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探究教师进修学校姜萍通过对我区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现阶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是相当的薄弱,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电脑。由此可见,学生们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采用分层教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分类提高,其目的是确保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理论依据班级授课是目前的主要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立足于班级中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教学全过程,根据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通过定标、达标、反馈、再达标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管理作用,精心设计,创设情境,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及时地调节教学行为,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处于最优化状态。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有所得,跳一跳摘到“果子”。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以下理论依据:1、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与个别差异的理论班集体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组成的,受遗传、家庭环-2-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能力强弱及其它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措施和方法不仅不能达到规定目标,而且会阻碍学生心理的发展。如对能力强、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若用基本水平要求他们,不但不能发挥他的潜在能力,反而会使他觉得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而裹足不前;而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若用高标准去要求他,他再努力也暂时达不到,就会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这些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既能达到培养目标,又有利于造就一批优秀人才。2、依据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史。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的不知,才能让他“学以知之”。所以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3、依据心理科学的情感理论大脑的执行系统与动力调节系统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的情感现象在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就需求感。在教学中,教师多层次创设情境,刺激全体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信心,促使其-3-神经系统呈最佳兴奋状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实现多渠道达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引导中等生和学困生逐步提高学习抱负水平,逐步确立远大的学习目标。4、分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发展性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选拔教育、淘汰教育。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英才教育,但反对使所有教育一统为英才教育的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发展和学习的机会,这也是义务教育的宗旨。一、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次提出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分层次提供教学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进行对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使各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拟订其模式为: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分层目标分层探究分层内化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目标展示目标导向目标达成目标强化目标检测-4-当然,模式不等于公式或固定程式,也不是方法、计划,模式只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这几个环节间可以省简、添补、替换,模式只有更好的而没有最好的。而且在实施中也因课型而异,因内容而异,各有侧重,灵活运用。三、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把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学生归为A层;而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学生归为B层;最后把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归为C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隐性分层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进行分层,通常只有教师本人才知道学生的分层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不少负面影响,有利于更好地保护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对三个层次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了10课时的记录(见下表1),其目的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否对他们的学习效果造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这项数据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们各方面的-5-差异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由此可以帮助各层次的学生重获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情况记录(单位:次数)旷课迟到上课不专心听讲上机操作课不听从老师的指挥自把自为上机操作课偷玩游戏无心学习A层学生00020B层学生01221C层学生23753通过调查得知以下结论:A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是比较自觉的,而且自控能力也比较好。C层次的学生,上课常常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学习知一不知二,或是丢三捺四,通常是自把自为,上课缺乏耐心,做事操之过急,甚至有厌学的现像。至于B层次的学生则介于这两个层次之间,有学习认真努力,但缺乏方法的,有过于逞强却又冒不出来的,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二)教学目标分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还有行为操作的差异,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C层的学生,要求他们基本上掌握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A和B层的学生。其中B层的学生要求能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6-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向上一层次发展;而A层的学生则要求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揭示本质,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以上是我们为各不同层次学生定下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目标分层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不但具有普适性,也具有选择性,且后者还具有挑战性。以下是我们本学期所进行的部分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一】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四节“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目标:A层:理解新建文件夹和文件的方法,掌握文件的保存方式,理解文件夹和文件的不同作用,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文件及文件夹实现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同时理解“路径”的作用,此外,在练习实践中,使学生注意培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文件管理的多种操作方法与技巧。B层:学会新建文件夹和文件的方法及把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的方法,掌握用不同的方法实现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路径的作用”。在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7-C层:理解新建文件夹和文件的方法及保存,学会实现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操作。在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课堂教学案例二】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创建动画幻灯片”。教学目标:A层:熟练掌握创建动画幻灯片和各种修饰文稿技术,能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动画幻灯片,制作出具有鲜明主题、个性化的演示文稿。B层:掌握创建动画幻灯片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通过设置动画类型、动画次序、动画对象属性生成生动形象的PowerPoint动画。C层:会创建动画幻灯片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运用到每张幻灯片中去。本学期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分层,使我们更加明确教学的目的地,要达到的目标,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学生们各得其所,部分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由于我们为他们定下的目标比较低,他们达到了,从而对学习重新拾起了兴趣,让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学得不错的学生,在我们高档的目标鼓-8-励下,使他们也找到了自己发亮的地方,而且一直努力下去。从整体上分析: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增强、学习兴趣在加浓、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三)进行施教分层施教分层是分层教学中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在课堂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合作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各得其所,达到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探究实践,我们已初步形成一些施教方法,分别是:让A层学生主动走;带B层学生小步走;对C层学生拉着走。譬如,在新授课中,一个新知识点的引进,对A层学生来说,他们通常理解能力较强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而B学生要积极争取追赶第一层的学生;C层学生则需要重复多次基本的内容。由此,我们采用“增补法”,也就是提出问题,让A、B层学生的能力有机会得到提高,使他们“吃得饱、吃得香”同时使C层的学生也感到受益非浅。在复习课中,我们利用A层学生的复述、操作演示等环节来带动B、C层次的学生进行复习,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产生出比、学、赶、超的动力,从而大大地开发学生中的资源和各层学生的潜能,有力地提高分层递进教学的效果。以下是我们本学期进行的部分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三】-9-上机操作分层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让学生上机操作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巧妙地设计操作练习,那么就可以从中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减少对理论知识的长篇讲解,把时间尽量地放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去,在课堂上采取边讲边演边让学生跟着操作的方式,一般把授课的时间压缩在25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主要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或让学生作演示等。在上机操作中仍然把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与A、B、C层次的学生相匹配。如在授第三章第一节“启动PowerPoint”知识点时,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启动PowerPoint的操作演示:C层学生操作:利用“开始”菜单启动PowerPoint系统。单击“开始”菜单,选择“程序”选项,在打开的“程序”子菜单中选择“MicrosoftPowerPoint”项,进入PowerPoint系统。B层学生操作:从office组件安装的位置找到PowerPoint的启动程序,进行启动PowerPoint系统。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装有Office组件的C盘(约定Office组件安装在C盘)→在C盘打开“ProgramFiles”文件夹,双击“MicrosoftOffice”子文件夹→打开“Office”文件夹后,双击“PowerPoint”图标→启动“PowerPoint”系-10-统。A层学生操作: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如果需要经常使用PowerPoint系统可以在桌面设置一个快捷程序。单击“开始”菜单,选择“程序”选项,在打开的“程序”子菜单中单击“MicrosoftPowerPoint”图标,然后按住Ctrl键并拖运鼠标把图标放到桌面适当的位置上再释放鼠标,此时在桌面上就设置了一个“PowerPoint”的快捷程序,以后在使用时只需双击桌面上该图标即可以启动“PowerPoint”系统。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给予各个不同层次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从施教分层中我们得出的结论: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既能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四)进行课后作业分层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每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后,都给学生发放一定的书面作业与上机操作练习题。在发放之前,首先是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低档题为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操作;中档题为举一反三题;高档题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题目。A层学生做中高档题,B层学生必做中低档题,并且鼓励努力做高档题,而C层学生是低档题必做,尽可能去做部分中档题。通过这样的练-11-习要求,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以比较有针对性、有效地杜绝了学生间的抄作业现象,使得B、C层次的学生作业不会做时,慢慢习惯查找书本、请教同学、老师、家长等,做到真正弄懂学会。而A层的学生也可以大大地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探索