构对热传导的影响:金属的电导率越高,热传导性能越好。3.合金成分和晶体结构对热传导的影响:合金中由于加入杂质元素使杂质缺陷形成的热阻增强,使得热导率降低。杂质原子与金属原子的结构差异越大,影响越大。4.气孔率对热传导的影响:气孔率越大,热导率越低。原因: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稳定性: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热冲击损坏类型:1.一种是在热冲击循环作用下,材料表面开裂、剥落,并不断发展,最终碎裂或变质。抵抗这类破坏的能力称为抗热冲击损伤性。2.一种是材料发生瞬时断裂。抵抗这类破坏的能力称为抗热冲击断裂性。影响材料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热导率λ愈快,热应力持续一定时间后很快缓解,所以对热稳定有利。(2)传热的途径,即材料或制品的厚薄,薄的传热通道短,容易很快使温度均匀。(3)材料表面散热速率。如果材料表面向外散热外,材料内、外温差变大,热应力也大。此外,还与材料中应力的分布,产生的速率和持续时间、材料特性(如塑性、均匀性、驰豫性)以及原先存在的裂纹、缺陷等有关。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及作用:1.提高材料强度,减小弹性模量E,使E/提高。可以提高材料的柔韧性。2.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使'R提高。大的材料传递热量快,材料内外温差可以快速缓解、平衡。3.减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在同样温差下产生的热应力小。4.减小表面热传递系数h。保持缓慢散热降温。5.减小产品的有效厚度。造成材料导电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能带结构及其被电子填充的性质有关。(1)晶体的能带分为:价带、禁带和导带。晶体的导电性是其能带分布的反映。其价带是否被填满,是否存在禁带,以及禁带宽度的大小等因素决定其导电性能。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金属导体的能带分布特点:无禁带。a价带和导带重叠;b价带未被价电子填满,价带本身就是导带。这两种情况下的价电子就是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即使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非导体的能带分布特点:有禁带。在绝对零度时,满价带和空导带,基本无导电能力。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半导体禁带宽度小。在室温下,一部分价电子能获得大于禁带宽度的能量ΔE,跃迁到导带中去,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价带中形成空穴,这样就使半导体具有一些导电能力。而绝缘体禁带宽度大。在室温下,几乎没有价电子能跃迁到导带中去,故基本无自由电子和空穴,所以绝缘体几乎没有导电能力。金属的导电机制:经典理论: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定向移动。量子理论: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以波动的形式在晶体点阵中定向传播。电阻的本质:电子波在晶体点阵中传播时,受到散射,从而产生阻碍作用,降低了导电性。电子波在绝对零度下,通过一个理想点阵时,将不会受到散射,无阻碍传播,电阻率为0。电阻产生的机制:(1)晶体点阵离子的热振动(声子),对电子波产生散射。(2)晶体点阵电子的热振动,对电子波产生散射。(3)晶体点阵的完整性被破坏(存在杂质原子、晶体缺陷等),对电子波产生散射。【基本电阻12+残余电阻3】。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1.温度对金属电阻的影响:(1)一般规律,0K时:电阻率大小决定于晶体缺陷的类型和数量。极低温时:电子散射占主要地位,声子散射很弱,基本电阻与温度的平方成正比。随着温度的升高,声子散射散射作用逐渐增强,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德拜理论,原子热振动存在两个规律性区域,区分区域的温度D被称为德拜温度。当TD时,基本电阻与温度的五次方成正比,当T2/3D,德拜温度500K时,非过渡族金属的基本电阻与温度成正比。(2)过渡族金属室温以上的线性关系被破坏。(3)多晶型转变:多晶型金属的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电阻温度系数也不同,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将发生突变。(4)铁磁金属的电阻-温度关系反常。铁磁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铁磁-顺磁的磁相转变,从而导致电阻-温度关系反常。2.受力情况对金属电阻的影响:(1)拉力的影响:在弹性限度内,单向拉伸或扭转应力能提高金属的电阻率。(2)压力的影响:对于大多数金属,压力能降低金属的电阻率。在高压下,原子间距缩小,内部缺陷的形态、电子结构、费米面、能带结构及电子散射机制等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甚至可能导致物质的金属化。3.冷加工对金属电阻的影响:冷加工的形变使金属的电阻率提高。4.晶格缺陷对金属电阻的影响:晶格缺陷使金属的电阻率提高。5.热处理对金属电阻的影响:冷加工后,再退火,可使电阻降低。当退火温度接近于再结晶温度时,可降低到冷加工前的水平。但当退火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时,电阻反而增大。新晶粒的晶界阻碍了电子的运动。淬火能够固定金属在高温时的空位浓度,而产生残余电阻。淬火温度越高,残余电阻越大。6.几何尺寸效应对金属电阻的影响:当试样的尺寸与导电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在同一数量级时,电子在表面发生散射,产生附加电阻。7.电阻率的各向异性:一般立方晶系的单晶体电阻表现为各向同性,但对称性较差的六方、四方、斜方等晶系单晶体的导电性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本征半导体:纯净的、无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导电机制:在绝对零度和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半导体的满带中被电子占满,空带中无电子,不导电。在温度升高、光照等热激发(本征激发)时:价电子从外界获得能量,部分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束缚,跃迁到空带中。空带中有了电子成为导带,满带中的部分价电子迁出出现了空穴,成为价带。本征激发时,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出现,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逆电场方向运动,空穴顺电场方向运动。自由电子和空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自由电子和空穴都能导电,统称为载流子。本征半导体的电学特性:(1)本征激发成对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所自由电子浓度与空穴浓度相等,都是等于本征载流子的浓度ni;(2)ni和Eg有近似反比关系,硅比锗Eg大,故硅比锗的ni小;(3)ni与温度近似正比,故温度升高时ni就增大;(4)ni与原子密度相比是极小的,所以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微弱。杂质半导体的分类及导电机制:通常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材料是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人为地掺入五价元素和三价元素,分别获得N(电子)型和P(空穴)型杂质半导体。(1)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素获得电子型杂质半导体。由于的掺入五价元素中的四个价电子与周围的原子形成共价键,余下一个价电子的能级非常接近导带能量,使得其在常温下进入导带成为自由电子,因此掺杂后的半导体导带中的自由电子显著增多。把这个五价元素称为施主杂质。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多子)。(2)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获得电子空穴型杂质半导体。由于的掺入三价元素中的三个价电子与周围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