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第一节民族民俗概况一、民族民俗的概况:(一)民族1、狭义的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广义的民族: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二)民俗1、民俗的概念: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2、民俗的类型: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3、民俗的特性: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4、民俗的内容:经济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和交易等)社会民俗(家族和亲族、乡里及都市社会、人生礼仪等)精神民俗(信仰、迷信、巫术、宗教、禁忌、道德等)游艺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文化娱乐、民间杂艺等)二、中国民族概况(一)中国民族的分布情况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91.6%。少数民族55个,人口约有1.0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二)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除汉、回族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1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汉语不仅是人口最多的汉族的共同语言,回族及大部分满族和畲族也使用汉语。由于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迁徙频繁,交错杂居,经济文化及语言上不断交流,所以各民族之间利用汉语作为共同语言的情况与日俱增。第二节汉族一、汉族概况(一)汉族溯源汉族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初期,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汉族的先民是古代的华夏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汉朝时,华夏族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开始称为汉族,并沿袭至今。(二)汉族的语言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它们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等八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三)汉族的宗教道教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汉代以后,佛教传人,一部分人开始信仰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又陆续传人中国,一些人开始分别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汉族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孟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的宗教信仰和理念产生着深刻影响。二、汉族民俗(一)汉族住宿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和保暖;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华北地区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东北地区墙壁和屋顶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陕北地区根据黄土高原土层挖窑洞。南方地区以木结构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元宵节(二)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关于年的传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住在老婆婆家。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门神的传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的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秦叔宝。过年的程序按传统,我国每年阴历正月初元旦为“年禧”,通称“春节”。这是全民性的盛大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按习俗,一般有祭神、求祥祈福、互相祝拜,走访亲友,游览先坛庙迹,进行娱乐,改善生活等活动。具体内容有:腊八、扫房、祭灶、年前的市肆、除夕、元旦、祭财神、开市、人日、顺星等。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族传统节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一天就开始了。民谣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称腊八为成道节。民间有熬粥供佛、馈送亲友邻居、自食,以及有来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扫房,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老北京的童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准备过年了。祭灶,灶神,俗称灶王爷。据《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清末明初以来,北京市面传有所谓善书,其中有灶王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民间盛传: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认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报告所住之户的善恶言行,所以当二十三晚上给他送行时,就用江米或麦芽做成的糖来粘住他的嘴,意为塞满口,使上天不得多言也,或贴上一副对联,要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祭灶是旧历年到来的信号,老北京人称过小年。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年肆,从头年的腊月十五日起,街上便普遍进入春节的节日状态。《京都风俗志》记载:“市中卖年货者,棋布星罗。如案几笔墨,人从作书,则卖春联者,五色新鲜,千张弦目,则卖画副者,芦棚鳞次,摊架相依,则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积满道,各处皆然”。点缀渲染节日气氛的行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各画棚子售年画;对子摊写卖联对、横批、门心、抱柱、斗方、春条、佛对;卖挂钱的,卖元宝的,卖供花的,卖绒花、绢花的,卖松木枝、芝麻秸的,卖灯笼的,卖关东糖的,卖杂拌儿的,卖花炮的,......一应俱全。除夕,旧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春节达到高潮,最为隆重、热闹。为了点缀点景,烘托纳福迎新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用红纸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抬头见喜、全院生辉、槽头兴旺、宜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喜庆、吉利话。还要贴门神,贴挂钱等。过去老北京90%的人家常年供有佛龛或神像,到年禧,要在佛龛神像前上供,供品有蜜供、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饭、素饺子或馒头等蒸食、素炒菜等。家宅六神,如灶王、财神、土地等都要上供、烧香。因灶王爷腊月二十三日焚化升天去了,这一天要请一张新的灶王爷像贴上,以便常年奉祀保平安。年禧是还有祭祖的风俗习惯,以体现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年夜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进入子时(夜十二点后)即可接神,由家中最老辈主持,按《宪书》上说明的元旦之日的喜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的方位,主持人举香率众到院里向各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神,完成接神一套礼节程序后,全家进行团拜,首先给老祖宗磕头拜年,然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或炕上)接受小子辈们的拜年,行头叩首礼,说些祝愿的吉祥话,长辈们照例要给未成龄的小辈们一些压岁钱。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祭财神,财神是多阶层普遍信奉的神灵。正月初二早晨,老北京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开市,从初一到初五,街上的铺户都上起护窗板和一些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表示过年休息。过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过去了,一些店铺就举送神礼,放鞭炮,在热烈的祝愿气氛中打开护窗门,露出事先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了。人日,旧历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中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认为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人口平安,若阴晦则兆灾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测阴晴的活动,人日这一天要吃春饼(一种双层的荷叶饼)卷盒子菜(酱肘子、小肚等熟肉菜),并且剪饼于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传范围越来越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见了。顺星,顺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坎、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春节—挂年画新年挂画的习俗起源很早,为求喜庆吉祥;同时,相传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的门神。唐代以前多以桃李符画门神贴于大门,用来驱灾避邪。连年有余春节—贴春联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春节—守岁除夕之夜,家家围炉团坐,通宵不寐,叙旧话新,迎接新年,俗称“守岁”。春节—拜年新年期间,亲友相互庆贺送礼,旧称拜年。相传此俗源于远古,拜年之风至宋代已十分盛行。春节—放鞭炮春节放鞭炮,汉代已见记载,宋代更加普遍。宋代由于火药发明,改用“纸卷裹火药,燃之发声”,声尤震惊,故称“爆仗”。元宵节的来历主人公:东方朔、元宵、汉武帝东方朔折梅遇元宵,听取心事卦文: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卜卦:“正月十六火焚身”梅吃汤圆,放鞭炮烟花,元宵与家人团聚。元宵节—张灯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当时已有油灯、漆灯、燃香、点蜡等,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元宵节—猜灯谜九点打一字推开又来打一字站了两天打一字人人让座打一字东征西讨打一字一弯月照枝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