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蓥市“十二五”节约能源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市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完成上级政府分解下达我市“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和落实各项节能降耗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四川省“十二五”节约能源规划》、《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回顾(一)主要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以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推广为重点,强化全民节能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82%,降幅位居全省前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93%,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4.2%。“十一五”节能降耗规划目标任务全部实现。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长119.8%,同期—2—能源消耗总量增长75.2%,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出能源消耗近45个百分点,实现了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快的经济发展目标。1.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我市节能降耗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逐步形成了市政府统一领导、发改部门统筹协调、政府办具体负责抓公共机构节能、经信局抓工业和服务业节能、住建局抓建筑节能、交通局抓交通节能、农业局抓农村节能、统计局负责全社会能耗监测及能耗统计数字的搜集、计算和提供,财政、科技、质监等部门根据部门职能做好支持与配合、多部门协同推进的节能降耗工作机制。2.工业节能取得突破。加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步入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06年以来,先后关闭了福达建材有限公司、永安矿山机械厂、青松铸造厂、溪口铸造厂、高兴铸造厂、广华铸造厂、明渠铸造厂、渝溪建材公司、广安腾辉水泥有限公司、高顶山水泥厂、华蓥市启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碗水煤矿等12户高耗能、高污染钢材、建材、煤炭等生产企业;淘汰广安腾辉水泥有限公司、华蓥山广能集团公司高耗能设备近30台。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高耗能设备促使全市能耗显著下降。经统计测算,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高耗能设备促使全市2006年至2009年四年间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5.3%,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5.41%。重点规模以上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3—比2005年下降32%,综合节能25万吨标准煤。3.建筑节能实现破题。启动并有效推进了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工作。2009年,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比例达100%。2009年节能执行标准达100%,比2008年提高20%。加强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与管理。建设工程施工95%的项目实施了节能设计,工程节能标准执行率达90%,比2008年执行率提高20%。严格实行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和施工图节能审查100%的要求,市规划和建设局审批新建项目14件,建筑面积共计15.9万平方米,节能设计率达到100%,施工图节能审查率达到100%。实施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应用面积超过新建工程面积10%。4.农村节能特别是农村户用沼气加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6847口,占全市沼气池总量的75%。积极推广农村节能灶。2006年—2010年,全市共推广节能灶2500户,每户每年可节约燃煤或薪柴20%。大力推广节能沼气配套产品。在推广沼气的同时,向用户大力宣传推广沼气配套产品,“十一五”期间,共推广沼气灯500户、沼气热水器200户、沼气饭煲400户。5.交通运输节能成效显著。加速淘汰了不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老旧车辆,限制和淘汰了技术等级低、能源消耗大的车辆。禁止排放不达标、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从事营运。积极推广节能型、—4—环保型车辆,“十一五”期间,更换环保型、节能型车辆1789辆,完成船舶技改14艘,淘汰挂浆机船舶22艘。引导交通运输企业推广使用优质高效节能产品、新技术;引导出租汽车使用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燃料。全市69辆出租车完成使用天然气的技术改造;加强客运运力调控,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没有新增运力。6.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城管部门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256万元实施了街道路灯节能改造及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服务项目,安装单灯节能器1000余套,安装路灯控制终端35台,改造后每年可节电40.7%。对77户燃煤工业锅炉实施了燃用优质煤或替代中小型锅炉的技术改造,燃煤工业锅炉的热转换率提高10%,改造后耗能量下降20%以上。李子垭煤业公司和绿水洞煤业公司两座瓦斯发电厂和蓥峰水泥公司水泥生产余热发电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营,2010年共计发电3200万度,原煤产量吨耗能成本减少10元,水泥吨耗能成本减少15元。(二)主要问题1.节能工作开展不平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节能工作力度还需加大,特别是公共领域、服务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尚未真正起步。民用新开工项目不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问题十分突出。2.部门协作配合有待增强。一些部门对节能降耗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各工作部门之间协作配—5—合不够,推诿卸责现象较为严重。3.节能降耗基础工作十分薄弱。能耗统计体系不健全,社会能耗“家底”不清。绝大多数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开展能耗统计,未建立能耗统计台帐,统计部门缺乏统计全社会能耗手段,导致节能统计数据不够准确。4.重大节能措施未落实到位。各节能责任主体部门未建立专门的节能工作机构、节能奖励制度、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监察队伍等,众多节能政策和工作措施尚未按规定得到落实,一定程度影响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和推进。5.企业普遍缺乏落实节能措施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和单位对节能降耗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各项节能措施落实较差。因节能环保机电设备价格高,一次性投入资金量大,企业淘汰接替旧机电设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致使落后机电设备淘汰进展缓慢。