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22戊戌变法教案中图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课戊戌变法一、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戊戌变法这一爱国救亡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方法与能力(1)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选播优秀影视剧的有关片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教学难点: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的变法运动。【感知历史,感悟历史】一、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1、背景: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公车上书”的背景——即发起的原因。在谈到《马关条约》时,组织学生一起回忆它的内容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当时“公车上书”时的时代背景和举人们担心国家兴亡的爱国激情。指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里将“维新派”和“洋务派”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比较(1)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特点22、经过:指导学生识记“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要内容。(时间—1895年春;地点—北京;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3、影响:“公车上书”虽未达到拒和和即刻变法等目的,但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4、提问思考:“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创办的报刊有哪些?成立的组织是什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创办的报刊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以此进行思想宣传,为维新变法做好舆论方面的准备;通过创办强学会等团体,进行组织发动,为变法的开展准备人才。)二、百日维新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康有为再次上书力陈变法的迫切性,言辞恳切打动了光绪帝,使之痛下决心变法图强。变法开始的标志,即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经济上,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人用维新派人士;军事上,编练新式陆海军;教育上,开办学堂,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3、变法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也给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机会。4、结局: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变法最终失败了。5、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威信派积极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畅谈感受,借鉴历史】列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帮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百日维新”做出客观评价。时间近代化历程主要中外战事19世纪40-60年代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近代经济在中国出现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引进了西方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百日维新——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惨败教师强调:不管维新变法运动的功过如何,它在当时确实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它的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正如课文中叙述的:它反应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倡导的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复习巩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观方面,康梁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采取变法改良的方式,未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后又在变法出现危机的时候将希望寄托于诡计多端的袁世凯,这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客观方面,变法触动了顽固守旧派的利益,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掌握实权,且又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致使变法失败。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板书设计:3第2课戊戌变法一、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3、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因顽固派阻挠,上书没能到达光绪帝手中4、影响: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他为新派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主张;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维新派的政治团体。二、百日维新1、背景:1897年,德、俄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3、内容: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人用维新派人士;编练新式陆海军;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4、过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变法令,开始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外国,谭嗣同等被杀害,变法失败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