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语文素养开发的研究吴文内容提要:本项研究系天津市基础教育骨干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历时两年,进行了语文学科创造性教学活动和学生语文素养开发的研究。本课题的确立将丰富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化的理论研究。旨在切实落实活动范畴的教学认识论价值,把语文创造性教学活动当作学生语文素养开发的有力渠道,以学生主动发展为基本点,以教学活动中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为对应点,把生动活泼还给学生,实现“在教师主导下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的局面,把学生可持续发展充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关键词: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语文素养一、问题的提出自建国以来,我国教学认识论的研究,先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是欧美教学认识论的成果,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这就是确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它是教师主导之下的学生的认识;而学生的认识,不是人类一般的认识,而是“以课本为媒介去认识客观世界”,并且在“教学认识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还介入一个引路人——教师。教师制约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客体的关系更加复杂化”(王策三,2002)尽管如此,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活动范畴尚未引入教学中,故而“知识教学和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具体机制”还没有搞清楚,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找到教学主导、主体、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因为,不从主体活动入手,在教学上,教学认识则不能有效开展。学2生的素养提升就会较缓慢。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很多新观念、新教学思想,而这些观念、思想只有变成教学操作活动才能落实,这就是本课题选项的第一层主旨;另外,现阶段课程标准设置的所有学科都从学生的主体活动入手,才能将知识教学与学生身体、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落实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目标,这就是本课题选项的第二层主旨。本项目的理论基础,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实践、劳动学说而建立的“教学认识活动机制”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认识是一种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是教学认识中主导、主体、客体的中介、桥梁”。“教学认识的关键在于构建完整、全面的学生主体活动”。(王策三,2002年)二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理论,学生识字、阅读、作文均有其规律,教师根据教材与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和特点,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就能培养和挖掘学生语文素养及其潜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考田本娜著《小学语文教学论》1987年)二、核心概念的界定所谓“素养”就是平日的修养。语文课堂是学生习得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进地积累修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3追求。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性质特点的具体体现。在语文教育改革过程中,“语文课程目标”大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80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随着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的认识,课程标准从学科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等新视角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语文素养的丰富的内涵。首先,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一基础性的含义是深刻的,它要求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必须围绕着学会4求知、学会审美、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等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不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基,终生从事学习的能力奠基,而且为学生一辈子做人奠基。可以说《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昭示了语文老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其次,语文素养具有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高度,把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的目的都结合了起来,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强调要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第三、语文素养具有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严整体系指导下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忽视了语文母语教学的实践性、活动性特点。母语教学有基础,有资源,母语教学应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即生活”,同他人交往、交流对话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的探究能力等等,靠“纸上谈兵”式的训练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语文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正如刘国正先生指出的:“语言必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反映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等等”。语文教学只有同生活相联系,才能适应语文的特点,“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才能服务、应用于生活”,否则,就会“枯燥无味,劳而寡效”。第四,语文素养具有发展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有独创的见解,创意的表达,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要求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现实,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有效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例6如,提供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积极而毫无拘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发表的意见,包括幼稚荒诞的意见,延时评价;用开放性的而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积极想象;允许学生独立地学习和工作等,教师创造性地教,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我们通过深入进行文献检索,尤其是从理论上探索“活动”概念的科学界定过程,教学认识论的系统理论,使我们对课题的理念,有了新的提升。我们将研究目的集中于教学认识论这一主旨之内。又估计两年时间力所能及的可能,将研究目的定为:1、从理论上对“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概念“创造性”,进行科学界定。2、在语文学科的六个年级(班),进行可操作性的试验。3、研究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试验探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探索知识学习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将活动范畴引入学科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认识论水平,减少实践的盲目性,排除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学生主体活动的落实,使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真正发挥出来,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与个性的发展统一起来。总之,此项研究通过扎扎实实的试验,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在教学认识论上返璞归真,进而探索发展,提高实效。四、背景知识71、苏霍姆林斯基在主体参与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活动”问题。他认为人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实践,依赖于活动,依赖于劳动。实践出真知,活动出智慧,劳动出才能,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2、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在《心理学原理》(1986)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的一般规律介绍了马克思将活动概念引入认识论。3、晚近发表的著名教学论专家王策三教授的学术专著《教学认识论》(修订本)(2002),则是本课题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该书之第七章“教学认识的活动机制”不仅为“活动”界定了科学的定义,还全面、系统、创造性地阐述了学生主体活动的建构、结构分析,以及重要性。4、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实现创新。五、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按计划、实施、反思的操作程序,全面而理性地把握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途径1、立足课堂,使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科融合与延伸,通过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不仅学到8知识,而且把学习过程作为活动载体,使其在生理上得到调解。心理上得到满足。2、拓展课外,使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架设学生活动的桥梁。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阅历,在探究中培养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自主活动能力。本课题从探索创造性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考虑,在实验班的确定上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尽量使更多的教师参加实验;二是尽量使实验班分布在小学各年级,意在使低、中、高各年级学生都开展活动。行动研究的核心特点,就是整个研究过程采取归纳法。因此,本课题在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等程序上,“假设”不是在研究之前预先提出,而是建立在由下而上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之后,即在结论部分,作为“扎根理论”提出。六、研究成果(一)课题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自2004年6月课题立项以来,实验教师中有1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成为第三周期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0人次的教师在市、区上了示范课、研究课,9篇论文获国家级或市级奖项。2、激发了课堂参与的热情。3、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5、激发了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二)通过研究弄清了马克思活动学说现代心理学活动学说的教学9认识论意义1、现代哲学认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理解客观事物的起点,活动体现人的本质。马克思用“人的活动范畴”研究人性、人的发展问题,并将实践范畴引进认识论,引起认识论的革命性变革,具有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用劳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活动——实践——劳动,三者是“一般——特殊——个别”的连续的属种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认识本质不能单纯从人的思维出发,也不能单从现实世界出发,而应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活动上。因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理解,而人的思维则是在认识主体的活动中的产物。这些观点,正是本课题在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科教学中要证明的。这就是本课题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2、现代心理学活动学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基本中介是活动。认识是一种建构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