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要点(一)、定义回顾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且有的两个角是邻补角。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仅改变了图形的。所以平移前后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都。对应线段,对应角。连接平移前后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二)、重要结论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最短。平行线的有关结论:1、经过直线外一点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3、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2: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两直线平行。其它结论:1.邻补角角平分线互相;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角平分线互相。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角平分线互相;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角平分线互相。二、例题与习题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直线AB、CD、EF都经过点O,图中有()对对顶角。3.如图2,若∠AOB与∠BOC是一对邻补角,OD平分∠AOB,OE在∠BOC内部,并且∠BOE=12∠COE,∠DOE=72°。求∠COE的度数。12121221DBEACO24、已知:如图,在一条公路l的两侧有A、B两个村庄.1现在乡政府为民服务,沿公路开通公交汽车,并在路边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同时修建车站P到A、B两个村庄的道路,并要求修建的道路之和最短,请你设计出车站的位置,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的痕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2为方便机动车出行,A村计划自己出资修建一条由本村直达公路l的机动车专用道路,你能帮助A村节省资金,设计出最短的道路吗?,请在图中画出你设计修建的最短道路,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5.如图3,按各角的位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1与∠2是同旁内角(B)∠3与∠4是内错角(C)∠5与∠6是同旁内角(D)∠5与∠8是同位角2.如图4,与∠EFB构成内错角的是____,与∠FEB构成同旁内角的是____.6.如图5,若∠3=∠4,则∥;若AB∥CD,则∠=∠。7.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52°,则另一个角为_______.8.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A.同位角B.同旁内角C.内错角D.同位角或内错角9.如图6,要说明AB∥CD,需要什么条件?试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写出来,并说明理由。10.如图7,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1)由∠ABD=∠CDB得∥();(2)由∠CAD=∠ACB得∥();(3)由∠CBA+∠BAD=180°得∥()12345678图3FEDCBA(图6)FACBED(1)图4⌒⌒⌒⌒ABCD1432⌒⌒⌒⌒⌒⌒⌒⌒ABCD1432ABCD1432(1)ADCBO图7图851243l1l2图954321ADCBABCED123图10图2图5311.如图8,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1∥l2的条件:.12.如图9,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的条件来:.13.如图10若A=3,则∥;若2=E,则∥;若+=180°,则∥.14.如图11,EF⊥GF,垂足为F,∠AEF=150°,∠DGF=6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5.如图12,AB∥DE,∠ABC=70°,∠CDE=147°,求∠C的度数.()16.如图13,CD∥BE,则∠2+∠3−∠1的度数等于多少?()17.如图14:AB∥CD,∠ABE=∠DCF,求证:BE∥CF.18.某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了10米,到达B点,再从B点方向向南偏西15°方向走了10米,到达C点,则∠ABC等于()A.45°B.75°C.105°D.135°19.一位学员练习驾驶汽车,发现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的拐弯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B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5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D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50°20.如图15,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GCDEABF图11DBECFA图14图12321EACBD图13图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