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做足青春文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发展现代农业做足青春文章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按照团中央的总体部署,团黑龙江省委把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作为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紧紧抓在手上,通过全委(扩大)会议、党组会议、书记办公会议认真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精神,专题研究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根据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的实际,把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大力构建农村青年服务体系,引领农村青年在现代农业领域建功立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是:一、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能人队伍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青年人才是关键。团黑龙江省委始终把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以农村青年科技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实施“新型青年培训工程”为主要途径,以开展“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为主要手段,不断明确培养方向、拓展培养领域、强化培养手段、完善培养措施。通过给技术、给任务、给舞台、给信息、给政策,营造了农村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壮大了一批以村团支部书记、青年中心负责人为代表的组织型青年能人队伍;以农村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科技生产经营示范大户、科技协会领办人为代表的科技型青年能人队伍;以农村青年生产经营大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青年合作经济组织领办人为代表的市场型青年能人队伍。目前,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全省农村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培养各类青年能人50余万,活跃在全省农村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带作用。二、积极推广青年农业科技项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示范推广。通过深入开展“共青团农业优良品种推广活动”,组建农村青年产业科技协会组织,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绿色特色项目推广格局。充分发挥青年能人在推广科技项目方面的示范作用,不断强化项目基地建设,使青年农业科技项目在农村青年中得到广泛认可。高油高蛋白大豆、高淀粉高氨酸玉米、优质绿色水稻、脱毒马铃薯、“两牛一猪”、北药开发等一大批优势主导产业项目得到广泛推广,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每个市、县团委确定主导项目2-3个,每个乡、村团组织确定骨干项目1-2个,推广农业先进科技项目800余个,建立项目示范推广基地6000多个。三、完善青年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青年发展现代农业,健全青年服务体系是前提。不断强化以青年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农村青年盼资金、盼技术、盼信息、盼服务的实际需求,通过依托“县县上网”工程开办黑龙江农村青年信息网和依托农村青年中心建立信息服务站等方式,搭建起了信息互动平台;通过与省信用合作协会出台《关于培养扶持农村青年畜牧大户的意见》等政策和开展“存一贷一”、支持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储蓄等活动,搭建了政策扶持平台;通过依托高校和农业、科研等部门广泛开展科技大集、科技人员下乡、校村结对帮扶等技术扶持活动,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依托“青字号”龙头企业和青年经纪人协会广泛开展各类推介交流活动,搭建了市场中介平台;通过组建以乡村两级团干部为主体的粮补义务监督员队伍,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通过依托“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和乡村青少年维权中心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搭建了权益维护平台。各平台互相交融,相互支撑,在全省范围内初步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互通、服务有形、功能完善的农村青年服务体系。四、努力开发青字号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农产品市场开发是核心。首先,在各类培训中逐步加大市场营销和期货贸易方面知识的比重,使广大农村青年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其次,在发展壮大农村青年经纪人队伍的基础上,本着“青年办、青年管、青年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村青年能人大力兴办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体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村青年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再者,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开展港澳青年企业家经贸考察活动和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活动,把开发绿色特色农产品的项目、资金及技术“请进来”;通过开展农村青年绿色特色农产品“两江一海行”活动和“港澳行”活动,举行黑龙江农村青年绿色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省外推介会及境外推介会,实现本省青字号绿色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从而开辟绿色特色农产品交易渠道,增进绿色特色农产品企业之间的广泛交流,提高了本省青字号绿色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了青字号龙头企业增效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步伐。目前,全省有农村青年合作经营组织1000多个,培育“青字号”龙头企业4300多个,已有120余家企业的20多类500余个品种“青”字号绿色特色农产品成功进入中央商城等大型连锁超市。服务百村建新功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责任,也是机遇。2006年以来,团河南省委以团中央实施的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结合自身实际,启动实施了“河南青年百村建设行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明确思路,找准定位1.广泛研讨,达成共识。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团河南省委及时组织广大团干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积极讨论,深入研究,在共青团河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青春的决定》。按照团中央“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具体要求,依据省情、团情、村情实际,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和完善,团省委决定启动实施“河南青年百村建设行动”,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全面部署,共同推进。