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编制人:刘志超认真学习,天天进步!好的开始是走向学业成功的一半!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主预览】(说明:此环节保持在10分钟左右,课下填写,预习要讲述的知识。)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原始农业的产生“”由于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南方地区无法摆脱贫困。2牛耕技术的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作用: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富国强民,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工具)东汉:一牛挽犁的出现。唐代出现了。3、评价: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土地大量开垦,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二、难以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1古代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商周的井田制,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正是因为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各朝代的土地兼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朝代还十分严重。“”,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2土地兼并的危害: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的严重破坏。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破产。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容易激化阶级矛盾。3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努力: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历代的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就包含了平均地权的内容三、沉重的赋税与力役1、沉重的赋税: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为政府的提供物质保证。古代赋税体现三个特点:重——“”;种类多——田亩税、人头税、杂税、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征收无度、无定时——“征发无度”、“无有定准”。2沉重的徭役:徭役的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设施二是兵役,如《石壕吏》描写的就是,丁壮都已从军,老弱妇女被迫服役的情形。3、影响: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的直接原因。四、中国古代水利的兴修1大禹治水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2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3汉代: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4、古代的灌溉工具:【问题探究】(说明:此环节保持在30分钟左右,由每一组选派代表加以说明。)1、结合学材第二个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耕作技术(耕作技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表现。2、我国古代面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古代赋税、徭役的特点分别有哪些?归纳中国古代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填写下表时间灌溉工具隋唐以前隋唐五代北方:南方:宋代明清【知识提升】(此环节为课下自学部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思考,加以掌握)井田制具有什么特点?瓦解的原因?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井田制瓦解引来了什么变化?勾勒井田制的解体过程。特点: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分配。土地不得买卖和转让;诸侯和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瓦解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直接因素私田的开垦井田制瓦解的标志:(《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一律征税。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标志着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至此,井田制彻底瓦解。井田制瓦解引来的变化:三大变化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勾勒井田制的解体过程: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的增加---井田制日趋瓦解---鲁国等各诸候国改革税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形成。封建统治者为何要维护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明清时期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农业商品经济有较明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茶、桑、棉花种植的专业化区域,农民家庭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也从而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使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沙场点兵】(此环节为课下作业,写到作业本上由课代表定期上交。)1、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编制人:刘志超认真学习,天天进步!好的开始是走向学业成功的一半!2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自主预览】(说明:此环节保持在10分钟左右,课下填写,预习要讲述的知识。)一、手工业经营方式1、私营手工业(1)自然经济:从定义、特点(小农经营、高度分散、自给自足)等方面把握。(2)家庭手工业的特点:手工业长期附属于,与小农业紧密结合;和自产自销;产品部分投放市场;规模小,技术落后等。(3)田庄手工业及特点: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蚕桑作业,,药材采集等。此外,、、、等的酿造加工,,,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一般日用,能够做到“”。田庄手工业的特点:经营范围广;自然经济的一部分;规模较家庭手工业大;技术仍然落后。2、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1)“工官”制度的含义:从时代起,、、、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由垄断的制度。(2)“工官”制度的目的:有利可图;满足王族、贵族、政府的需要。(3)“工官”制度的评价:①“工官”工场的经营虽然对民间市场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来说,却是一大支出。②“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的顶峰。③范围广,规模大。④“工官”制度使得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不能服务于社会。⑤行业间相互隔绝,。⑥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往往导致。(4)“匠户”:找到唐朝、宋、元、明、清各朝代对匠户的规定。二、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1)发现了和、、等器物。(2)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和。由此可知,在当时已经萌芽。2、商周时期:(1)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的内容。(2)商代还有负责指导的专职官员。(3)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4)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及农夫并列,称做。由此可见,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3、汉代:(1)《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余种。(2)丝织品经过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之为。4、唐代中期以后:(1)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兴起,也有相当大的规模。(2)唐宋(纺织品)有名。5、宋代:棉花种植及已经推广到等地区,当时的也有了新的提高。6、元明:、、等著名的纺织品。元代逐渐成为但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明代,、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不仅集中了,而且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的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冶金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已经出土有,这些早期铜器,只是一些或,而不是主要的。2、商代: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一些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已经相当大。就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来说,商周时期已经达到了。3、春秋战国时期:(1)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是春秋晚期的遗物。(2)中国已有冶炼生铁和块炼铁。(3)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和工艺已经有所发展。4、汉代:(1)汉武帝时期推行制度,全国设铁官49处。(2)汉代冶铁开始用做燃料。(3)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演进到,然后又有的进步,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5、南北朝出现。6、北宋:已经有了以的明确记载。四、陶瓷业1、原始时代:(1)原始时代的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2)山东龙山文化的,并装饰有和的划纹。(3)早期的瓷器不过是一种,又称做。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的过渡阶段。3、汉代:东汉末期的墓葬中,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4、唐代:(1)唐代的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除的青瓷享有盛名外,邢窑的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江西和四川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2)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并且把和用于瓷器装饰。5、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6、清代:康熙年间,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彩粉瓷器烧制技术在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品种多达十余种。【问题探究】(说明:此环节保持在30分钟左右,由每一组选派代表加以说明。)1、比较官营手工业和田庄(家庭)手工业的异同田庄(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劳动力生产技术产品流向生产规模2、认真评价我国古代工官制度。3、结合我国古代三大手工业行业的发展史实(填写自主预览的填空),概括我国古代纺织业、陶瓷业的发展的特点?【知识提升】(此环节为课下自学部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思考,加以掌握)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沙场点兵】(此环节为课下作业,写到作业本上由课代表定期上交。)1、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五个方面)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编制人:刘志超认真学习,天天进步!好的开始是走向学业成功的一半!3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自主预览】(说明:此环节保持在10分钟左右,课下填写,预习要讲述的知识。)一、商业发展概况1、远古时代,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有初步发展。3、西周:需求数量增加。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巨商和繁荣的。5、汉代:商运活跃。6、唐代水陆商运往来频繁。7、宋元时代:宋元_______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等地区。北宋时益州出现。8、明代: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出现了会馆。①会馆的含义:它是_____的商人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②会馆出现的原因:会馆的出现,与按_____结成的商帮有关。在这些商帮中,_____和_____的势力最为强大。二、“市”的发展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________。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______把钱投入____之中,违反法令者要___。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____。“市”的中央设置,四面建有、,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的。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__处。3、南北朝:在______、_____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____”。4、唐代:(1)“”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它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______。(2)唐代“”比较繁荣。“夜市”的繁盛,反映了_____。在当时,原有_____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5、宋代:(1)“市”突破了原先_____上的限制。①“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_______之内,而是分散于_______,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______。②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_____,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