6.节能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亟待提高。省上要求重点用能企业必须实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能源审计、节能规划、能源目标管理等措施,一些政府部门和绝大多数企业因未开展过此项工作,缺乏知识和经验,节能工作人员及企业能源管理人员亟需接受更多的节能知识和技能培训。(三)主要体会1.转变发展观念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前提。坚持节能与发展并举。虽然不发展和较慢的发展可以减少能耗消耗,但是不发展没有出路,经济社会的很多问题无法根本解决。而发展又不能—6—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通过节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单位GDP能耗过高的问题,使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目的。2.抓结构调整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要把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相结合。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关闭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小水泥、机加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引进发展壮大现代产业、高新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3.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保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和统筹指导,营造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机制,加强企业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机制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全社会节能。4.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节能投资不仅资金额度较大,而且回收期较长,必须形成政府财政投资、企业投资、社会资金“三位一体”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共同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二、“十二五”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宏观形势节能降耗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政策措施。国家把“十二五”期间的节能降耗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7—年来,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大规模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巨大的资源消耗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趋尖锐。节约能耗和节约物耗已客观成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向国内外庄严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至45%。“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了系列节能减排措施,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9.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定,到2015年能源消耗的强度要比2010年要再下降16%,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要下降17%。控制碳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并将GDP综合能耗作为区域发展考核的约束性指标,要实行比“十一五”更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把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二)微观形势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与制约降耗诸多因素并存。虽然我市近几年来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较好地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和规划的目标任务。但由于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重要发展阶段,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源型、高能耗产业比重大,对能源高消耗的依赖性较强,能源消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且增长趋势坚挺。—8—1.产业产品结构高度依赖能源高消耗。按三次产业分,2010年第一产业为20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15%;第二产业为120万吨标准煤,增长80%;第三产业为30万吨标准煤,增长20%。按主要行业分,2010年工业消耗110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0%;农业为20万吨标准煤,增长15%;商贸服务15万吨标准煤,增长25%;建筑业10万吨标准煤,增长30%;交通运输业5万吨标准煤,增长25%;公共机构及其他10万吨标准煤,增长10%。从主要品种看,2010年未,全市能源消费达170万吨标煤,比2005年增长65%。其中,全市耗原煤150万吨标准煤,增长70%;耗电6亿千瓦时,增长50%;耗成品油2万吨,增长25%;耗天然气600万立方米,增长40%。2010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广安高出标准煤1.59吨、1.165吨、0.29吨。2.我市能源消耗强度“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能源消耗强度将逐年提高,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将会加剧,“十二五”全市节能降耗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大。一是能耗基数高。2010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3.554吨标准煤,是全省的1.78倍;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44吨标准煤,是全省的1.91倍。二是产业能耗增加多。从“十二五”期间在建和拟建的产业项目来看,多数属于高耗能行业,将来新增能耗—9—巨大。高耗能的工业结构依然是我市“十二五”产业结构的主体,2010年全市82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属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有50家,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占82家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5%。产业领域节能潜力已相对变小,水泥行业的落后产能如小水泥企业在“十二五”将全部淘汰,新建水泥企业全是新型干法工艺,节能空间有限。三是其他行业和领域用能需求也呈刚性增长趋势。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能源消费必然稳定增长。四是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导致能源消耗刚性增长。2010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14.6个百分点,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