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一、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二、文体常识新闻:①概念: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②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必不可少;后两者是辅助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省略。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③特点:事件的真实性,时间的及时性,内容的准确性。④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⑤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三、生字词:荻港dí锐不可当dāng芜湖wú绥靖suíjìng阻遏è杜聿明yù阌乡wén鄂è阻遏:zǔè阻止。溃退:kuìtuì因被打垮而后退。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要塞:yàosāi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歼灭:jiānmiè消灭。击溃:jīkuì打垮,打散。管辖:guǎnxiá管理;统辖。排山倒海:páishāndǎohǎi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高屋建瓴:gāowūjiànlíng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气势磅礴:qìshìpángbó形容气势雄伟壮大。磅礴,盛大的样子。回肠荡气:huíchángdàngqì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锐:锐气;当:抵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本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2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二、层次分析第一部分:从人数、区域和气势方面总述渡江战役胜利,总领全文。(导语)第二部分:具体交代三路大军的渡江时、人数、区域以及战果。(主体)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来敌人威风。第三层: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三、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四、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2、叙议结合。3、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本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人物:中原我军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军解放。二、层次分析: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背景)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主体)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主体)3三、主题归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2.荷花淀一、孙犁简介: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国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二、文体常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三、生字词竹篙gāo寒噤jìn舀水yǎo蹿cuā仄歪zè飒飒sà转弯抹角mò张皇失措huáng吆喝yāohe泅着qiú疟子yào提防:小心防备。悠闲:闲适自得。仄歪:倾斜、歪斜。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四、段落分析第一部分:(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故事的曲折发展和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做铺垫。第二部分:(9-19)故事的开端。一天夜里,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芦苇塘。第三部分:(20-54)故事的发展。大菱受伤,老头子决定为她报仇。第四部分:(55-63)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老头子痛打日本鬼子,为大菱报仇。五、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进芦苇塘却令其中一个受伤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表现了老英雄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的品质,赞美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六、写作特色1、抓住牲刻画人物。①独具个性的肖像描写。②传神的动作描写。③个性化的语言描写。42、景物描写如诗如画。3.蜡烛一、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二、文体介绍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即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时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1.在时效上,通讯不及消息强。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三、生字词烧灼拂晓腋窝匍匐瓦砾地窖颤巍巍桥头堡鞠躬僵硬肃穆shāozhuófúxiǎoyèwōpúfúwǎlìdìjiàochànwēiwēiqiáotóubǎojūgōngjiāngyìngsùmù拂晓:天快亮的时候。匍匐:爬行。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肃穆:严肃安静。鞠躬:弯腰行礼。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四、段落分析第一部分:(1-7)写苏联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在解放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战役中壮烈牺牲。第二部分:(8-41)写老妇人冒着炮火安葬、祭奠红军烈士的全部过程。可分5层:第一层:(8-10)叙写老妇人的身份,遭遇及生活状况。第二层:(11-14)写老妇人目睹一个红军战士的牺牲,并打算前去掩埋红军烈士。第三层:(15-31)写老妇人安葬牺牲的红军战士,点燃自己结婚时的喜烛以祭奠烈士。第四层:(32-39)写苏联红军寻找牺牲的战友。第五层:(40-41)写老妇人又点燃另一支结婚蜡烛以表示对苏联红军的敬意。第三部分:(42-44)赞美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而成的情谊。5五、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叙述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并为其点燃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的故事,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敬爱之情,高度赞扬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用血肉凝结而成的情谊。六、写作特点1.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2.动作描写,着力刻画。3.环境描写,烘托渲染。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作者简介雨果(l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二、生字词赃(zāng)物箱箧(qiè)制裁(cái)给(jǐ)予恍(huǎng)若琉(liú)璃(lí)珐(fà)琅(láng)眼花缭(liáo)乱惊骇(hài)晨曦(xī)瞥(piē)见劫(jié)掠缀(zhuì)满绸(chóu)缎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推动,一点都没有了。三、段落分析: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第二部分:(2-3),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笔调赞美了这座空前绝后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告诉人们:圆明园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第三部分:(4-10),强烈地遣责了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四、主题归纳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赞美了圆明园是空前绝后的世界奇迹,愤怒地遣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五、写作特色1、反语的运用。2、对比手法的运用。65、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作者介绍聂华苓:女,1925年生于武汉,美国华裔作家,文学翻译家。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1964年旅居美国,应聘至美国华盛顿《作家工作室》工作,在爱荷华大学教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绘画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第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翻译集《百花文集》等。二、生字词肃穆荒谬憧憬稚嫩杀戮悼念屹立蜿蜒恍惚明赫白聂华苓sùmùhuāngmiùchōngjǐngzhìnènshālùdàoniànyìlìwānyánhuǎnghūmínghèbáinièhuáling肃穆:严肃而庄严。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仰不合情理。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蜿蜒:(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缭绕不绝:这里指声音回环旋转不停。片纸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或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