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合法致富,依法纳税一、设计思路“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抓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建设的最初的法治不完善的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让经济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经济社会。本课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理解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教学重点与难点】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如下案例。案例一:2007年4月14日,邯郸农行金库发生特大盗窃案,被盗现金近5100万元。现金管理中心管库员任晓峰、马向景有重大嫌疑。4月18日,马向景在北京大兴区被抓获。4月19日,任晓峰在江苏连云港被抓获。案例二:2007年4月14日,洛阳市出租车司机张先生发现乘客皮包遗忘在车上,有现金一万余元。张先生及时把皮包上缴到公司,受到了社会赞扬。教师:乍一看,这两条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新闻中的主人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财富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金钱财富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财富拥有财富。那么如何获得财富,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个有关财富的话题。板书: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第一课时合法致富,依法纳税『讲述新课』教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活中我们获取金钱的途径非常多,但是像任晓峰等那样获取财富可不对。这种抢劫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是违法的。像这种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大家能列举出一些吗?学生:偷盗、抢劫、诈骗、虚假广告骗钱、卖假货、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教师:那么这些非法获取金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学生1: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如果允许抢劫和偷盗,那我们每天上街就不敢带钱了,社会变得混乱无序。学生2:虚假广告和卖假货会让我们受到伤害,也会影响社会的公平竞争。学生3:如果允许非法获得财富,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财富都得不到保障。……教师:非法获得财富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使社会秩序混乱,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既然非法获取财富会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大家觉得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的财富才是正当的呢?……………………………活动一……………………………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合法致富的事例,如工人在工作、农民在种田的照片。教师: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获得财富的途径呢?学生1:我爸爸妈妈靠上班来获得财富。学生2:我家开建材商店获得财富。学生3:我爸爸除了上班之外还搞一些专利技术研究,获得一定的报酬。学生4:我妈妈业余时间写文章挣一些稿费。学生5:我妈妈业余时间买股票和基金也有一定的收入。……教师:合法的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有人靠辛勤的劳动,用体力获取财富;有人靠科学技术,用知识获取财富;有人靠丰厚的资金,让钱生财;也有人用管理科学,让先进的思想为自己生财。但是,他们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财富,有一点确是相同的,是什么呢?学生:合法经营。教师: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取正当财富,必须做到遵纪守法。板书1.合法致富——法,外在制约教师:那么获得财富,保护财富,仅仅靠法律规范够吗?…………………………………活动二………………………………………展示材料,分组讨论。材料一:北京“同仁堂”在“非典”流行、“非典方”中药材价格猛涨之际承诺不涨价,并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地保证中药供应。同时,为了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仁堂”还将两条销量很好的“国公酒”的生产线停下来,用于煎制“非典药水”,满足顾客需要。材料二:非典时期口罩价格翻了几番,熏醋卖到上百元;艾草熏香由2元一包涨至18元,西安“金银花”从每千克20元卖到了130元,一些地方的大蒜、白醋价格暴涨几倍。问题:1.你怎么看待这两种做法?(学生讨论略)学生1:我认为非典商家涨价挣钱是不对的,他们是在发国难财。学生2:我认为涨价没什么错,因为人们愿意买,没有人强迫。学生3:我赞同“同仁堂”的做法,因为有些钱能挣,有些钱不能挣。学生4:我赞同“同仁堂”的做法,因为虽然在非典时候没有涨价挣钱,但他却因此而赢得好的名声,大家都信任他,他的生意就越来越好,我们家就经常去“同仁堂”买药。2.当法律无法规范的时候,财富若遇到道德,我们该如何取舍呢?学生1:我觉得在财富面前我们首先应该讲道德。如果大家都不讲道德去获得财富,那么社会就会混乱。学生2:有个词语叫“见利思义”,就是看见利要想到义,不义之财不可得。前面老师介绍的材料中出租车司机把别人落在车上的东西还给人家,我觉得这就是见利思义。学生3:我觉得财富和道德有时候也不是完全矛盾的,可以双赢呀。教师:非常好,请你举一个例子。学生3:比如“同仁堂”,虽然在非典时期没有涨价挣钱,但是他所赢得的声誉为以后创造了更大的财富。教师:其实,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一个“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法律不可能规范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而且有些人还设法逃脱法律的监督。我们所讲的合法致富的“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是“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利缘义取”。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见利思义的人。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符合法律规定,也要符合我们心中的法,也就是“义”。那么根据刚才我们的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活动三…………………………………多媒体展示个案展,分析“义”“利”。谁的500万2005年4月14日晚,某彩票点销售员尹某给外出打工的彩民李某打电话称,李某委托其购买的一张彩票中了500万元巨奖。第二天一大早,尹某突然又打电话告诉李某说,自己忘记给他买彩票了。然而,李某得知该彩票点当天一注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且中奖号码与他一直买的号码一致。4月17日,李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方调查获悉,该大奖已被人领走,领奖是尹某的父亲和弟弟,为此,李某将尹某告上法庭。