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重点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给予尽可能的全面把握,理解它们的内涵,将其与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性研究,找出我国的特色,进而也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内容有所发现。第一节概述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一)概念: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二)特点: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诉讼原理,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三)意义: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可以促进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化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指导着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展二、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一)国家追诉原则(二)控审分离原则(三)无罪推定原则(四)公正审判原则(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六)禁止重复追究原则(一)国家追诉原则1、基本含义国家垄断刑事案件的公诉权,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出公诉,是否提起公诉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22、评价相对于个人起诉,国家追诉更有利于有效惩治犯罪。(二)控审分离原则1、基本含义(1)刑事追诉权和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独立行使(2)不告不理,检察机关(自诉人)不提起正式的起诉,法院不得审理任何刑事案件(3)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和范围必须仅限于检察官的起诉书所明确记载的对象和范围,不得审理任何未经起诉的被告人和行为(三)无罪推定原则1、基本含义: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之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罪。如何确立一个法律上无罪的人有罪,包括5个内容:1.1举证责任的承担:控方负举证责任,不得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证其罪1.2沉默权1.3疑罪从无1.4定罪权专属于法院1.5法院必须依法判决(实体法、程序法)2、在法律上无罪的人被定罪前如何对待他1.1采取强制措施,必须有合法依据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把他当作罪犯看待,只能视为“特殊公民”1.3采取强制措施必须受到严格限制3、发展历史有罪推定(封建纠问制诉讼)→无罪推定(近现代辩论式诉讼)事件:1.1意大利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理论阐述1.2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立法确立1.3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文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刑事诉讼的客体→刑事诉讼的主体34、评价确保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有重大意义,构成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之一。5、该原则在中国――双重标准一方面,我国已对国际社会承认采纳无罪推定原则,并保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享有无罪推定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在国内的大陆地区,在刑事诉讼中并没有承认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现在:5.1刑事诉讼法12条(公检的暂时认定,只能确立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法院的最后认定,才能确立其罪犯的地位)5.2取消了免于起诉制度。原来存在的免于起诉制度实质上是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作有罪推定,但又免于起诉,这就分割了法院的统一定罪权。为了维护法院对刑事案件审判权的统一和完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于起诉制度。检察院只能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或不起诉的决定。5.3明确区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诉案件的被追诉者在检察官提起公诉前称为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后称为被告人,同时废除“人犯”这一明显带有有罪推定色彩,易于“罪犯”概念混淆的称谓。5.4将逮捕的条件“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就意味者逮捕的条件降低了。同时明确逮捕是侦查阶段采取的一项强制措施,而非实体处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被逮捕的人就是罪犯的错误概念。5.5公诉案件证明责任主要由控诉方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5.6确立“疑罪从无”(65条、140、162条)65条:对需要逮捕而证据不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侦查阶段(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65条审查起诉阶段→决定不起诉140条审判阶段→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162条(四)公正审判原则41、含义公正审判原则要求刑事审判程序本身应具备内在的“善”的品质,本身就是符合理性的。判断某一审判程序是否符合该原则,要看它能否使那些可能受到裁判结果不利影响的人有效参与到裁判的制作过程。2、历史渊源英国古老的自然正义原则;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3、最低限度的公正标准1.1参与原则受刑事裁判直接影响的人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的参与刑事裁判得制作过程。(在场权、举证、质证的权利)1.2中立原则裁判者超然、无偏袒1.3对等原则程序参与者拥有平等的机会、便利和手段,裁判者给予双方证据、观点同等的重视和关注1.4理性原则审判程序的运作应符合理性的要求。法官庭审、评议及制作裁判必须冷静、全面、审慎、说理。1.5及时原则刑事程序应当及时地产生裁判结果。审判活动不能过急也不能过于缓慢。1.6终结原则刑事程序应通过最终的裁判而宣告终结,不能永无终结之时,也不能随时被重启。(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1、内涵(1)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是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之一。(2)适用于任何提供言词证据的人,对于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问题,都有拒绝回答的权利(3)核心要求不是禁止“自证其罪“,而是”“强迫”自证其罪。(4)要避免被告人被强迫自证其罪,必须给予其一系列程序保障。(米兰达忠告、非法证据排除)(六)禁止重复终究原则一、基本含义英美法系:禁止双重危险(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而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起诉、审判和科刑)主要功能:防止国家滥用追诉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5大陆法系:一事不再理(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诉和审理。)