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包括哪些主要的研究内容?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特征、地貌的成因、地貌的演变过程、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2.什么是形成地貌的内营力和外营力?简述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关系。“内营力”是指来自地球内部,造成地壳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引起岩层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地震,形成地球上的巨型大型地貌的作用力。可以造成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它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也改变这部分岩性。除火山、地震外,一般不易被人们觉察。“外营力”又称外动力。由地球以外所产生的改变地表形态、地壳结构构造和地壳岩矿成分的动力。这种来自地球外部的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叫外营力。它使地面趋向平坦。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及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所产生的各种能量。此外还来源于日月引力能以及重力能等。阳光、空气、水、生物等因素,不断破坏、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子、泥土。在流水、风力等影响下,又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二者是不平衡的。地貌形态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不只是由一种内营力或外营力塑造而成。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3.什么是地貌的四维空间?用四维空间思维来研究地貌有何意义?作为三维空间的地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形成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四维空间的总体。地貌在不断变化发展。地貌变化发展受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和地貌组合都是不同的。用四维空间思维来研究地貌,不仅可以了解现今地貌特点和恢复地貌演变过程,还可预测地貌发展方向。4.分别以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有何特征?以内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地貌的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方向以及构造线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联系。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有呈纬度水平分布和沿山地垂直分布的规律。可形成寒冷气候地貌带、温湿气候地貌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貌带和湿热气候地貌带。这种分布与气候条件有联系,决定气候条件的主要要素(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有一定格局的。一般来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和随地势增高而递减;降水则取决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5.什么是气候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的科学。构造地貌学,一是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单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称次生构造地貌。二是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方向、受力方式有关。如构造运动隆起形成的山地、台地和构造运动拗陷形成的平原、盆地等,或者构造运动把已形成的各种地貌加以改造,或者断层两侧块体受断层活动影响而派生的各种地貌等。称为动态构造地貌,或称活动构造地貌。6.如何理解“地貌过程”?“地貌过程”是由三维空间构成的地貌体,随时间演化的地貌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许多地貌具有很长的演化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地貌演化过程。今天的形态与现在的地貌过程之间可能并没有明显关系。地貌过程的性质和速率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一些地貌形成与今天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为残余形态。在高纬度地区,许多地貌是第四纪冰期时的残余。在有些地方,地貌是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前的地形残余。因此,地貌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性,7.什么是“应用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是运用地貌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诸如与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和规划有关问题的学科。分为工程地貌学、砂矿地貌学、石油天然气地貌学和农业地貌学等。工程地貌学包括道路工程地貌、水利工程地貌和海港工程地貌学等。地貌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1)人作为地貌营力,其无意和有意(规划)对地貌过程和地貌的影响;(2)资源评价,工程建设与规划。8.什么是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区域构造地貌、局地构造地貌?答:构造地貌:是指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而成的地表形态,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也称内营力地貌。大地构造地貌:由大地构造运动形成并受大地构造控制的地貌,叫做大地构造地貌。例如,大陆与大洋、海沟与大洋中脊、岛弧与边缘海、大陆架与大陆坡、大陆裂谷与地缝合线,都是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的跨越地区的大型地貌,故可以称之为大地构造地貌。区域构造地貌:在大地构造的背景上,由于区域构造差异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构造地貌。高原、平原、盆地、山地、海底火山等,都是区域构造地貌的代表。局地构造地貌: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叫做局地构造地貌。根据局地构造的类型,可以将之其划分为褶曲地貌、断层地貌、火山地貌、岩性构造地貌等。9.大陆边缘包括哪些地貌类型?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是大陆向大洋盆地的延伸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4种地貌类型。大陆架:也称大陆浅滩,简称陆架,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它的范围从海岸线开始,向海洋方向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陆架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水深在20-550m之间,平均深130m,也有把200m等深线作为大陆架下限的。大陆架平均坡度0.1o,各地宽度不等,狭窄处仅几km,宽阔处可达1500km。