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经济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人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3.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上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4.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5.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6.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7.特定要素:所谓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的需要。8.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9.重叠需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10.相互倾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11.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允许差异产品存在的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结构。12.生产扭曲:生产扭曲(productiondistortion),它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13.消费扭曲:消费扭曲(consumptiondistortion),它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部分之后的净损失。14.出口导向战略: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15.进口替代战略: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Ll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16.区位优势:往往与特定的区位相关,被在这一区位中的所有企业所共享的企业优势,它不仅包括要素禀赋而且还包括文化、法律、政治及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17、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决定的。18.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公式表述为,这一条件表明,在进出1:3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19.相机协调:针对经济面临的具体条件,在不存在规定各国应采取何种协调措施的情况下,通过各国间的协商确定针对某一特定情况各国应采用的政策组合。20.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清偿能力信心下降;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21.最优货币区OCA:最早由蒙代尔提出,指由一组国家组成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要么采用单一的货币(完全货币联盟),要么在保留不同国家货币的同时,这些货币之间实行持久严格的固定汇率,且相互之间实行完全可自由兑换,但对非成员国的货币采用浮动汇率制辨析:1.国际贸易理论着重货币面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属于实物面研究,而不涉及货币因素。2.国际贸易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存在着价格差。√。封闭条件下,即贸易前两国的价格差是决定两国能否进行贸易的先决条件,只有其中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相对价格,两国才能通过贸易实现利益的改善。3.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两国间的国际贸易,也能扩展到多国模型。4.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时,两国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只有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时,才有可能实现完全专业化,即每种产品都完全由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生产。5.H-O定理关于贸易基础的观点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致的。×。H—O定理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面来分析贸易基础的,但是H—O定理强调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6.从要素禀赋理论可以推测国际贸易将会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因为国际贸易造成的产品的流动间接地反映了要素的流动,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国际贸易会间接地造成劳动力的流出和资本的输入,因此,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供给量的变化,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自然会上升。7.根据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会导致本国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上升。√。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指出,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因此国际贸易会导致一国相对充裕要素的实际价格上升,即意味着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报酬上升。8.短期内,如果劳动是非特定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流入该部门,而资本的数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9.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产品不会在一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10.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问题。11.内在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的/内部的规模扩大而下降属于内在规模经济。12.如果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典型的就是“先行者优势”,某一国如果率先进入某一行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那么即使后来者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也无法进入市场。1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得以发生完全是由寡占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引起的。√。即寡占厂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性行为所导致。14.对进口许可证的竞争性拍卖是经济学中的一种次优选择。√。在不能选择自由贸易(最优)的情况下,进口配额中的竞争性拍卖就是次优的选择。15.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1,一国的要素流动性越高、经济的开放度越广,越容易结成最优货币区。2.√。简答:1.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1)贸易条件说明一国一定量的出口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2)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所以出口国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3)而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只能够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此时,进口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2.发生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按照经济学的规范,小国通常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maker),所以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通常会接受大国国内的价格,所以,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3.根据下面的表格,说明英国和巴西的比较优势所在,并说明尽管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两国仍然能够从贸易中获利。答:英国在棉布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英国在汽车生产上的比较优势更大,因为:4/2>8/6;而巴西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为6/8>2/4.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英国和巴西分别在汽车和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棉布能够交换2个单位的汽车,从上文分析可知,均衡时的国际交换比较必定位于贸易前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假设为5个单位的棉布换取2个单位汽车,则可得:英国只生产并出口汽车,每出口1单位的汽车能够比在本国交换多获得0.5个(5/2-8/4=0.5)单位的棉布,而巴西进口一单位汽车比在国内交换少支付0.5个(6/2-5/2=0.5)单位的棉布,因此尽管巴西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劣势,但是仍然能够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贸易利益。4.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1)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2)虽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问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实际报酬趋同。这是因为两国在专业化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后,将各自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价格趋于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使得本国这类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两国间的要素价格的差距不断缩小,并最终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3)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商品价格均等化。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具有两点重要的意义:①证明了各国存在着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要素在国际间的非流动性,导致要素无法通过自由流动来实现最优配置,但是通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的自由流动可以间接地实现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最优配置。②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国内的分配问题,既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到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格局。5.简述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1)斯托珀一萨缪尔森定理(TheStolper-SamuelsonTheorem)主要说明商品价格对要素价格的影响。以X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为例,考察一下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如何影响要素价格。总的来说,X部门(资本密集部门)商品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其密集使用的资本的名义价格上升,以及劳动的名义价格下降。(2)从要素的实际报酬角度讲,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由于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只取决于两个要素的使用比例,与两个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没关系,因此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只取决于两种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的变化。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商品价格变动导致资本一劳动比例下降时,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相反,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随着X相对价格上升,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3)根据以上推理,得出斯托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斯托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实际上是比较静态研究,是对H—O定理的延伸和发展。6.国际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1)从需求方面考虑,可以利用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即两个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存在所谓的重叠需求,双方均可进口或出口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形成产业内贸易;(2)从供给方面看,可以利用新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和存在规模经济的时候,也能形成产业内贸易。7.为何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相对于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会更具有较小的国内政治压力?1)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可能导致稀缺要素所有者利益的损害,即贸易会使国内的某些利益集团利益受损害;(2)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同一行业内,贸易利益体现在产品价格下降和产品品种增加,贸易的收入分配效果不明显。故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政治争论更小。8.简述实行长期倾销的经济条件。厂商实行长期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长期性倾销是由于获得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因此厂商可以按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商品,所受的损失可以从政府补贴中获得补偿。这种倾销的经济效应和出口补贴相同。没有获得政府补贴的长期性倾销是企业最大化自身利润的结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即企业面临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出口的变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