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令尹父返还原告李某400万元(税后)奖金。一审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诉到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判这个案子,理由是什么?学生1:我会判李某胜。学生2:虽然我国的体育彩票是不记名、不挂失的,说持有彩票都可以兑奖。但是事实证明这张彩票却是是李某的。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法院最后判决的结果就是李某胜诉。大家知道,我国的体育彩票是不记名、不挂失的,也就是说谁持有彩票谁就可以兑奖。所以,马某持彩票兑得大奖。但是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本案中,李某的证据显然胜过马某和尹某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法院最后判李某胜诉。当然,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有的人可以钻法律的空子或者设法逃脱法律的监督,比如本案中的尹某。那么在法律制约不到的空白点,如果没有证据来证明,那么财富的获得只有靠心中的法来约束,500万彩票巨奖之争,这实际是一场道德与金钱的较量,法律与金钱的碰撞。教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获得财富要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手段,法与义同源共生,法律的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的约束是内在的。板书2.合法致富——义,内在约束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呢?学生1:古人言: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学生2:视不义富贵若浮云。学生3: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学生4: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教师:用同学们的财富观分析一下,如果兑奖人拿彩票去兑奖,能不能得到完整的500万?学生:不能,还要纳税。板书3.依法纳税教师:他能不能不缴税呀?学生:不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教师:能不能少交点呀?学生:不能,税收具有固定性。教师:交了很多的税,能不能得到报酬呢?学生:不能,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教师:这些钱交给谁?学生:国家。教师:国家用这些钱干什么呢?……………………………………活动四………………………………………播放公益广告《我们都依法纳税》。教师:看了广告之后,同学们说一下税收有作用。学生: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科技、教育……板书4.税收的作用教师:国以税为本。国家只有依靠税收才能实现他的职能,所以税收对国家建设十分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税收如此重要的情况下,从2006年开始,我国免除了几千年来的农业税,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板书5.税收含义教师: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板书6.依法纳税是义务教师:正因为税收如此重要,所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活动五:(落实行动)………………………………教师:有的同学说我们青少年没有收入,我们也不是纳税人,没有纳税的义务。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发表看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纳税人,每天都在纳税。早上起床你要用水、用牙膏、买东西,这些都是在纳税。大家有索取发票的经历吗?在生活中我经常会遇见消费不要发票可打折的情况。问题:这时候我们是选择打折还是选择索要发票?学生:应该向他们索要发票。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付费用时主动索取发票,既是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是监督纳税人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而应尽的义务。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偷税漏税损害了国家利益,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要依法纳税。『课堂小结』学生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生2:获得财富既要符合法律规定也要符合道德要求。学生3:消费时候要索取发票,这是依法纳税的表现。学生4:纳税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自觉纳税。学生5:护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教师:同学们的收获真是不少。光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实践。树立正确获得财富的观念,做一个合格的纳税人,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实践,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得最好!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多种获得财富的方式,并了解非法获取财富的危害。并且让学生知道税收的含义、意义、作用。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亲身感受获取财富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自己父母、家庭获取财富的方式的基础上,辨别是非,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学生自认为税收离他们很远,所以我就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案说法,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说明:税收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总体而言,这节课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一、设计思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是我国总体实现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认识到如何让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社会责任,而不是坐吃党和政府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好处,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富裕起来的人们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事例的基础上认识到“富而思源”这种高尚的品德;在讨论辩论中懂得富裕之后仍应“思进”,不断进取。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这项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激励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从小做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