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法学专科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A.直接放意犯罪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C.间接故意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2.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并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控制D.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3.张某在闹市中一栋楼房的九层居住,一天不小心,将大花瓶打碎,扔到垃圾箱又觉得麻烦,遂随手将碎片扔出窗外,使在行走的于某被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间接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致死罪C过失重伤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4.王某在香港以84万元港币购买了12公斤金条,准备带到中国大陆销售,在入关时,王某故意隐瞒未向海关申报。经查,12公斤金条价值100万元人民币,依法应缴纳8万元人民币的关税。王某的行为应定()A、走私罪B、走私贵重金属罪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D、不构成犯罪5.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未判,应当对漏罪进行定罪量刑然后按()。A.先减后并方法并罚B.先并后减的方法并罚C.相加方法井罚D.吸收方法并罚二、多项选择题1.刑罚的目的是()。A.全面预防B.一般预防C.特殊预防D.部分预防2.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A.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3年以内B.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C.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D.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3.我国《刑法》对不同的刑种,采取了不同的数罪并罚原则。对判处()的,采取吸收原则。A.死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拘役E.管制4.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到了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后,犯意发生转化,意欲除掉了,遂将丁打死。对此案应认定()。A.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伤害罪B.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杀人罪C.甲、乙犯有共同故意杀人罪D.丙犯有故意伤害罪E.丙不构成犯罪5.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A.防卫挑拨B.互相斗殴C.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D.假想防卫三、简答题1.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2.连续犯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3.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几种情况?4.抢劫罪的法定加重情节有哪些?2四、案例分析1.被告人李某(女,幼儿园教师)于某日上午带领其执教的幼儿班20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名幼儿失足落入路旁的粪池。李某见状惊惶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一男青年赖某闻讯赶来,找一竹竿约70公分深,但其也不肯跳入粪池救人。最后,一农民赶来跳入粪池救出幼儿,但幼儿已死亡。问:1对李某应否追究刑事责任,为什麽?2对赖某应否追究刑事责任,为什麽?2肖某因其丈夫长期患病,久治不愈造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便由嫌弃进而产生杀夫的恶念。某日晨,肖煮了两碗面条,在其中份量较少又没有鸡蛋的一碗内投下“1605”农药,放在灶台上,并向儿子说“锅里放有鸡蛋的面条是给你吃的,灶台上的那一碗是给你爸爸吃的,千万别弄错了。”说完后,便外出挑水去了。其子因肠胃不舒服,见锅里那碗面多,又有鸡蛋,怕吃不完,便把灶台上少的一碗吃了。当肖返回家时,其子已中毒身亡。肖见自己毒死了儿子,心里十分难受。问:在本案中,对肖某的主观罪过形式应当如何确定?作业题(二)一、单项选择题l、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可以从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3、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4、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A.死刑立即执行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15年5、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A.应当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内容。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2、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A.吸收原则B、相加并科原则C.先减后加原则D、先加后减原则3、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4、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5、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3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连续犯D.吸收犯三、名词解释1.犯罪既遂2.犯罪集团3.想象竞合犯4.牵连犯四、简答题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何在?2.不作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3.犯罪故意的构成因素有哪两种?4.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是什么?五、案例分析1.甲欲杀乙,便用刀砍乙,致乙轻伤。乙哀求甲不要杀他。甲动了恻隐之心,便未再砍乙。乙自行到医院去包扎。医院的护士把福尔马林药水当成破伤风针给乙注射,致乙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2.甲指使其年满15周岁的儿子乙盗窃他人价值10万元的汽车一辆。对本案应当如何处理?作业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A.犯罪目的不同B.犯罪故意内容不同C.打击的部位不同D.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43、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B.强奸罪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拐买妇女罪4、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A.保险诈骗罪B.虚假理赔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5、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拿走。张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劫罪D.侵占罪二、多项选择题1.在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的原则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E.折衷原则2.根据对罪状的叙述主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E.复杂罪状3.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有()A.遗失武器装备罪B.战时临阵脱逃罪C.战时违抗军令罪D.盗窃军用物资罪E.逃离部队罪4.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有()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B.掌管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会计C.经管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发放人员D.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主管人员E.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保卫人员5.盗伐林木罪在主观上出自()A.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B.故意,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C.故意,并有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故决或过失E.故意,并有为个人谋取其他利益的目的三、名词解释1继续犯2正当防卫3拘役4减刑四、简答题:1、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2、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3.犯罪未遂应当具备哪些特征?54.紧急避险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五、案例分析徐某,男,20岁。1997年12月2日下午,徐与同学王沁华等人在课间休息时相互扔雪球耍,事后王沁华发现裤子被木材划破,怀疑是徐所为。因此,王在上课时用雪球打徐,并向徐身上吐痰。放学后,王沁华、王金泉为此又追赶殴打徐。第二天下午外出时又遭王金泉、王沁华的殴打,嘴被打破。徐因连遭王沁华等人殴打,一连几天不敢到学校上课,在家中自制尖刀一把。3月8日上午徐携带尖刀一把到学校上课,行至教室门前,被同学刘朋文拉到校外,刘与王沁华等一伙人又对徐进行殴打,徐所带尖刀被打落在地,徐拾起尖刀逃跑,刘朋文一伙人拾起砖头追打徐,将徐的腰部、腿部、脚部打伤,刘朋文追上前抓住徐后,用砖头猛击徐的头部等处,将徐的头部顶骨打破裂,手部打伤。徐在这种情况下,左手捂住自己的头部,用右手持刀乱捅,致刘朋文胸部、腹部六处受伤,造成出血性休克死亡。问:试分析本案中徐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作业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A、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B、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C、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D、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4、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侵占罪B、伪证罪C、行贿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5、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二、多项选择题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具有下列情节的,从重处罚()6A.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B.犯诬告陷害罪的C.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D.犯侮辱罪、诽谤罪的E.犯签订合同被骗罪的2.剥夺政治权利包括()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E.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刑法的“避险不适时”是指()A.事先避险B.事中避险C.事后避险D.假想避险E.避险过当4.我国刑法中属于限制责任能力的人有()A.又聋又哑的人B.盲人C.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D.醉酒人E.限制刑事责任的障碍人5.对罪犯实行劳动改造的场所有()A.监狱B.劳动改造管教队C.看守所D.未成年犯管教所E.拘役所三、名词解释1叙明罪状2放火罪3诽谤罪4抢夺罪四、简答题1.想像竞合犯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2.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3.简述我国刑罚的目的。4.简述自首与坦白的异同五、案例分析甲(男,35岁)系瓜农。甲因其所种西瓜被盗严重,遂在瓜地周围拉上铜丝,并接通电源。其妻阻止道:“会电死人的,去取掉。”甲说:“我又不是要电死好人,是防盗,偷西瓜的人死了活该。”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三个小学生放学后追逐蝴蝶进入西瓜地,触电后均抢救无效死亡。甲发现后即到派出所投案自首。7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为什么?作业题(五)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刑法一共是()条。A192条B452条C189条D552条2.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3.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其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的总合。A主观要件B客观要件C案情D主观和客观要件4.犯罪一般客体是指()A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B社会主义法律所保护的整体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D具体犯罪所侵犯的具体人和物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A14岁到16岁B14岁到18岁C16岁到18岁D18岁到20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我国的主刑有()。A管制B拘役C死刑D罚金2.量刑情节分为()。A法定情节B酌定情节C一般情节D特殊情节3.我国刑法规定使用数罪并罚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