全球大陆架面积约2710万平方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大陆架地形一般较平坦,但也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沟谷;局部有基岩露出,大部被沉积物覆盖。大陆架上资源非常丰富,如石油藏量占全球的25%,渔获量占世界海洋渔产量的90%,海滨砂矿藏量也很大,海底还有煤、铁等矿藏。大陆坡:是从大陆架外缘急剧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其上界水深在100-200m,下界约1500-3500m,宽度在20-100km之间,总面积2870万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坡度一般在3°-6°,坡面常被海底峡谷切割,地形十分崎岖。表面沉积多泥,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大陆隆:也称大陆裙,位于大陆坡和深海平原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向深海减缓,平均坡度0.5°-l°,水深150-5000m,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边缘和南极洲周围。在太平洋仅西部边缘海向陆一侧有大陆隆,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附近缺失大陆隆。大陆隆上的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陆的粘土及砂砾,厚度约在2000m以上。海沟的两坡很陡,坡度达5°-10°,其中堆积着浊积物﹑硅质沉积﹑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积。由于大洋板块在海底处的俯冲作用,海沟及其附近的沉积物受到“铲刮”,而强烈变形,形成叠瓦状逆掩断层和混杂堆积。海沟和与其伴生的岛弧或山弧所构成的沟弧系也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海沟最大水深可达11034m(马里亚纳海沟)。10.简述普拉特、艾里、道顿的地壳均衡学说的基本观点。地壳均衡说(Isostasy)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轻物质漂浮于液态重物质之上,力求达到均衡的现象),用以解释地壳运动原因的一种假说。地壳均衡是描述地壳状态和运动的一种理论。它阐明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常有相等的压力,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或海洋)的质量过剩(或不足)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或过剩)来补偿。运用地壳均衡学说可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如上地幔的起伏;还可用于大地测量学中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推估重力异常和计算垂线偏差等。1855年,普拉特(J.H.Pratt,1855。英国大地测量学家)和艾里(G.B.Airy,1889。英国天文学家)同样主张地球的固体地壳漂浮平衡于液态底层之上,但二人的观点有所不同。普拉特“海福德地壳均衡模型”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不同,如隆起的山脉部分密度小、下陷的海盆部分密度大,地形起伏不平,但它和液态底层的界面—均衡补偿面是水平的。认为大地水准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存在一个等压面,又称均衡补偿面。从大地水准面到该面的距离称为补偿深度,此深度几乎处处相等。地球表面之所以出现高山、平原和海洋,是由于地壳冷凝时不均匀收缩所致。从地面到均衡补偿面之间每一个等截面的柱体的质量相等,也就是高度乘地壳密度ρ为常数。艾里“海伊斯卡宁地壳均衡模型”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相同,地壳增厚的地区、如山脉与地壳变薄的地区、如海盆,不仅表现于其上界的高低起伏,下界呈镜象反映(山脉越高、山根越深),而且其界面是起伏不平的。把地壳视为较轻的均质岩石柱体(名为硅铝层),它漂浮在较重的均质岩浆(名为硅镁层)上,处于平衡状态(图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山愈高则陷入岩浆愈深形成山根,海愈深则岩浆向上凸出也愈高,形成反山根。这样,较轻的山根补偿山体的质量过剩,较重的反山根补偿海水的质量不足。因此均衡补偿面通过山根的底部。道顿(C.E.Dutton,1889。美国地质学家)以某一地区的地壳因剥蚀而负荷减轻,另一地区的地壳因沉积而负荷加重,均衡遭到破坏,使负荷减轻的地区上升,负荷加重的地区下降,以求得到的地壳平衡,以此解释地壳升降运动的原因。现代重力测量和地震研究资料表明普拉德和艾利的假设各有可取之处,二者结合可对岩石圈的平衡作出解释,而若按本假说来解释地壳运动的起因很难置信,因为它所表述的升降运动的机制是不可逆的,更无法来解释地壳的水平运动,因而未被广泛接受。11.什么是转换断层?简述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特征区别。转换断层(transformfault)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加拿大人J.T.威尔逊1965年创立的一个断层新类型。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转换断层在洋底均呈线性分布,长度数百至数千公里,它们不仅使两侧洋底有很大高差,且平移错断了洋底的重力和磁异常条带。大陆区内的转换断层,情况更为复杂。转换断层具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与平移断层不同,后者在全断层线上均有相对运动。但转换断层只在错开的两个洋中脊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洋中脊外侧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断层线并无活动特征。由于洋底岩石圈背离洋中脊向两侧推移,转换断层另一端最终与边界或消亡边界相遇而中止。转换断层的提出为证实板块构造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就是转换断层,其运动特征符合欧勒定律。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转换断层具共同转动极,证明岩石圈板块运动具球面刚体转动性质。转换断层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特征区别:(1)随着时间的推移,平移断层两侧的中脊越来越远;但对于转换断层,虽然中脊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中脊之间的距离并不加大。(2)平移断层的剪切作用沿整个断层面发生;转换断层的水平剪切运动只发生在转换断层两侧的洋中脊之间的地段,其他地段没有相对剪切运动。(3)平移断层的剪切方向与断层两侧中洋脊所显示的唯一方向一致;转换断层的水平剪切方向与断层两侧洋中脊所显示的错开方向恰好相反。(4)转换断层的水平剪切运动在转换点终止,并转变为拉张或挤压构造带;平移断层无此显现,仅在其端点逐渐变为规模很小的剪切裂隙。(5)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所产生的地震特点不同。对于转换断层,地震只发生在洋中脊之间的断裂带上,并且都是浅震,其外延地段基本没有地震发生。洋中脊轴部的浅震由拉张引起,洋中脊之间断裂带上的地震则是由水平剪切所产生,并且它的错动方向与转换断层运动方向符合。若为平移断层,在整个断裂带上都可能发生地震。平移断层:又称横移断层、走滑断层,亦称为扭转断层,平移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作用,其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通常称为走向滑动断层。由于断层面是采水平方向移动的,所以在野外的观察上经常没有明显的断崖,只会在地面上看到一条断层直线。12.什么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1.山地:是指高于周围平地,内部有一定高差的正地形。“山地”一般具有片状区域的性质;山脉则通常指呈带状延伸的山地。现今的山脉大多是第三纪晚期(3MaB.P.)以来构造运动和强烈侵蚀切割的产物。在此之前的全球地表形态,大都经过中生代后期和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宁静并遭受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