主要功能:不是防止国家滥用追诉权,而是维护司法的权威,保证法秩序的安定)二、该原则不是绝对的三、国外对该原则的态度:在许多国家的宪法或法律以及国际性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四、中国对该原则的态度:没有规定该原则,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完全贯彻这一原则的精神具体表现:刑事诉讼法204条规定审判监督程序;法院司法解释117条6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在批判和取代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又与纠问式诉讼明显不同,它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诉讼原则,如无罪推定、禁止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不告不理、直接和言词审理、审判集中、审判公开、一事不再理等,并使其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基本原则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章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任何一项原则的实现均以其他原则的正确执行为前提,破坏其中一项原则,其他原则的贯彻实施也会受到影响。《刑事诉讼法》第一章规定的其他一些内容,如两审终审、人民陪审、司法协助等,不符合基本原则的特征,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因此不纳入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这些内容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加以论述。7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原则(又叫职权原则)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驶这些权力。”《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并确立了这项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公、检、法三机关有权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二、公、检、法三机关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三、公、检、法三机关分别行使各自的职权,不能混淆或相互取代注意:1.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力分工2.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的专属性3.法律对侦查权的行使有特别的规定,除了公安机关外,还有:(1)检察院负责由其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侦查(2)国家安全机关负责维护国家安全案件的侦查(3)军队保卫部门负责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的侦查(4)监狱负责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的侦查(5)海关走私犯罪部门负责走私犯罪的侦查8第三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依据《宪法》第126条、第131条和《刑事诉讼法》第5条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确立这项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审判权和检察权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原则,包含着两项联系密切的内容:一是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二是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要实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还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二、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关系三、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执行司法独立原则(一)执政党司法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即为司法工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法官、检察官的政治觉悟,增强严格执法意识。党的领导绝不是包揽司法工作,更不是对个案的处理发号施令。(二)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要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听取法院、检察院定期、不定期的工作报告,依法选举或任命、罢免或撤换法院院长、检察长及其他法官、检察官,并对冤假错案建议司法机关按司法程序进行复查或自行纠正。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主要是事后的、间接的和宏观的,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对个案发号施令,对错案直接予以纠正。(三)行政机关9行政机关与法院、检察院一样,都是由权力机关产生出来的国家机关,他们分别行驶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西方被称为第四种权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权利,媒体舆论的正当性来源于公众的利益和诉求,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知情权,也有助于监督公共权力的依法行驶。但是,司法机关作为解决冲突的终局性权力,它的独立地位和权威性,也应予以充分尊重。因此,必须处理好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媒体对司法事务进行报道应坚持客观、真实的合法原则。例如,对通过行驶知情权而获得的诉讼文书,只做如实报道,要防止过度报道或不当评论而形成“媒体审判”现象,既不能在报道时伤害当事人的权利,又必须小心维护司法尊严。1011第四节依靠群众《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依靠群众原则是群众路线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我国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贯彻依靠群众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与依靠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注重依靠群众与专门机关相结合1213第五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项原则充分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根本要求和客观规律,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集中体现。以事实为根据,就是指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应该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法律为尺度来衡量案件的具体事实和情节,按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4.3.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法律依据:6条二、基本含义(一)以事实为根据,即以证据为根据(二)以法律为准绳(实体法――犯罪构成要件、程序法)三、二者关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14第六节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诉讼,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