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一练习专题四-一、积贫积弱的北宋-Word版含解析.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知识点一兵虚财匮1.根源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2.积弱(1)养兵政策:把流民编入军队,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边塞大量屯兵。(2)守内虚外:禁军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3)频繁调动: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兵不识将,将不知兵”。3.积贫(1)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2)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官。(3)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皇室开支,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知识点二内忧外患1.内忧(1)原因:地主官僚和豪强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加苛捐杂税。(2)表现: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士兵起义不断。2.外患(1)宋辽之战。①宋太宗两度出兵攻辽,都归于失败。②1004年辽攻宋,宋胜,最后订立“澶渊之盟”。(2)宋夏之战。①概况:1040年到1042年间,西夏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②结果:北宋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议和。知识点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2.推行(1)人物及方案:范仲淹、富弼等向宋仁宗呈递《答手诏条陈十事》。(2)中心问题:整顿吏治。3.结果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宋仁宗动摇,“庆历新政”推行一年就夭折了。4.影响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1.观察下图,导致北宋禁军人数不断增加的因素包括(D)①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③北宋国力不断增强④边境战事的不断增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禁军人数的增多,导致北宋的“冗兵”局面越加严重,国力不断衰弱。将带③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2.北宋统治者经常轮换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B)A.增强军队战斗力B.防止武将专权C.加强禁军D.防止地方专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北宋统治者经常轮换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可见是为了防止地方武将形成军阀割据势力。本题干扰项是D项,但D项指代不明,体现不出与“军队”的关系。故选B项。3.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欧阳修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D)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两句文言文,介绍了当时士兵的状况:“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由此看出当时的军纪不严、士兵缺乏训练,骄纵懒惰。北宋的边境危机很好地验证了这种状态下军队的战斗力很弱的现实,所以本题选D项。4.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A)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北宋“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和“冗费”。结合所学知识及所给的选项可知,出现这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官僚机构和军事体系的庞大、战争费用高。故选A项。5.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C)A.辽、西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B、C、D四项都是社会危机的表现,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经济问题。故选C项。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B)A.经济衰退B.吏治腐败C.兵力不足D.起义频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退”的说法不合理;“起义频繁”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故选B项。7.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但最后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D)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本题涉及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既要看到该盟约加重了北宋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又应该认识到该盟约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一面。故选D项。8.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根源包括(A)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②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③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破坏严重④中原农民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解析: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主要是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方面的土地兼并造成的。中原地区不是北宋统治的主要区域,经济重心南移更不是造成北宋社会危机的根源,故排除③④。9.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A.北宋王朝的内部矛盾十分尖锐B.北宋王朝十分腐败C.变法内容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变法内容不尽合理解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10.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主张的核心是(A)A.整顿吏治B.减轻人民徭役负担C.整肃军队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杯酒释兵权。材料二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不足20万人,到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请回答:(1)材料一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的是宋太祖将什么大权完全集于自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则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以宋太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为主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背景的了解。第(1)题,材料一反映了宋太祖把军权集于一身,结合北宋建立的背景分析原因和基本出发点。第(2)题,注意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要理清集中军权、养兵政策与冗兵、积贫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军权。原因:①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②宋太祖是靠“陈桥兵变”而登基的,统治基础不牢固。(2)影响:①军权集于皇帝一人,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造成指挥不灵,效率低下,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②养兵政策使北宋军队数量激增,出现“冗兵”现象,导致军费激增,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材料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冗官”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后果?(2)材料二中的人物为挽救北宋统治领导了什么革新运动?革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3)此次革新运动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原因:分化事权、一职多官政策;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授官的规模扩大。后果:①大批官员相互牵制,行政效率低下;②形成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官费开支浩大,造成财政困难。(2)运动:“庆历新政”。中心问题:整顿吏治。(3)启示:①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②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③改革者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心,克服阻力。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