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打非治违”即(A)生产经营建设行为,(A)作业行为。A、打击非法违法治理违规违章B、打击非法治理违法C、打击违法治理违规2.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坚持(C)。①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②企业自查自纠与政府督查相结合③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④监督检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3.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组织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其中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A)。A、关闭取缔B、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C、暂停资质6个月4.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五落实”,包括(A)。A、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B、整改方案、人员、时限、措施和资金C、整改方案、人员、责任、时限和资金5.“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C)。①企业自查自纠是否到位②“四个一律”要求是否落到实处③非法违2法行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④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是否取得更大实效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6.《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属于安全生产(B)行为。A、非法B、违法C、违规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称“瞒报”,是指(C)。A、超过规定时限报告B、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C、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8.(A)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举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A、任何单位和个人B、只有单位在职员工C、只有安全监察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相关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B)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5B、10C、1510.“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A、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11.《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严格长途客运安全管理,要求客运3企业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C)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A、凌晨2时B、凌晨2个小时C、凌晨2时至5时12.《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运输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长途客运驾驶人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制度,确保客运驾驶人24h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B)h。A、6B、8C、1013.《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规定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校车应严格按规定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A),卧铺客车应同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A、卫星定位装置B、跟踪器C、动态装置14.《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使用校车应当取得(A)。A、校车使用许可B、校车运营证C、校车使用登记15.运输危险货物应当配备必要的(A)人员,保证危险货物处于(A)人员的监管之下,并悬挂明显的危险货物运输标志。A、押运B、装卸管理C、技术16.水路运输经营者投入运营的船舶应当取得有效的(A)。A、船舶登记证书和检验证书B、经营许可证件和船舶登记证书C、船舶登记证书和船舶营运证件17.禁止通过(C)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A、水路B、内河水域C、内河封闭水域18.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考核4合格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B)。A、资质证书B、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执业证书19.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C)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A、经营许可证B、生产许可证C、安全生产许可证20.施工企业因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经责令停止施工后,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拒不停工整改的,颁发管理机关可对其依法实施(C)的处罚。A、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B、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C、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21.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B)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A、基坑支护、降水工程B、高大模板工程C、土方开挖工程22.建筑施工(C)要定期带班检查,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25%。A、项目负责人B、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企业负责人23.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A)。A、80%B、50%C、20%24.《消防法》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B)。A、备案B、审核C、登记25.《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A)申请安全许可。A、公安机关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26.依据《消防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A)。5①消防安全法规②消防安全制度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⑤防火安全等级A、②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⑤2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B),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A、防安全监控单位B、消防安全重点单位C、消防安全监管单位28.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A)核查、登记制度。A、出入库B、购买C、领取29.剧毒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C)制度。A、出入库登记B、专人保管C、双人收发、双人保管30.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安全使用许可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A)。A、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B、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或者使用量达到规定的数量的化工企业C、所有化工企业3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C)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A、备案B、许可C、认证32.个人不可以购买(B)。A、剧毒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B、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C、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63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A)。A、品种、数量、用途B、品种、数量、特征C、品种、数量、价格34.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C)制度。A、限制B、责任C、许可证35.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燃放地点,正确的是(B)。A、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允许燃放B、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禁止燃放C、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允许燃放3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营业性爆破作业活动的单位在办理工商登记时,须持(C)。A、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B、民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C、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3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应当立即报告当地(C)。A、安监部门B、消防部门C、公安机关38.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B)mm的距离。A、200B、300C、50039.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A)的原则。A、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B、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7C、先通风、再作业、后检测40.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A)。A、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B、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纯氧通风换气C、空气和纯氧都可以作为通风气源41.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B)。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A、立即组织救人,同时派人去拿救援器材B、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C、立即报警,等待专业救援人员42.清扫爆炸性粉尘时应(A)。A、采用负压方式,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B、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C、采用正压吹扫43.在有爆炸性粉尘的作业场所进行检维修作业,(A)。A、应当完全停止生产系统,禁止边生产,边维修B、可以只停止检修部件的运行,以便不影响生产效率。C、只要生产运行不影响检修,可以边生产,边维修4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45.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B、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846.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47.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B)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A、卫生行政部门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工会组织48.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A、安全标识B、警示标识C、中英文警示说明49.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5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