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粗蛋白质:饲料中一切含N化合物的总称。粗蛋白=真蛋白+非蛋白氮2.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乙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类脂肪和其它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3.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粗纤维测值偏低,无氮浸出物偏高。5.无氮浸出物: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总称。6.必需氨基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7.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特定的条件下,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8.非必须氨基酸:是指不可用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9.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它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10.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的氮的百分比。11.理想蛋白质: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12.热增耗: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叫做热增耗。13.净能: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有限能。14.氮校正代谢能: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只能用于家禽。15.淀粉价:是通过氮碳平衡实验,测得所采食饲料在动物体内沉积的氮、碳数量,再推算出体内沉积的脂肪量。16.饲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饲粮中能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从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17.酶制剂: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18.益生素:指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19.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一定生产性能时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最低数量。20.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饲料统称为饲养标准。21.外源指示剂法:外源指示剂是加入饲粮中的指示物质。用Cr2O3作为指示剂,从预备实验期开始将其加入饲粮中混匀饲喂。指示剂法除每日只收集部分粪样外,其他与全收粪法相同。将所收集的粪样混匀,再取样分析粪中的营养成分和Cr2O3含量。22.采食量:是指动物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23.温热环境:包括湿度、相对湿度、气流、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热、舒适与否的感觉。24.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营养物质满足维持需要的生产利用率为零,这种需要仅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代谢过程,弥补营养素周转代谢的损失以及必要的活动需要。25.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室温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是维持能量需要中比较稳定的部分。26.生长: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协调地增加身体的质量。27.肥育: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28.养分:饲料中凡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29.风干技术:在60-70℃烘箱中烘3-4小时,取出在空气中冷却30分钟,再同样烘干1小时,待两次称重相差小于0.05g,所失重量即为初水。30.烘干技术:在100-105℃烘箱内烘2-3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再重复烘干1小时,待两次称重小于0.002g。失去的重量为吸附水。31.氨基酸的缺乏;一般在低蛋白质饲粮情况下,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氨基酸缺乏不等同于蛋白质缺乏。32.氨基酸的拮抗:某些氨基酸在过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肠道和肾小管吸收时与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产生竞争,增加机体对这些氨基酸的需要。33.常量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Ca、P、Na、K、CL、Mg、S等7种34.微量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Fe、Zn、Cu、Mn、I、Se、Co、Mo、F、Cr、B等12种35.内源尿氮:是指动物在维持生存的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36.代谢粪氮:动物采食无氮饲粮时经粪中排出的氮37.基础代谢氮:内源尿氮、代谢粪氮和体表氮损失的总和38.孕期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39.标注乳:将乳脂含量为4%的乳称为标准乳40.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机体蛋白质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在合成机体组织新的蛋白质的同时,老组织的蛋白质也在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周转代谢。41.总能(GE):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和能量的总和。42.消化能(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43.代谢能(ME):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44.AME:表现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气能45.TME:真代谢能=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46.AMEn:AMEn=AME-RN*34.3947.TMEn:TMEn=TME-RN*34.3948.净能(NE):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消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49.必需脂肪酸:凡是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等称为必需脂肪酸二、填空1.常见的半必需氨基酸有:胱氨酸、丝氨酸、酪氨酸2.常量元素Ca和P缺乏症:佝偻病是幼龄一种典型营养缺乏症;骨软化症是成年动物一种典型的营养缺乏症;骨松症是成年动物另一种营养代谢疾病3.常量元素Mg:缺Mg主要表现厌食、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挛和肌肉抽搐。实际生产条件下是产奶母牛采食大量旺盛青草后出现“草痉挛”。反刍动物的需酶量高于单胃动物4.微量元素Fe:典型症状是贫血5.微量元素Zn:是酶的组成成分。缺乏时,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6.微量元素Mn:禽类缺乏时产生滑腱症(或叫骨短粗症)和软骨营养阻碍7.微量元素硒:与维生素E协同,缺乏症状相同,猪、鼠缺乏时,肝坏死,也可与肌肉营养不良(NMD)或白肌病(WMD)、桑葚心(MHD)同时出现;鸡缺时渗出性素质(ED)和胰腺纤维变性;牛羊缺时NMD或WMD它是一种横纹肌变性的营养缺乏症,肌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条纹8.必须脂肪酸包含的三种酸为:亚油酸、a-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9.维生素有14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10.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11.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维生素B12(氰钴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12.维生素K的自然界拮抗物是双香豆素(草木犀醇)13.饲料中的核黄素大多以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的形式的存在14.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15.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养分分为六大类:水、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三、简答题1.比较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非反刍动物:1.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2.消化酶有胃蛋白酶、凝乳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和二肽酶3.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方式为主动吸收,载体有碱性、酸性和中性系统反刍动物:1.瘤胃微生物对氮的消化和利用:摄入蛋白质N的70%被瘤胃微生物消化,其余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2.小肠消化方式与产物:与单胃动物相同;底物与单胃动物不同3.大肠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同,进入盲肠的N占摄入N的20%2.反刍动物使用尿素应注意那几点一、补加尿素的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二、补加尿素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适宜。三、保证供给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四、控制喂量。五、注意喂法。六、采用高效尿素添加剂3.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非反刍动物:a.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b.α-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萄糖c.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顺序为: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戊糖d.幼龄动物吸收的葡萄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e.未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VFA反刍动物:a.幼年反刍与单胃动物相同b.反刍动物以形式VFA为主,葡萄糖为辅,以瘤胃为主,小肠、结肠、盲肠为辅c.丙酮酸在瘤胃内变成挥发性脂肪酸d.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终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还有二氧化碳和甲烷4.为什么大量饲喂粗纤维会导致体脂肪合成和沉积量下降?答:反刍动物体内脂肪合成所需的重要原料长链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饲料,二是由乙酸和丁酸合成,①在大量饲喂纤维性饲料的条件下,由于丙酸等前体物短缺,使内源葡萄糖合成锐减,当然无法满足合成NADPH的需要,诚然,反刍动物还有另外产生的NADPH的代谢途径,但是70%的NADPH是由葡萄糖代谢产生,因此在这样的饲喂条件下,外源和内源葡萄糖的短缺对体内脂肪合成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②反刍动物内合成脂肪过程中,葡萄糖又是合成甘油三酯所必需的甘油的主要前体,这是在大量饲喂纤维性饲料条件下由于外源和内源葡萄糖的短缺导致体脂肪合成和沉积量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5.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异同?非反刍动物:a.脂肪消化开始于胃,胃底腺可分泌胃脂酶,此酶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并使胃酸的作用失效,胃脂酶水解日粮甘油三酯的10-30%b.胰脂酶可水解TG成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c.脂类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粘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粘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d.肠肝循环:胆汁在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后再回到食糜,进入回肠末端,重吸收入血通过门脉入肝,再入胆中贮存,最后释放入十二指肠反刍动物:a.脂类在瘤胃内消化,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微生物作用变成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减少,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易构变化,脂类中的甘油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b.脂类在小肠的消化,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由吸附在饲料颗粒表面的脂肪酸,微生物脂类以及少量瘤胃中未消化的饲料脂类构成c.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通过瘤胃壁吸收6.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①消化能体系:考虑了粪能损失,准确性小于代谢能和净能,猪多采用消化能体系②代谢能体系:在消化能的基础上,考虑了尿能和气能的损失,比消化能准确,但测定困难。代谢能体系主要用于家禽③净能体系:不但考虑了粪能、尿能、气能的损失,还考虑了热增耗的损失,比消化能和代谢能准确。但测定难度大,费工费时反刍动物多才用净能体系7.日粮、脂肪酸与肉品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