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2006年6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6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南宁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南宁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发展回顾(一)十五农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南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战略决策和1234610工作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落实农村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优质、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克服了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禽流感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完成了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全市(六县六区)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农、牧、渔业生产取得可喜成绩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07亿元,农业增加值119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同比分别增长821%、82%和851%。农产品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十五期末粮食总产18102万吨、糖蔗总产86093万吨、油料总产87万吨、蔬菜总产2685万吨、水果总产7182万吨、木薯总产5405万吨(干片)、蚕茧总量417万吨、肉类总产4648万吨、禽蛋总产163万吨、牛奶总产265万吨、水产品总量1673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建设32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累计实施标准化种植583万亩,养殖基地21个;有73个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24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高品质产品也有了较快发展。同时,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大对禁用禁销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市、县(区)、乡(镇)农产品质量体系,以蔬菜农药残留监控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蔬菜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位居全国首府大中城市前列,生猪瘦肉精合格率982%,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52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868万亩,农机总动力达27979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增加到944万台,农机作业量占农业总作业量的比重由45%提高到5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2%,全年农村用电量49364万千瓦时。2.科教兴农成绩斐然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应用力度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共累计推广三田工程、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三大免耕技术(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马铃薯免耕技术)、农作物三避技术(避雨、避晒、避寒)、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水果高接换种、测土施肥、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优质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等60多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增加效益73亿元,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0%。3.优势产业及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在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各县区围绕龙头企业抓基地,通过科技示范、政策引导、信息服务等手段,形成了具有南亚热带特色及区域优势产业,建设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畜牧、桑蚕、木薯、水产等八大优势农业生产基地,一个集城郊型、创汇型、生态型为一体的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其中:(1)粮食产业基地建设,主要围绕国营粮食系统加工企业、广西黑五类、广西快点河粉集团、广西农乐米业公司等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我市优质谷产业基地建设。十五期间,重点抓好25万亩优质谷生产示范基地,使全市优质谷基地由计划的50万亩发展到135万亩。(2)糖料产业基地建设,以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制糖龙头企业与农户实行蔗价与糖价挂钩联动,实行订单农业。糖蔗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80万亩左右,产量86093万吨,位居广西第二位。(3)水果产业基地建设,以金泰尔、万利来等6家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共建基地和保价收购的办法,直接带动了全市130万亩水果生产的发展。(4)外运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依托横县兴辉公司等4家蔬菜罐头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建设加工型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到1088万平方米。(5)畜牧水产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依托广西温氏集团、凤翔公司、南宁漓源公司、广西富丰集团、广西桂柳公司、南宁正大公司的发展,带动建设了家禽养殖小区550个,带动规模养殖户13000,增加出栏家禽16777万羽,全市家禽出栏达822801万羽以上;二是建立罗非鱼加工出口养殖基地10万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为其配套的广西百洋罗非鱼出口加工有限公司已经在南宁高新区竣工投产。三是发展肉奶牛、黑山羊养殖小区,初步建成优良奶牛、优质肉牛和肉羊养殖基地。(6)桑蚕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依托横县桂华茧丝绸公司、宾阳县蚕业工贸公司为龙头带动,着重抓好20万亩产业化标准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十五期末,全市桑园种植面积达2985万亩,成为全区最大的优质原料茧生产供应基地和重要的茧丝加工基地。(7)木薯产业基地建设,以明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43家木薯淀粉加工企业,直接带动了全市木薯产业化水平发展,面积逐年扩大,十五期间,全市种植面积达67万亩,成为广西最大的木薯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变性淀粉加工基地。4.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三扶持、三增强工作思路,认真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发展后劲,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3家,农民专业经济组织94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带动农户65万户,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5.特色农业及品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县区通过示范推广,开展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扩大种养生产规模,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特、优品牌农产品,使横县茉莉花、武鸣灵水牌龙眼、江南吴圩西瓜、邕宁刘圩香圩、宾阳黎塘莲藕、上林明山优质米、马山黑山羊、隆安板栗、良庆南晓鸡鹅、西乡塘区香蕉等农产品逐步形成南宁品牌,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促进了我市特色农业及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市农业农产品的竞争力。6.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工程,加大了乡村公路建设力度,逐步解决部分村屯道路不通及行路难的问题;继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好550个生态文明村。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达2677元。全市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医疗保障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二)十五期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仍然不强,表现在农业投入不足,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大,中低产田比例高,农田水利设施毁坏、老化、灌溉配套设施不全等,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装备水平差,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民增收难度大。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跟不上等原因,农民就业门路不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十分缓慢,全市约有52万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大受影响。3.农产品还处在初级产品阶段,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较少,粗加工多,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农民经济效益低。4.农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长期形成的重数量、轻品质的农业增长方式,明显受到了市场需求的制约。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投入。近两年来,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料化肥、农药、种子价格已连续两年以10-30%速度上涨,加上电力不足,燃油提价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投入,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6.科技信息不灵与提高科学种养的矛盾。近年来,农民种养积极性高涨,但科学种养水平却不高,由于农业科技信息不灵,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不全,使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不优、特色不鲜明,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产不增收。二、南宁市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发展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农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市农业的发展有极好的发展机遇。1.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将会引起党和政府更加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及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把握,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这些战略思想,将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新的发展时期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些战略思想和主要论断为进一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政策基础。2.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将面临良好的宏观环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立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入实施,随着中越共同构建两廊一圈,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以南宁为核心的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为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搞活农产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新的契机。3.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通过连续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糖料、水果、蔬菜、畜牧、桑蚕、木薯、水产等主导产业。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已初步发挥出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4.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三大会战,我市水利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5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3%;农村用电已达到49364万千瓦小时,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大规模、高起点的农业综合开发为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畜牧水产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市推动农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市畜牧水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我市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和水资源,发展畜牧水产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颇具国际竞争能力。(二)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农业的承诺期限已到,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我市与东盟近邻国家农业生产结构非常相似,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运销、农业生产经营者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必须经过较长的时期的改革发展才会逐渐加以解决。三、南宁市十一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十五取得成绩和经验基础上,牢牢把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方式,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推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县(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把名特优新品种、高产优质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增值为主攻目标,使我市农业在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上有新突破,创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新农村。(二)总体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6%以上;创建1-2个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或县区;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农产品质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