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选出并填入第Ⅱ卷前的答案表中。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A.28年B.29年C.36年D.37年2.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凿了大运河。你能说出隋大运河四段中,连接海河与黄河这段运河的名称吗?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3.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议的机构是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吏部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这位名臣应是A.姚崇B.房玄龄C.魏征D.徐有功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武周政治D.开元盛世6.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B.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C.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D.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7.916年,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C.完颜阿骨打D.元昊8.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北宋西夏金南宋辽金南宋初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ABCD9.“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A.太湖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10.《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瓦厂B.早市C.瓦舍D.集贸市场11.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A.越南B.印度C.朝鲜D.日本12.世界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广州B.四川C.河南D.杭州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B.五代十国C.隋唐时期D.南宋14.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互相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回族B.藏族C.满族D.蒙古族15.元朝时台湾被称作A.夷洲B.琉球C.澎湖D.刘家港16.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名画是A.《清明上河图》B.《秋郊饮马图》C.《游春图》D.《步辇图》17.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18.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B.努尔哈赤C.完颜阿骨打D.忽必烈19.我国历史上,全国行政区以省划分,始于A.唐朝B.明朝C.元朝D.清朝20.学完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比较准确的是A.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初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D.帝国的繁盛与民族大融合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选择题答案表:题号12345678910得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准答题。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材料二孟郊《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材料三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回答:(1)简要说明出现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原因。(2分)题号一二三总分21222324252627得分得分评卷人初一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3)唐朝的科举制有何积极历史作用?(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3)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阕。”材料二岳飞墓(见右图)坐落在杭州西湖畔的栖霞岭。墓碑上刻有“宋岳鄂王墓”五个字,向墓而跪的有几个铁铸人像,他们就是陷害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初一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岳飞的秦桧等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匈奴”应指什么族?“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从这首诗中你会学到什么精神?(2分)(3)人们为什么立庙供奉纪念岳飞?(4分)三、简答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第26、27小题为必做题,24、25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24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36分。24.“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简要说明唐朝“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4分)(2)概括指出“贞观之治”的内容。(4分)(3)从“贞观之治”的出现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25.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了澶渊之盟。有人说:澶渊之盟是北宋的极大耻辱,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用人民的财富满足强盗的贪欲,这一事件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你同意上述观点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初一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吗?为什么?(12分)27.综观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尽管统一与分裂局面往往交替出现,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分裂割据是暂时的支流。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朝时期,哪两大因素为隋朝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2分)(2)唐朝统治者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4分)(3)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怎样加强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管辖?有何意义?(6分)得分评卷人初一历史试题第7页(共6页)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题号12345678910得分DAACDDA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ABDABACACC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1.(1)原因:隋朝以前,官员的选拔主要采取推举的方式,官员大都从权贵子弟中选拔,不论优劣,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反而不能当官。(2分)(2)不一样。材料一反映了诗人科举失败的忧愁、悲伤和对前途的无望;材料二反映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与兴奋。(2分)(3)作用:科举取士不重门第,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了门路;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而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4分)22.(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2分)(3)原因:唐代中期以后,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迁徙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步伐。(4分)23.(1)女真族。靖康之变(金攻破汴京,北宋灭亡)。(2分)(2)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爱国主义精神。(2分)(3)原因:金对于南宋的战争主要是掠夺,造成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文明的破坏,岳飞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利益,也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岳飞治军严明,岳家军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等。(4分)初一历史试题第8页(共6页)三、简答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第26、27小题为必做题,24、25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24题计分,共36分。24.图一: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4分)鉴真:受日本僧人的礼请,东渡日本弘扬拂法。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除讲授佛经外,还将盛唐时期中国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给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8分)图二: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4分)玄奘:为了求取佛经经义,唐朝时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携带657部佛经返回,并撰写《大唐西域记》一书。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8分)25.(1)原因: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4分)(2)内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4分)(3)启示: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用人,集思广益,避免专权;要适时调整政策(制度创新);政府必须关心贫困人民的生活等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6.观点:不同意。(2分)理由:一方面,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使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10分)27.(1)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2分)(2)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建立“羁縻州”。(4分)(3)管辖:西藏作为元朝的特别行政区,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意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