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百村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实施推进会,对百村建设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要求全省各级团组织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服务百村当先锋”为主题,以100个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民主动、青年带动、团组织联动为格局,以因村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为原则,突出育新人、办实事、创示范、重建设等关键环节,努力创建“共青科技示范村”、“共青文明示范村”、“共青生态示范村”,共同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3.深入调研,确定百村。团省委书记班子、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带队深入农村,专题调研,掌握实情。通过各级团组织逐级申报,由团省委筛选确定100个行政村作为重点“联系村”。其中,团省委机关部门直接联系10个,18个省辖市团委各联系5个。100个村分布在全省的91个县(市、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青年占主导,村中青年人比重较大,村“两委”成员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5.3岁;二是发展潜力大,有一定的优势产业或正在开发的产业项目,待利用的资源较多,村人口规模适中,有一定的建设规划基础;三是团组织健全,村党支部重视团的工作,团组织设置完善,规章制度较为健全,村团支部书记素质较高;四是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既有初具新农村雏形的,也有基础设施一般的,既有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也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既有青年英雄、青年典型所在的村,也有团组织多年来驻村扶持的村。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1.争取政府资源。团组织在各级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赢得了政策项目支持,优化了工作环境。2006年,团省委联合省扶贫办,争取培训资金40万元,直接转移培训1200名务工青年;联合省农业厅开展“共青沼气工程建设”,筹资100多万元,带动百村“一池三改”共4787户,沼气使用户达到20%,其中11个村达到了50%以上;协调省交通厅近700万元资金,为10个重点村修建60多公里的自然村道路;联合省林业厅开展“保护母亲河、建设新农村”活动,营建“省会青年生态林”、“社会主义新农村青年林”3000多亩;联合省交通厅、商务厅,在符合条件的联系村全部建起公共汽车招呼站和乡村超市。2.整合团内资源。从团省委到村团支部,强化协调、及时沟通、紧密合作,实现了人、财、物等资源的统一配置。2006年,全省高校组织动员30余万名大中学生组成3425支实践小分队,开展以“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各类宣讲6890余场,在农村新建实践基地270个。全省200多个青年文明号集体为百村群众提供服务500多场次,1500多名青年专家开展村庄规划、科技指导等服务13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60多万人。省青联委员走村入户,组织文艺演出50多场,帮助成立文艺队30多个,共建青年文化大院20个,创作反映新农村风貌的文艺作品2000余件。城乡小学“手拉手”,援建标准化少先队室15个。100个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结对帮扶1000多名农村留守青少年。省团校减免学费,为百村80多名初中生进行中专学历教育。3.挖掘社会资源。借助“百村建设”的平台,各级团组织把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变成现实。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帮助联系村群众开发市场、引进项目、联系资金,在百村新确立主导产业42个,确立致富项目247个。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筹集社会资金,为百村建设希望小学1所,希望网校10所,希望书屋100所。与河南移动通信公司共同实施“神州行工程”,为百村青年中心建立100个信息服务点、36个移动书屋。动员社会力量,捐赠农用车、电脑、水泥、体育器材、医疗器械等价值800多万元的物资、物品,有效地推动了公共设施建设。三、健全机制,持续推进1.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参加的河南青年百村建设行动领导小组,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加大政府资源协调力度。各地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采取现场推进、年中交流、观摩研讨等措施,总结经验,学习交流;采取全面巡查、重点抽查、月末例查、交流互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完善提高。省、市、县三级团委均成立了团干部驻村工作队,团省委书记班子成员带头驻村,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确保联系村建设持续推进。2.建立宣传发动机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干部座谈会和青年团员交流会等,宣传惠民政策,激发建设热情。在显著位置树宣传标牌、刷宣传标语,营造良好氛围。组织省内外主要媒体记者深入百村,体验生活,感受变化,集中宣传报道联系村的事业发展和农村青年的精神风貌,展示工作成效。2006年,仅河南日报就刊发新闻、综述近30篇,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分5次专题报道活动取得的成效,扩大了影响。3.建立目标考评机制。依照整体工作方案,机关各部门和省辖市团委分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汇编成册、上墙公布,强化目标任务,分工负责、相互监督。团省委分别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细化任务分工,规定年终完不成任务的后三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选资格。各高校团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少年维权岗等责任单位也分别与联系村签订帮扶责任书,定人、定时、定量地开展帮扶。4.建立督导激励机制。实行督查考核制度,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任务落实情况和联系村建设情况,实行量化考核,年终公布结果。在2006年总结表彰会上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50名,先进村21个,确定友情支持单位37个,巩固了成果,促进了工作。实行信息报送制度,编写专题工作简报,建立主题网页,及时编发工作动态信息。四、注重建设,促进发展1.加强组织建设,扩大覆盖。坚持党建带团建,创新农村基层团建模式,以实施团建“211”工程和开展团的领导机关抓基层联系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五四红旗团委”、“五好团支部”、“双强团支部”争创活动,深入实施农村团建“三级联创”工程,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团组织联合创优、动态管理、表彰激励的长效工作格局。2.加强作风建设,展示形象。全省广大团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交流思想,拓展思路,提高了学习能力;长期吃住在村里,和干群一道出主意、想办法,找项目、谋发展,提高了服务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了创新意识;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树立了良好形象。3.加强阵地建设,凝聚青年。遵循“积极建设,重在发展”的原则,在全省已建612个农村青年中心的基础上,百村全部建立青年中心,“基层团委+青年中心”的新型工作阵地得到进一步扩大。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选派青年志愿者,参与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壮大工作队伍。以青年中心为平台,发展各类专业青年社团,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参加,丰富青年生活。引领农村青

1 / 2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